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臥式插花 平臥式插花是以全部花卉在個平面上表現(xiàn)出的樣式。造型如同地被植物匍匐生長的姿態(tài),花枝間沒有明顯的高低層次變化,只有向左右平行方向作長短的伸縮,同樣具有裝飾性。平臥式比較適合于餐桌布置,避免擋住就餐人的視線,又適合于俯視的裝飾環(huán)境和受到環(huán)境因素限制的地方擺設。 插花中三主枝雖然都在一個平面上,但每一支花的插入也是有長會短,有遠有近,也能形成動勢。一般是將第一主枝插在花器的一側,第二主枝插在另一側,第三主技根據作品重心平衡情況插入。當然造型決非僅此一種,可以有許多變式。例如當花器擺放在一側靠壁的地方時,第一、二主枝可以在同一側出現(xiàn),平衡關系由第三主枝解決。 我們知道在插花中,很少會出現(xiàn)平角度的造題,即沒有絕對水平造型的插花,平臥只是相對的。—般情況下,花枝在水平線上下各15度范圍里進行變化。平臥式插花的協(xié)調性較難事握,但不能因此而放棄協(xié)調,應該盡量使花枝之間達成一定的平衡關系。 以上四種插花形式是表現(xiàn)插花的基礎,包含了插花造型360度的所有位置。但有一些特殊的形式不包括其中。 造型的特殊形式 在插花中.有些造型的個性較強。具有—定的特殊性,久而久之被固定了下來。這些形式:有的是基本形中的特殊角,有的并不完全按照基本的插花比例關系。一個形式的位置可以改變,而總體造型卻是固定的。常見有: l形構圖:這種形式的插花.多運用在水盆插花上;ㄖΣ迦朦c以花器的一側為宜,左右均可。以左為例.花插座置于盆心的左邊,讓第—主枝呈直立狀,第二主枝微斜插于左側,第三主核在右側橫插于貼近盆面。 圓弧形構圖:此構圖—般是采用不封閉的圓弧狀或半圓形的造型手法.似圓非圓,線條流暢。圓弧形插花是將花葉綜合利用的藝術形式,以花朵為主體,大花或花朵密集的部分為中心.圓弧狀向外發(fā)展,最外部可以用細長的葉片勾形,創(chuàng)造延伸效果。 s形構圖:s形插花是以花體曲線安排似s形而得名.與懸掛式插花有相似之處。一般用高身的花瓶或在高位插花采用此法;ú牡倪x擇以具有曲線的花枝為主,亦可選用穗狀花序的花枝,再配上其他的花朵作陪襯。 放射形構圖:放射狀的插花方法是以花器的某一點作為中心,花枝向外伸展。花枝的插入可以是對稱的,也可以作不對稱狀,但都應是呈花枝四散狀態(tài);ㄐ5膿袢《嘤脛罨ㄈ~。如唐菖蒲、銀柳、棕擱葉等。 塔形構圖:所謂塔形構圖是以主體花呈直立狀,上尖,向下漸寬,似寶塔狀;ú囊圆荼净緸橹,使用的量較大。 常見的具體形式 插花,由于欣賞角度的不同,可供觀賞的部位不問和使用的花器、花材不同,其形式自然是紛繁多樣。前面所述的是插花的一般形式,而這里主要介紹幾種插花的具體形式。 曲線體插花: 曲線體插花又稱弧線式插花。這種形式的插花.是流線形,能夠給人輕快流暢的感受;ú乃_x擇線條清楚的花卉,如銀柳、書帶草、柳樹枝、唐菖蒲、蔥花等。在一件插花作品中,各條“弧線”都要有—個統(tǒng)一的趨勢點,互相呼應。曲線體插花還可以配上幾朵大花形的花或團簇的小花來點綴一下,以增加插花內容。 中國傳統(tǒng)插花是以線條的表現(xiàn)形式為它,曲線體是指單純以線條變化作為表現(xiàn)形式的插花,所給人的感受是一種曲線美。構圖要求曲折、變化,柔中帶剛,創(chuàng)造清新、明快的藝術效果。 野趣式插花: 河塘邊隨風搖曳著的葦叢,路旁石隙間綻開的野花,還有山間幽谷里的春卉秋果.無不透出自然的野趣。以山花野卉作為插花材料,配上較為粗曠的器具,或用杯、碗、茶壺、竹筒等生活用具,使用簡練的插花方式,便構成了野趣式插花。 野趣式插花最大的特點是取材簡便,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生活氣息,是普通家庭裝飾的良好題材。構圖可以不拘于任何格式,有時隨手采上一把野花插瓶,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好比經常乘汽車、火車等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難得回到鄉(xiāng)間驅使牛車、馬車,會產生一種新奇的感受。 