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來》教案(精選10篇)
《相信未來》教案 篇1
相信未來
教學大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賞析當代詩歌的能力
具體的目標:
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2.培養(yǎng)新詩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法
注意問題:
讓學生參與活動與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是永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断嘈盼磥怼贰哆@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tài)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fā)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xiàn)在!
二、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qū)懴铝饲Ч琶骸缎新冯y》,其中有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為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時隔12XX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jié)的主要意思結(jié)構(gòu)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jié)構(gòu):
1—2節(jié):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 痛斥現(xiàn)實
第3節(jié):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 表明信念
第4節(jié):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來
第5節(jié):面對表層的創(chuàng)傷,繼續(xù)前進,任人評說
第6節(jié):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jié):點明題旨,發(fā)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 決心戰(zhàn)斗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jié): 蜘蛛網(wǎng)——黑暗勢力 爐臺——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 紫葡萄——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有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4節(jié): 腐爛的皮肉——創(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jié): 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ji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全節(jié)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表現(xiàn)形式
反復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確:本詩的前三節(jié),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五、討論交流,自由欣賞
注意: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nèi)容。
六、組織朗讀,加深體驗
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采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七、學生質(zhì)疑,師生交流
組織學生質(zhì)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八、板書 由詩而歌,走進詩人 相信未來 個性高尚
九、補充內(nèi)容
食指詩二首:
1.世紀末的中國詩人
添加些我們無用的尸骨做干柴
經(jīng)寒冬的狂風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幟迎風抖動
化苦難的生活為藝術的神奇
凈化被金錢異化了的靈魂
如此我便沒有虛度
自幼追求藝術的一生。
2.《熱愛生命》(1979)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jīng)過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到墓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痛苦來做法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為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后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愛屬于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風雪中的饑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惡勢力挑戰(zhàn)的個性
雖是縷經(jīng)挫折,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生活著,活到現(xiàn)在
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相信未來》教案 篇2
教學大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賞析當代詩歌的能力
具體的目標:
1、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2、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3、培養(yǎng)新詩鑒賞能力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法
注意問題:
讓學生參與活動與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是永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相信未來》《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tài)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fā)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xiàn)在!
二、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qū)懴铝饲Ч琶骸缎新冯y》,其中有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為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時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jié)的主要意思結(jié)構(gòu)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jié)構(gòu):
1—2節(jié):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痛斥現(xiàn)實
第3節(jié):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表明信念
第4節(jié):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相信未來
第5節(jié):面對表層的創(chuàng)傷,繼續(xù)前進,任人評說
第6節(jié):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jié):點明題旨,發(fā)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決心戰(zhàn)斗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一)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jié):蜘蛛網(wǎng)——黑暗勢力爐臺——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紫葡萄——希望的果實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有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4節(jié):腐爛的皮肉——創(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jié):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ji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全節(jié)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二)表現(xiàn)形式
反復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確:本詩的前三節(jié),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五、討論交流,自由欣賞
注意: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nèi)容。
六、組織朗讀,加深體驗
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采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七、學生提疑,師生交流
組織學生質(zhì)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相信未來》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2、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3、培養(yǎng)新詩鑒賞能力
二、預習:
1、 強記字音:
灰燼( ) 依偎( ) 搖曳( ) 睫( )毛 瞳( )孔 惆悵( ) 輕蔑( ) 脊( )骨 給( )予 不屈不撓( )
2、 辨音辨形:
搖曳( )—拽( )拉 睫( )毛—捷( )報 給( )予—給( )以 瞳( )孔—潼( )關 撞( )擊—經(jīng)幢( ) 惆( )悵—稠( )密—未雨綢( )繆—鳥聲啁啾( )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明確每節(jié)的主要意思結(jié)構(gòu)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jié)構(gòu):
1—2節(jié):
第3節(jié):
第4節(jié):
第5節(jié):
第6節(jié):
第7節(jié):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ㄒ唬┐φZ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jié): 蜘蛛網(wǎng)—— 爐臺——
灰燼的余煙—— 美麗的雪花——
第2節(jié): 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鮮花—— 凝露的枯藤——
第4節(jié): 腐爛的皮肉——
第5節(jié): 脊骨——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ji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二)表現(xiàn)形式
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相信未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學習體會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體味本詩的韻味。
2.培養(yǎng)新詩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法注意問題: 讓學生參與活動與體驗。
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是永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断嘈盼磥怼贰哆@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tài)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fā)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 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色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xiàn)在!
