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
王某在一家企業(yè)任職總經(jīng)理,2001年取得以下收入,試計算其各筆收入的應納個人所得稅額。
(1)該企業(yè)實行年薪制,王某每月基本收入2000元,年終效益工資收入為60000元;
(2)轉(zhuǎn)讓自有門面房一間,原價160000元,轉(zhuǎn)讓價200000元;為改善住房條件,將自購已居住4年的唯一住房對外轉(zhuǎn)讓,原價100000元,轉(zhuǎn)讓價1200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適用7%,教育費附加征收率3%,印花稅0.5‰);
(3)1月份購入某種債券2000份,每份買入價10元,支付相關稅費共計200元。6月份將買入的債券一次賣出500份,每份賣出價12元,支付賣出債券的稅費共計150元;
(4)購買體育彩票中獎收入500000元,向紅十字基金捐款50000元;
(5)通過拍賣行將一幅珍藏多年的鄭板橋字畫拍賣,取得收入500000元,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原價為100000元;
(6)從a國取得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幣2400元,已在a國繳納個人所得稅600元;從b國取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折合人民幣40000元,已在b國繳納個人所得稅5000元。
解答:
(1)稅法規(guī)定,對實行年薪制的企業(yè),可采取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即:按月領取的基本收入,在減除800元的費用之后,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款并預繳,年度終了在領取效益收入后,合計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再按12個月平均并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王某每月應納稅款=(2000-800)×10%-25=95(元)
全年應納稅額=[2000+60000÷12-800]×15%-375]×12=10380(元)
年終應補稅款=10380-95×12=9240(元)
(2)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中允許減除的是資產(chǎn)原值及合理費用。資產(chǎn)原值是指不減去折舊、減值等變化的資產(chǎn)價值,而非凈值;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chǎn)時按規(guī)定支付的有關費用
①轉(zhuǎn)讓門面房應納稅額計算如下:
應納營業(yè)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200000×5%×(1+7%+3%)=11000(元)
應納印花稅=200000×0.5‰=1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0-160000-11000-100)×20%=5780(元)
②轉(zhuǎn)讓住房應納稅額計算如下:
根據(jù)現(xiàn)行稅法規(guī)定,納稅人轉(zhuǎn)讓自購居住一年以上的房屋,免征營業(yè)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相應免征。
應納印花稅=120000×0.5‰=6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120000-100000-60)×20%=3988(元)
注意:如果個人轉(zhuǎn)讓自用達5年以上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
(3)一次賣出債券應扣除的買價及費用=(2000×10+200)÷2000×500+150=5200(元)
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500×12-5200)×20%=160(元)
注意:對股票轉(zhuǎn)讓所得,我國目前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4)捐贈給紅十字基金會、青少年活動的款項,可以全額扣除。
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00-50000)×20%=90000(元)
(5)按規(guī)定,個人將書畫作品、古玩等公開拍賣取得的收入減除其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按“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其財產(chǎn)原值確定方法為: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的,以憑證上注明的價格為其財產(chǎn)原值;不能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chǎn)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或由主管稅務機關認可的機構(gòu)所評估的價格確定。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
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00-100000)×20%=80000(元)
(6)①來自a國所得抵免限額=2400×20%=480(元)
在a國實際繳納個人所得額600元,超過了抵免限額120元(600-480),超限額部分不允許在應納稅額中抵扣,但可在以后納稅年度仍來自a國的不足限額部分中補扣。
②來自b國所得的抵免限額=(40000÷12-800)×20%×12=6080(元)
已在b國繳納個人所得額5000元,應補繳個人所得稅=6080-5000=1080(元)
三、稅收相關法律
a建設集團為一大型國有建筑企業(yè),1999年,a集團通過競標承攬南方b市一跨江大橋工程項目。然而在大橋的建設施工過程中,該建設集團卻偷工減料,導致工程還未竣工就出現(xiàn)嚴重的質(zhì)量問題,在國內(nèi)造成惡劣的影響。建設部經(jīng)過調(diào)查,對a建設集團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作出責令a建設集團停業(yè)整頓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后,a建設集團對處罰不服,欲尋求救濟。請問:
1、a建設集團若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是( )
a、國務院 b、國家建設部 c、b市建設局 d、 b市所屬的省建設廳
2、若復議機關維持了建設部的決定,a建設集團可尋求何種救濟途徑?( )
a、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裁決 b、 向國務院申請裁決 c、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向b市人民政府申請裁決
3、a建設集團若直接向法院起訴,應由哪一級人民法院管轄?( )
a、基層人民法院 b、中級人民法院 c、 高級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4、建設部在a建設集團作出停業(yè)整頓的行政處罰后,a建設集團可否向建設部要求聽證?( )
a、可以 b、不可以
答案 1、(b) 2、(b、c) 3、(b)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