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特長與升學脫鉤,才能徹底杜絕“假證”
什么叫“特長生”?似乎沒有很科學的定義。但是沒有很科學的定義并不妨礙它風光了很多年;特別是在“擇校”中它被賦予了特殊化的“敲門磚”的價值之后,那真是身價倍漲、行情火爆!
“一個班一個班都是收費不菲!”北京市政協(xié)文委主任、原北京一中校長王晉堂說,“耗以經年的時日與薪俸,換來一紙形形色色的等級證書,以應小升初或者重點高中之特殊化錄取之需。”
王晉堂指出,說它“特殊化”,是在“小升初”時可以以此為條件跳出“電腦派位”;在中招時享受“加分”,進那些與此相接應的“實驗班”、“特長班”;甚至憑“特長”的資本進個名牌大學也不是沒有可能!于是乎,有多少天真無邪的孩子被剝奪了快樂的童年去經受特長訓練的“折磨”(當然也有一些不以為苦的),有多少父母舉菲薄的工薪感慨著“上學貴上學難”(當然也有些白領金領不以為然的),又有多少“特長班”舉辦者發(fā)了大財成了暴發(fā)戶(當然也有些尚未暴發(fā)的)?
專家們認為,特長本身沒有錯,學生考證本身也沒有錯。然而一旦它和升學的特殊化掛上鉤,染上“功利”的色彩后,它就被異化了———
有市場頭腦的“商人”(盡管他們是以“教育者”的面目出現(xiàn))又敏銳地看到它的商機無限,廣攬生源,大興辦班之道,大發(fā)其財,迅速地扯大了這種異化,扭曲了素質教育的本義。而我們一旦開了口子,讓它在“小升初”、“中招”里特殊化的“價值”得逞,它還破壞了教育公平!
特長盡可發(fā)展,特長生特殊化卻應終結;只有特長生的特殊化終結之后,學生的特長才可能更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起來,假證書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對于北京市要取消“特長生”的“晉身”之道,在中小學取消“特長生”,專家們對此都表示非常贊同,“這才是縮小擇?谧拥拿髦菦Q策,也是杜絕假證書泛濫的有利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