二、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qū)懴铝饲Ч琶骸缎新冯y》,其中有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為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時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要求:
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jié)的主要意思結(jié)構(gòu)脈絡明確:課文基本結(jié)構(gòu):1—2節(jié):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痛斥現(xiàn)實)第3節(jié):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表明信念)第4節(jié):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相信未來)第5節(jié):面對表層的創(chuàng)傷,繼續(xù)前進。(任人評說)第6節(jié):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第7節(jié):點明題旨,發(fā)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決心戰(zhàn)斗)
四、分析鑒賞,把握主旨揣摩語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明確:第1節(jié): 蜘蛛網(wǎng)——黑暗勢力 爐臺——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 紫葡萄——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4節(jié): 腐爛的皮肉——創(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jié): 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問題:分析第三節(ji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明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全節(jié)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表現(xiàn)形式反復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明確:本詩的前三節(jié),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五、討論交流,自由欣賞注意:
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nèi)容。
六、組織朗讀,加深體驗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采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七、學生質(zhì)疑,師生交流組織學生質(zhì)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八、板書
由詩而歌,走進詩人 相信未來個性高尚
《相信未來》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語言,理解詩歌內(nèi)涵。
2、朗誦傳達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傾向
3、初步培養(yǎng)頑強自信、戰(zhàn)勝挫折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
教學方法:活動體驗 品讀賞析
教學時間:1課時
一、導入
生活中有陽光,有陰霾;有歡樂,有痛苦;有幸福,也有苦難。面對這一切,該如何呢?如何來面對生活中的陰霾、痛苦、不幸、失落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食指的詩歌《相信未來》。
二、誦讀感受
多么堅定的信念!多么動人的詩篇!
三、合作探究
1.詩中用哪些形象來表現(xiàn)生活的苦難的?
蜘蛛網(wǎng)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貧困、落后
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生命由鮮亮而黯淡,由熱情而失意,
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由飽滿而枯竭的經(jīng)歷,激起了人們對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聯(lián)想
2.從這些意象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是怎樣的?
貧困、落后、混亂
1968年正是文革從開始走向深化的年代,在那個瘋狂動蕩、人性泯滅的時代,狂熱、血腥、暴力、貧困、迷惘、絕望充斥著整個中國。(著名作家秦牧曾這樣評述文革:“這真是空前的一場浩劫,多少百萬人顛連困頓,多少百萬人含恨以終,多少家庭分崩離析,多少少年兒童變成了流氓惡棍,多少書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勝古跡橫遭破壞,多少先賢墳墓被挖掉,多少罪惡假革命之名以進行!”
所以詩人面對的苦難,不僅僅是個人的,而是整個時代的、民族的苦難!
3.詩人是如何面對巨大的苦難的?
“我依然固執(zhí)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我依然固執(zhí)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在絕望中依然用純潔、質(zhì)樸的情懷憧憬美好未來,依然懷著未來的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劇感。
4.不僅如此,詩人在第3小節(jié)還說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寫?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田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這一小節(jié)改變句式,沖出了前兩小節(jié)壓抑狹窄的意境,轉(zhuǎn)而變得開闊明朗起來,力量之大,范圍之廣,氣勢之猛,表現(xiàn)了詩人的滿腔豪情。如果說雪花寫下的“相信未來”會化掉,地上的字體會被風蝕,那么詩人用大海般的巨手以曙光為筆寫下的“相信未來”則在天地之間,更在他的心里,永遠無法被抹去。
這一小節(ji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如何,孩子的筆體又代表什么?
。ò涤 生動形象,天馬行空,充滿想象力。孩子純真,他們有一種簡單的執(zhí)著,詩人對于未來的信念正是如此。)
如果說在一二兩節(jié)中詩人寫下的“相信未來”還讓我們感覺到有些無奈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那么我們在第三小節(jié)中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堅定。
這三個詩節(jié),一詠三嘆,“相信未來”就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詩人心底的最強音。在那個陰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時代,《相信未來》在人們心靈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我想,那個年代過來的大多數(shù)知青也可以說是一代人,在任何時候重讀《相信未來》都依然會怦然心動!食指“相信未來”,那種殘忍的、固執(zhí)的、痛苦的、傷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個人在痛苦現(xiàn)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也是這首詩最為動人的內(nèi)核。
女生讀1、2節(jié);男生讀第3節(jié)
5、前三節(jié)寫我是怎樣“相信未來”的,后三節(jié)寫為什么要“相信未來”,探討詩人堅定相信未來的理由,說說,讀讀
首先,詩人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能“撥開歷史風塵”,“看透歲月篇章”。“睫毛”“瞳孔”兩個意象承“眼睛”而來,形象地描繪出未來人思考的神情,而“撥開”和“看透”又歌頌了人類智慧的偉大,詩人“相信未來”的原因就寄托于這思考的形象中。