自然式插花: 自然式插花是將切花根據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長姿態(tài),表現(xiàn)在瓶、盆之中,但也并非照搬自然景物,而是尋找自然界里最典型、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與插花的基本成形方法結合在一起。 自然式插花的成形方法,一般是用二支花構成—個不等邊三角形的幾何圖案 ,再逐步補充和完善作品。先插入的三支花就是起到確定造型的基本骨架的作用,后二支花是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ǖ纳煺冠厔菀—致性,起平衡作用的花技也不例外,造成一種自然、協(xié)調的形象。 自然式插花是為了表現(xiàn)自然.那就要求作者對自然有所了解。例如,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具有向光性.樹的枝葉很少有重疊生長的,花開的方向也是朝著光明。向日葵最具代表性,當旭曰東升,葵花迎著朝陽而開,當紅曰西落,葵花又依戀著晚霞。各類植物陰陽剛柔各具特性,高大的樹木郁郁蒼蒼,傲然屹立,矮小的花草叢叢簇簇而生。比較簡易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在花器之外的某一點,假設為太陽照射的位置,然后安排花卉的位置。 組景式插花: 自然式插花是摹擬植物的生態(tài),而組景式插花不僅要把植物婀娜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還要將大自然美麗的景色縮龍成寸.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這種把大自然景象溶于插花藝術之中的表現(xiàn)形式,最能表現(xiàn)自然,引人人勝。 組景式插花:一般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插花體組成的。 一組景觀中的插花體,大多有主次之分,即由一個主體和一個或幾個輔體構成。各個花體之間.造型耍有呼應關系,花材的使用也須協(xié)調,切勿造成一組造型有兩個無關花體,而失去插花應有的美感。 規(guī)則式插花: 規(guī)則式的插花,是采用一種合乎一定規(guī)范的表現(xiàn)形式,均齊的構圖方法。它注重色彩的絢麗多彩,造型的穩(wěn)重雍容,人們望之氣紛濃烈,非常符合在大型的社交場合上布置裝飾。例如在宴會桌上,可以選擇半球形的規(guī)則插花方式。方法是用一水盆,內置插花泥,花枝在確定高度和寬度后四面等稱插入即可。 規(guī)則式插花使用草本花卉居多,如香石竹、非洲菊、百合花、菖蘭、菊花、郁金香、玫瑰等。陪襯的葉材,除利用花本身的葉外,常用文竹、天冬草、海桐等葉。 附石式插花: 在插花造型中,常會借用山石作為配景,或依花而立,或伴水而臥。雖沒有“太華干尋”的宏偉氣勢,但不乏丘間林泉的寓意.生氣盎然,令人心馳神往。這也是插花藝術的一種手法,多 見于盆、盤等插花中。 附石插花較多吸取繪畫技法,以花卉為主體,把山石作為一種輔助體,即利用山石作為村托體,來豐富和完善插花作品。在插著松枝的水盆里放上一塊山石,松枝則會更顯蒼勁有力。在竹子插花中擺上山石,則會表現(xiàn)比竹的倩姿秀色.還可改變竹子插花單一性的結構?偟恼f來,插花布石可以點綴花體,保持作品的重心平衡,豐富作品的內涵,并且亦有遮擋花插座的功能。
用作配石的石料雖很多 ,但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石,如英石、斧劈石、太湖石、靈壁石、宣石和黃石等。另一類是軟石,如浮石、砂積石、蘆管石等。使用較多的石料為硬石,尤其是 英石。插花用石沒有太多的講究,但必須根據插花的需要選擇石塊。插花的構圖分式和插花材料的線條特點等都對配石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說來,選石要選擇紋理清晰,顏色不雜的石頭,盡可能考慮利用其天然之處,能不加工的地方就盡量保持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