《禍兮福兮》學(xué)案
d.正言若反----------正面的話聽起來像反語一樣
3.在老子看來,真正的“得道”之士有哪些特征?
答:
4.老子認(rèn)為“天道”與“人道”的區(qū)別是什么?
答:
5.文章認(rèn)為真正的“天下之王”應(yīng)該怎樣做?
答:
六、翻譯:
1.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2.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3.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zhǎng)。
4.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jìn)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
5.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6.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jiān)強(qiáng)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gòu)?qiáng),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