其次,詩人不在乎人們對我們?nèi)怏w和經(jīng)歷的褒貶。“腐爛的皮肉”“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三個具體的形象或神情,傳遞著現(xiàn)實人們的種種苦態(tài);“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四個細節(jié),呈現(xiàn)出人們對過去歷史種種評價的表情,形象傳神,用筆精當。
再次,詩人堅信未來“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
這三節(jié),曲折地挖掘了人類內(nèi)心深處對未來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詩人才毫不懷疑地“相信未來”,并且“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6、最后一小節(jié)詩人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最后一節(jié)呼喚人們帶著對未來的信念去努力,去熱愛,去生活。
詩的最后一節(jié),用熱情的呼告,滿懷激情地鼓舞人們“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zhàn)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詩以無可反駁的氣勢,無所畏懼的精神,向苦難的現(xiàn)實宣戰(zhàn)。對“未來”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陽那樣噴薄而出,強烈地震撼著每一位讀者的靈魂。
四、由文識人 這是怎樣一位詩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寫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但歷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詩,就像珍珠,越來越閃爍出燦爛的光芒!断嘈盼磥怼贰哆@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熱愛生命》《海洋三部曲》…… 這些寫于六、七十年代動蕩時期的詩篇,至今讀來,還是那么完美,那么讓人激動。在詩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態(tài)站在大風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發(fā)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的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從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進北京福利院。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 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身世如秋雨般凄涼,內(nèi)心卻落日般悲壯”(1978《熱愛生命》)食指這位在痛苦吟哦中追問光明的詩人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五、能力拓展
布置作業(yè)——青春時代寫下的詩篇可能照亮你的一生,詩人食指用“美麗的雪花”、“凝露的枯藤”、“孩子的筆體”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你準備用什么方式寫下“相信未來”呢?請仿寫《相信未來》前3小節(jié),寫一首小詩,寄托你的情思,表達你的人生追求。
《相信未來》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了解本首詩,汲取正能量,模仿優(yōu)秀小節(jié)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把握情感,通過短時間的模仿提高寫作能力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奮斗激情
二、教學重難點
。ㄋ模┙虒W重點:
1、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與奮斗激情
2、通過模仿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與奮斗激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提問法
四、教學時長
40分鐘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師:有這樣一個人,他被譽為中國新詩第一人,他是朦朧體詩歌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一代詩魂,他的詩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個人是誰?他就是食指。今天我們就學習食指的《相信未來》。(板書——相信未來同時ppt展示第一頁)
。ǘ├首x詩歌
師: 首先,我們來欣賞朱軍跟楊晨的朗誦視頻,注意節(jié)奏與重音的把握。(ppt展示第二頁)
聽過兩位名人的深情朗誦后,我們自己也來體驗一下它的情感——自由讀,一會兒同學爭取在班上朗讀。
生:讀
師:哪位同學爭取在班上給大家朗讀?
我們再齊讀一遍,將自己對詩歌情感的把握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生:文革時期
師:文革時期是“非常時期”,這個“非常時期”的特點是什么呢?我們在第一二節(jié)中找出關鍵詞。
生:動筆找(無情、貧困、失望、凄涼)
師:對,是無情、貧困、失望與凄涼。無情是什么與什么之間的無情?
生:人與人之間的
師:“貧困”“失望”“凄涼”分別又是哪方面的呢?
生:生活的貧困……
師:(ppt展示)
面對人與人之間的無情,面對生活的貧困,面對社會的凄涼與精神的失望,詩人吼出了自己的心聲,吶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生:相信未來
師:對,相信未來,堅定地相信未來。我們試著體驗一番這時代的吶喊。讀前面三節(jié),女生從開始讀到“寫下:”時,我們一起讀“相信未來”
生:讀……
(三)賞析詩歌
師:大家配合得很好!詩人常用意象來寄托自己的感情,在詩的前三節(jié)中,詩人是用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失望、困頓,哪些意象來寄托希望與美好的情感的?(ppt展示問題)自己找兩分鐘。(板書——賞)
生:動筆找
師:組內(nèi)交流,看彼此的看法是否一致。
生:交流
師:(ppt展示)哪些意象是表現(xiàn)困頓與失望的?
生:……
師:(ppt展示)對,有……哪些寄托了美好與希望情感?
生:……
師:(ppt展示)詩人除了通過選取特別的意象來寄托兩種不同的情感外,前三節(jié)中詩人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前三節(jié)中哪句話多次出現(xiàn)了?
生:……
師:一個句子或短語在文章多次出現(xiàn),這是什么修辭?
生:……
師:(ppt展示)反復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或說有什么作用?
生:……
師:除了“突出堅定地相信未來”外,在剛才的朗讀中,反復朗讀“相信未來”,我們體驗到了什么呢?(ppt展示)
生:……
師:除了“反復”修辭手法的運用外,這首詩還用了哪種抒情方式呢?我們再齊讀最后一節(jié)!芭笥眩瑘远ǖ叵嘈盼磥戆!”起。
生:齊讀
師:用的是哪種抒情方式?
生:……
師:抒情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抒情或說直抒胸臆,一種是……
生:間接抒情。
師:直接抒情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呢?(使感情表達得樸實真切,震動人心;也讓人更容易把握其情感。)(ppt展示)
師:(總結(jié))面對困境,詩人不憚自我客服了,他還承擔起了一位大詩人所應承擔的:樹立起民族的精神脊梁,懇切地呼喚苦難中的民眾用戰(zhàn)勝死亡的年輕去不屈不撓地努力,堅定地相信未來。你是否聽到了他的呼喚?再次齊讀第七節(jié)!芭笥眩瑘远ǖ叵嘈盼磥戆!”起。
生:讀
。ㄋ模┱n堂演練
師:中國的脊梁是敢于正視生活的困頓,敢于直面苦難的人生的。民族的精神激勵著那一代的人,也鼓舞中著現(xiàn)在的我們。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ppt展示其事跡)他是誰呢?
