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記得教育部針對社會流行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說法公開進行過辯解,聲稱教育產(chǎn)業(yè)化會毀掉中國教育,教育部“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赡腿藢の兜氖,在教育部的聲明“余音未盡”之時,知名學府竟率先吃上“螃蟹”,要建高校第一家五星級校園商務酒店。
當然,從市場經(jīng)濟角度看,在人口密集且崇尚消費、并熱衷于透支消費的高校建星級酒店,必定會帶來滾滾財源,如今的高校學生追逐于奢侈消費已是屢見不鮮的事了。但問題是,高校是崇尚學術的場所,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驗室”,是培養(yǎng)高科技人才的“搖籃”,而非商業(yè)化的娛樂廳、按摩室。
據(jù)說,北大學生多年來一直抱怨宿舍、自習教室擁擠。那么,為啥不用這塊寶貴的地皮來修建緊缺的科研和教學樓呢?顯然,在學術與利益孰輕孰重問題上,北大優(yōu)先選擇了利益,而放棄了高校最珍貴的“大學精神”。利,讓著名學府也變得按捺不住起來了。
其實,北大建星級酒店,只是時下諸多高校功利浮躁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某些高校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浮躁之中,追名逐利、貪大求洋,豪華圖書館、辦公樓、實驗室拔地而起,“城”內大樓鱗次櫛比,建觀光電梯、砌引領“國際風騷”的大門。而與此競相豪華截然相反的是,高校精神日趨萎縮與淪落,教授不授,博導不導,抄襲剽竊之風盛行。高校建起星級酒店,讓教授下海當起老板來。這或許是對“北大清華淪為二流之說”的一個極具諷刺的回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