生:……
師:對,他就是20__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中的無臂鋼琴師劉偉。下面是專家們給他寫的頒獎詞,我們一起朗讀……
生:讀
師:這段文字跟《相信未來》的哪幾節(jié)有聯(lián)系?
生:一、二節(jié)
師:有什么聯(lián)系?
生:格式一致
師:對,形式相似。舊瓶裝新酒,不僅外觀美,味道依然有。專家們在寫作時都可以模仿,我們可不可以呢?
生:……
師:現(xiàn)在我們就用6分鐘時間,1、模仿詩歌的第一或第二節(jié),選一個在困難中依然挺立的人寫一段話;2、根據(jù)你對詩歌的理解,仿照下面畫線部分,在橫線上續(xù)寫兩三句話。
面對混亂的現(xiàn)實,他會憂傷,但他依然保持孩子般的純真;———————;——————;——————。即便對時代絕望,也要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ppt展示)
生:寫
師:(過6分鐘后)組內(nèi)互評,推舉出寫得最好的,一會兒分享給大家。
生:交流
師: 哪些小組做好準備了?
生:舉手,朗讀
師:點評……
師:看著同學們刻苦努力學習,老師也為大家寫了兩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勇往直前,永不言棄;相信未來,熱愛生命。希望大家都能如此。
《相信未來》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中意象、意境的把握來解讀作品,掌握詩歌鑒賞的意象分析法。
2、誦讀全詩,體悟作者在逆境中堅信未來的那份執(zhí)著,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內(nèi)涵,體會詩歌意境與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講授法與點撥法結(jié)合,帶領學生鑒賞詩歌。
2、朗誦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誦,通過反復誦讀,品味意象與意境,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ㄔ诤诎迳蠈懴隆跋嘈盼磥怼薄ⅰ笆持浮、“1968”)相信未來、食指、1968,這三個詞都是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密切相關的關鍵詞,你們首先最想了解的是哪個詞?
。ㄊ持福╊櫝怯幸皇自娊凶觥兑淮恕罚汉谝菇o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姼,是一首朦朧詩,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作者食指,和顧城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書下的注釋(念注釋)。食指,原名郭路生,大家猜一猜“路生”這個名字的來歷。(叫答學生)1948年,食指的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下了他,因此取名叫“路生”。食指在文學史上是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的,他的創(chuàng)作為一代詩人的崛起奠定了堅固的基石,被稱為“新詩潮詩歌第一人”。這個“新詩潮詩歌”,指的主要就是“朦朧詩”,食指和顧城都是朦朧詩的先驅(qū)。
另外,我來介紹一下“食指”這個筆名的含義——第一個內(nèi)涵是,食指的母親姓“時”,“時之子”;第二個內(nèi)涵是,無論別人在背后指指點點,都不能傷害一個健全人格的詩人。(點撥:用食指指著人指責對方。)
。1968)有沒有同學知道1968年的中國正處于什么時期?(叫答學生,明確:文革時期)那在你的了解中,文革時期的人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叫答學生,明確:經(jīng)濟上貧窮,文化上混亂,政治上黑暗)這首詩,寫于1968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ㄏ嘈盼磥恚┙鄬κ持负瓦@首詩有一個評價,她說食指是一個灰色詩人,她點名批評說,相信未來,不就是否定現(xiàn)在嗎?!江青在歷史上是什么樣的人物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吧;疑且环N什么樣的顏色?(叫答學生,明確:壓抑、黯淡等等)食指真的是一個灰色詩人嗎?這首詩真的是一首灰黯的詩嗎?學完這首詩歌,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的看法。
二、研讀文本
1、現(xiàn)在,首先由老師來朗誦詩歌,聽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一下語句的停頓,同時注意不同的段落、語句都運用什么樣的語音語調(diào)。(師范讀全詩)
2、這首詩歌共有七段,我們首先來學習第一段!爱斨┲刖W(wǎng)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這句里出現(xiàn)了哪些具體的形象或景物?(叫答學生,明確:蜘蛛網(wǎng),爐臺)什么地方會出現(xiàn)蜘蛛網(wǎng)?我們一個暑假不來學校,說不定教室的墻角就會有蜘蛛網(wǎng)吧。很久不打掃、很久不用,就會有蜘蛛網(wǎng)。爐臺是用來干嘛的?用來做飯的吧。蜘蛛網(wǎng)查封了我的爐臺說明什么?(叫答學生,明確:因貧困而揭不開鍋)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這句里的具體形象是?(叫答學生,明確:灰燼的余煙)我們來看看“灰燼”是什么意思:物品燃燒后的灰和燒剩下的東西。聯(lián)系前一句詩,這個灰燼就是指燒完飯后剩下的灰燼吧。還在飄著的裊裊余煙,在那里嘆息貧困的悲哀,這里運用擬人的手法,使得余煙也學會了人的嘆息?此剖怯酂熢趪@息貧窮,實際是誰在嘆息?(明確:作者在嘆息)
貧困讓人失落、貧困讓人消極,可是“我依然固執(zhí)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在這樣的窘迫中,作者卻“依然固執(zhí)”地要相信未來。作者是怎樣表達這個信念的?是在灰燼上用美麗的雪花寫下來的吧。這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形象:美麗的雪花;吟龅纳手型蝗挥楷F(xiàn)了一抹亮色!作者為什么要用美麗的雪花寫呢?(叫答學生:雪花是什么樣的?明確:純潔美好)作者用潔白美好的雪花,在黯沉的灰燼上寫下了“相信未來”四個字,黑白分明,十分醒目。
作者在物質(zhì)的貧困中失落地嘆息,即便如此,他依然固執(zhí)地抱著純潔美好的信念:相信未來。這段的感情基調(diào)還是較為低沉的,但是最后一句又充滿了樂觀,了解了感情基調(diào),請同學們運用正確的感情、語調(diào)來朗誦第一段,并接著第一段朗誦第二段。(學生朗誦)
3、同學們已經(jīng)學習了第一段,這一段中出現(xiàn)了許多形象。同學們能否概括這些形象有什么特點?(叫答學生,點撥:這些形象并不單單只是其形象本身,還寄寓了什么?如雪花。明確:寄寓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我們把這樣的寄寓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稱之為“意象”,簡單地說,就是“寓意之象”,這是一個偏正結(jié)構(gòu)的詞,寄寓了意的象。
我們提取詩歌中的意象,進而聯(lián)系作者、寫作背景、詩歌內(nèi)容語言情感等,分析其寄寓的主觀情感的方法,就叫作“意象分析法”。意象分析法是詩歌鑒賞中采用的重要方法。
4、請同學回答第二段中有哪些意象,并嘗試運用意象分析法進行解讀。(叫答學生,明確:紫葡萄、露水、鮮花、枯藤、大地)“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植物在冬天沉睡、春天和夏天生長,那秋天,農(nóng)民們辛苦耕種的糧食水果,應該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了吧?墒,作者的紫葡萄,卻沒有收獲,變成了露水,露水能當飯吃嗎?能賣錢嗎?不能吧。辛苦所做的成果化為烏有了。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們什么時候會給別人送鮮花?(叫答學生,明確:鮮花象征愛情或榮譽。追問學生:屬于作者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是什么意思?明確:愛情或榮譽被別人奪走)
第一段寫了物質(zhì)上的貧困,那么這兩句則是說作者遭受到了精神上的挫折和打擊。在物質(zhì)、精神的雙重打擊下,作者卻能夠直面失落、甚至直面絕望,“依然固執(zhí)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這里的形象是“藤條”,藤條已經(jīng)枯萎,甚至結(jié)了凝露,作者“依然固執(zhí)”地要用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無論物質(zhì)或是精神的挫折,作者相信未來的信念始終未變。
成果化為烏有、愛情和榮譽被人奪走、大地凄涼,同學們說說,這里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基調(diào)?(叫答學生,明確:低沉、凝重等)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誦第二段,體會其中的意境。
5、我們首先來看這段的句式,是不是和第一、二段有所改變了。隨著這句式的微小改變,老師在這里可以先告訴你們,感情基調(diào)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請同學們結(jié)合第三段的內(nèi)容,思考一下,你們認為第三段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進行朗誦?(點撥:與第一、二段的低沉相比。明確:感情高漲。叫答學生個別朗誦)這一段里,又出來了哪些形象?(叫答學生,明確:排浪、大海、曙光、孩子的筆體)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兩個意象:排浪、大海。意象都是作者想象出來的、幻化出來,用來形容手指和手掌的吧。你們想象一場那個場景,手指和手掌都像如來佛祖一樣無限延伸,可以罩住天地的感覺,氣勢是不是很宏大。在這樣恢弘的氣勢中,作者要用手指和手掌去“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边@兩句中的意象是曙光和孩子的筆體。曙光是什么樣的?(叫答學生:溫暖漂亮、光明、充滿希望)“孩子的筆體”怎樣理解?作者為什么要選擇用孩子的筆體呢?為什么不說蒼勁有力的筆體、不說清秀的字體?孩子的筆體有什么特點請同學起來回答。(叫答學生,明確:率真、心無雜念)這時,作者又說“相信未來”,這是詩歌第三次出現(xiàn)這四個字了吧,這樣的反復出現(xiàn),能夠起到什么作用?(叫答學生,明確:強調(diào),強化主題,體現(xiàn)堅定)作者用孩子的筆體,心無雜念地寫下“相信未來”,不僅帶有一份率真,更有一份堅定、執(zhí)著在其中。
前兩段的低沉、凝重,到第三段相信未來的情緒高漲、氣勢恢弘,作者在物質(zhì)的貧困中、在精神的挫折中、在溫暖與希望中,一再強調(diào)“相信未來”。請同學們富有感情地朗誦前三段。(齊讀前三段)
6、(師讀第4段)有沒有同學能概括這一段的大意?(叫答學生,明確:闡述堅定地相信未來的原因。點撥:“之所以”)
這段里出現(xiàn)了什么意象?(叫答學生,明確:眼睛)這個眼睛是屬于誰的?屬于未來的人們。作者是這樣形容這里的眼睛的:“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請同學來說說,作者想表達,未來人們的眼睛是什么樣的?(叫答學生,明確:看穿假象、看到真實、慧眼、雪亮等)
未來的人們,能夠作出公正客觀的、正確的判斷,因此,作者堅定地相信未來。請某位同學富有感情地朗誦第四段。首先請你說說,這段你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朗誦?(明確:堅定)
7、請同學們集體朗誦第五、六兩段。
我們先來看第六段第一行,有個詞“脊骨”,代表什么含義?(叫答學生,明確:骨氣等)解決了這個問題,請同學起來,用我們平常的語言說說這兩段說了什么?(叫答學生)
腐爛的皮肉,肉體的創(chuàng)傷,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又是精神、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在這種種的創(chuàng)傷下,作者依然堅定地相信歷史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這兩段,是順著第四段在進一步闡述作者堅定地相信未來的原因——未來的人們會作出公正的評判。
8、請某位同學朗誦最后一段。
這一段的句式,相比之前的段落,顯得短促有力、節(jié)奏加快,而內(nèi)容上,有什么變化?(叫答學生,明確:直抒胸臆)作者直抒胸臆地吶喊,希望我們的朋友,要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理想信念在這直抒胸臆的吶喊中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四、拓展反思
我們來回顧課堂最開始的問題:這首詩在你眼里是什么顏色的?(叫答學生)
在文革時期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能那樣堅定地吶喊“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相比之下,幸福多了的你們,更應該相信努力終有回報,相信年輕的美好,相信天空雖然時而有烏云、卻改變不了烏云背后那顆亙古不變的太陽,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相信未來》教案 篇8
一、學習目標:
。1)誦讀文本,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全詩的內(nèi)涵;
。2)掌握鑒賞詩句的方法和藝術技巧;
(3)增強學生直面困難、熱愛生命的意識。
二、學習重難點:
。1)通過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詩歌的內(nèi)涵;
。2)學習本詩抒發(fā)情感的藝術技巧。
三、學習流程
模塊一、情境引讀
1、文學常識
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材料,了解作者和該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
(1)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使用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如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暗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xiàn)在!
(3)同學們還能搜集一些有關作家和該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嗎?如果有,請摘抄在下邊橫線上或摘抄本上。
2、基礎知識
請同學們在文中標注重點字詞,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灰燼搖曳筆桿
給以給予脊骨
模塊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反復吟誦品味詩文揣摩詩歌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尋找正確表達作品情感與自己閱讀感受的聲音形式。
注意:參照課本第10頁活動體驗4示例
以適當?shù)恼Z氣和節(jié)奏朗讀背誦全詩或自己喜歡的節(jié)段。
2、請同學們討論交流朗讀的語氣和節(jié)奏,并闡明自己的理由
《相信未來》教案 篇9
班級: 組別: 姓名: 組內(nèi)評價: 教師評價:
一、學習目標:
。1)誦讀文本,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全詩的內(nèi)涵;
。2)掌握鑒賞詩句的方法和藝術技巧;
。3)增強學生直面困難、熱愛生命的意識。
二、學習重難點:
。 1 )通過賞析詩歌的意象,把握詩歌的內(nèi)涵;
。 2 )學習本詩抒發(fā)情感的藝術技巧。
三、學習流程
模塊一、情境引讀
1、文學常識
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材料,了解作者和該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
。1) 作者簡介
《相信未來》使用不絕望的詩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臺人,1948年生,60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他的詩,特別是早期作品廣泛傳誦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創(chuàng)作成就才得到公認,是一位成績巨大卻差點被埋沒的天才詩人。
他是一位時代良知和民間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個歌者的身份讓自己的詩歌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如春雷一般轟轟滾過,幾乎可以說是感動和溫暖了一代人。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命運卻遠不如一般人幸運:在那個動蕩的年代(1966--1969),詩人詩性的敏感和良知在與殘酷現(xiàn)實的尖銳沖突中不勝重荷,精神一直處于崩潰的邊緣。1972年,在部隊當兵時,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導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長期的病困中。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食指依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寫作著。
食指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四個字:相信未來。
(2) 寫作背景
此詩寫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讀過這首詩后說:“這是一首灰暗的詩,相信未來就是否定現(xiàn)在。”
(3)同學們還能搜集一些有關作家和該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嗎?如果有,請摘抄在下邊橫線上或摘抄本上。
2、基礎知識
請同學們在文中標注重點字詞,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灰燼( ) 搖曳( ) 筆桿( )
給以( ) 給予( ) 脊骨( )
模塊二、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反復吟誦品味詩文揣摩詩歌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尋找正確表達作品情感與自己閱讀感受的聲音形式。
注意:參照課本第10頁活動體驗4 示例
以適當?shù)恼Z氣和節(jié)奏朗讀背誦全詩或自己喜歡的節(jié)段。
2、請同學們討論交流朗讀的語氣和節(jié)奏,并闡明自己的理由。
3、同學們反復吟誦詩文,寫出該詩的主旨句。
主旨:
模塊三、重點研討
:
一、 分析鑒賞,把握主旨
。1)解讀意象
仔細閱讀第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第1節(jié):
蜘蛛網(wǎng)
爐臺
灰燼的余煙
美麗的雪花
第2節(jié):
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鮮花
凝露的枯藤
第5節(jié) :腐爛的皮肉
第6節(jié): 脊骨
【討論交流】
同學們對以上詩歌意象內(nèi)涵的理解懂了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么?有疑問的同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師生之間交流。
。ㄙ|(zhì)疑交流)
。2)比喻的用法
從修辭角度來看,詩歌的第3節(jié)運用了什么手法?同學們討論交流。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只溫暖漂亮的筆桿
全節(jié)的意思是:
。
【討論交流】同學們對此處修辭手法的理解清楚了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么?有疑問的同學提出自己的問題,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師生之間交流。
。3)研討主旨
1、通過吟誦和朗讀,我們逐漸走進了似的意境之中,詩歌的主旨是什么?請同學寫在下邊橫線上。
詩歌的主旨:
2、詩人在詩中反復闡明“相信未來” ,相信未來是否意味著對現(xiàn)在的否定?詩中有沒有寫“現(xiàn)在”?請同學們結(jié)合前邊對詩歌意象的分析討論交流。
【提示】 “蜘蛛網(wǎng)”“深秋的露水”“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情懷”“枯藤”。這一系列的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怎樣的現(xiàn)實?
【補充資料】在“文革”那個黑暗的年代,有多少干部和普通知識分子在那個殘酷的年代把自己“否定” 掉了 他們選擇了輕生、自殺。如:1966年5月17日,鄧拓服毒;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婦在自家鋼窗上吊死;19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達自殺;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大投未名湖自盡;1967年2月,《紅巖》作者羅光斌跳樓;1967年6月22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領導人李立三服毒;19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兒子郭世英跳樓,隨后他的另一兒子郭民英也自殺;1968年8月12日,周瘦鵑跳井;1971年1月13日,聞捷打開煤氣自殺……這樣黑暗的年代令人是多么的無奈、無助!這樣的心境,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詩人對這樣黑暗、無奈、無助的現(xiàn)實批判、否定的同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跋嘈盼磥怼 。
3、請同學們深思一下,“相信未來”中的“未來”是指什么?
“未來”: 。
4、“眼睛”有什么特點?結(jié)合詩文概括其內(nèi)涵。
“眼睛”的內(nèi)涵:
【討論交流】請同學們聯(lián)系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談談這種無奈、無助中的固執(zhí)的信仰。
人物事例:
5、同學們再讀詩文四至七節(jié),感受詩人深沉的情感。
6、同學們,詩人喊出的話語在當時看來透著孩子的天真和盲目,但卻感動和溫暖了一大批人,再讀詩文,談談這首詩的色調(diào)。江青說這首詩是“灰色”的,你有何見解?如何理解“相信未來”?
個人見解:
。
二、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1、請同學們從詩歌表現(xiàn)形式上分析該詩有什么特色?對表達詩歌主旨有什么作用?
藝術特色:
作用:
。
【提示】結(jié)合本詩前三節(jié)。
2、從修辭角度上談談本詩的特點,(前邊已做了分析,同學們再做歸納總結(jié))。
修辭:
3、 請同學們朗讀最后一節(jié),體會該節(jié)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有何作用?
特點:
作用:
【提示】從句式、節(jié)奏上感受分析。
模塊四、應用拓展
十年動亂結(jié)束后不久的1979年,詩人寫下了堪成是《相信未來》姊妹篇的《熱愛生命》。他們影響了整個一代人,當年的許多知青,在生活極其艱難和理想接近破滅時,正是《相信未來》《熱愛生命》鼓勵他們頑強的活下去。詩人以異乎尋常的堅毅和剛強、執(zhí)著和熱烈,以一種近于悲壯的口吻告訴我們,不管人生多么艱辛,不論命運多么坎坷,愈挫愈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向命運挑戰(zhàn),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請同學們反復吟誦《熱愛生命》,感受詩人深沉而熾熱的情感。鑒賞該詩的藝術特色。
情感內(nèi)容:
藝術特色:
《熱愛生命》
食指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jīng)過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的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去幕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會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刻苦來做砝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為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后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惜屬于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到冬天風雪中饑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是我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命運挑戰(zhàn)的個性,
雖是屢經(jīng)挫敗,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活著,活到現(xiàn)在,
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教學反思:
答案:
模塊一:2、基礎知識(注音):jìn yè gǎn
gěi jǐ jǐgǔ
模塊二:整體感知 3、主旨:相信未來
模塊三:
蜘蛛網(wǎng) 黑暗勢力
爐臺 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 殘余的希望
美麗的雪花 美麗的火花
紫葡萄 希望的果實
深秋的露水 失望的眼淚
鮮花 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 沒有收獲但又孕育著新的希望
腐爛的皮肉 創(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脊骨 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討論交流。菏种浮裼肯蛱爝吪爬说氖种
手掌——像托住太陽的手掌
筆桿——像溫暖漂亮的筆桿的曙光
研討主旨:1、主旨——相信未來
2、略。
3、指未來人們的眼睛
4、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價
5、略。
6、參考答案:不是看灰色的,是綠色的 ——它是生命的贊歌,是通向未來之路的進行曲。
鑒賞詩歌的藝術技巧: 1、反復的手法,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的主旨。
2、略。
3、這一節(jié)句式短促有力,節(jié)奏也明顯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內(nèi)在情緒的必然發(fā)展,也是理想與信念的升華。
模塊四:答案略。
《相信未來》教案 篇10
課題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滅,人生最困頓的時候?qū)懴铝饲Ч琶骸缎新冯y》,其中有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相信未來,誓為理想而奮爭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時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詩人用同樣的激情,寫下了《相信未來》的醒世之作。
一、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要求:聽課文錄音,明確每節(jié)的主要意思結(jié)構(gòu)脈絡
明確:課文基本結(jié)構(gòu):
1—2節(jié):惡勢力橫行,我們希望破滅,果實被竊,痛斥現(xiàn)實
第3節(jié):面對著困難,我們信念更強,豪情更濃,表明信念
第4節(jié):想信未來有人能夠看清歷史,辨明真相,相信未來
第5節(jié):面對表層的創(chuàng)傷,繼續(xù)前進,任人評說
第6節(jié):相信歷史會給中國的脊梁以公正的評價
第7節(jié):點明題旨,發(fā)出召喚,為未來努力奮斗,決心戰(zhàn)斗
二、分析賞,把握主題
。ㄒ唬┐φZ言:
1.詩歌意象的運用:
問題:仔細閱讀1、2、5、6、四節(jié),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詩歌意象,并體會這些意象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第1節(jié):蜘蛛網(wǎng)——黑暗勢力;爐臺——產(chǎn)生希望的地方
灰燼的余煙——殘余的希望;美麗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節(jié):紫葡萄——希望的果實;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淚
鮮花——收獲的果實
凝露的枯藤——沒有收獲但有孕育著新的希望
第4節(jié):腐爛的皮肉——創(chuàng)傷是表層的,困難是暫時的
第5節(jié):脊骨——能拯救中國命運的中國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問題:分析第三節(ji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和所表達的意思。
明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上面三個句子中,“手指”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與“那托住太陽的大!、“曙光”與“溫暖漂亮的筆桿”都是同謂關系。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陽的大海,將筆桿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漂亮的筆桿是曙光。
全節(jié)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撥動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ǘ┍憩F(xiàn)形式
反復手法的運用是本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確:本詩的前三節(jié),都用大致相同的語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來不變的信念,增強了詩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詩歌主旨。
三、討論交流,自由欣賞
注意:積極引導學生,使其掌握欣賞詩歌的基本方法:詩歌的語言表達形式,透過形式體悟內(nèi)容。
四、組織朗讀,加深體驗
在理解詩文主旨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詩文,采取多種形式的誦讀方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五、學生提疑,師生交流
組織學生質(zhì)難問疑,師生共同交流,以加強對本文的體驗與感悟。
六、補充內(nèi)容
食指詩二首:
1.世紀末的中國詩人
添加些我們無用的尸骨做干柴
經(jīng)寒冬的狂風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幟迎風抖動
化苦難的生活為藝術的神奇
凈化被金錢異化了的靈魂
如此我便沒有虛度
自幼追求藝術的一生。
2.《熱愛生命》(1979)
也許我瘦弱的身軀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的前程
那請在凄風苦雨中聽我的聲音
仍在反復地低語:熱愛生命
也許經(jīng)過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還要平靜
那請到墓地尋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著:熱愛生命
我下決心:用痛苦來做法碼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為天平
我要稱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
要后代以我為榜樣:熱愛生命
的確,我十分珍愛屬于我的
那條彎彎曲曲的荒草野徑
正是通過這條曲折的小路
我才認識到如此艱辛的人生
我流浪兒般的赤著雙腳走來
深感到途程上頑石棱角的堅硬
再加上那一叢叢攔路的荊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著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風雪中的饑餓寒冷
和夏天毒日頭烈火一般的灼熱
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絲溫情
但我有著向惡勢力挑戰(zhàn)的個性
雖是縷經(jīng)挫折,我絕不輕從
我能頑強地生活著,活到現(xiàn)在
就在于:相信未來,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