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1.杏仁、百部、蘇子、桑白皮、葶藶子的性能、功效、應用:
苦杏仁:味苦,性微溫,有小毒。主歸肺、大腸經(jīng)。本品味苦能泄降肺氣而兼宣肺之功,但以降為主。功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臨床通過隨證配伍可治多種咳喘。屬風寒者,配麻黃等,以散風寒宣肺平喘;風熱者,配桑葉、菊花,以散風熱宣肺止咳;燥熱肺燥咳嗽,配桑葉、貝母、沙參等,以清燥潤肺止咳;肺熱咳喘者,配石膏等,以清肺泄熱止咳平喘。本品質潤,味苦又能下氣,故能潤腸通便,用治腸燥便秘。
百部:味甘、苦,性微溫,主歸肺經(jīng)。本品甘潤苦降,微溫不燥。能潤肺止咳,殺蟲。常用治肺燥咳嗽,以其功專潤肺止咳,故無論外感內傷、新久多種咳嗽及癆嗽,皆可應用本品。百部又能殺蟲,治蟯蟲,陰道滴蟲,頭虱等。
蘇子:味辛,性溫,主歸肺、大腸經(jīng)。功似杏仁能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而蘇子又兼化痰之功,故長于降氣化痰。蘇子治寒痰、痰濕阻肺、肺氣上逆者,常配白芥子、萊菔子同用,以加強化痰、降氣之功。
桑白皮:味甘,性寒,主歸肺經(jīng)。桑白皮長于清肺熱肺火,性較緩。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肺熱及肺中水氣、痰飲之喘咳,以及水腫,如風水、皮水等。桑白皮配地骨皮,可增強清肺火肺熱之功;配茯苓、大腹皮等,則增強利水、消腫之效。
葶藶子:味苦、辛,性大寒,主歸肺、膀胱經(jīng)。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熱,專瀉肺中水飲與痰火。葶藶子力峻,其利水之力也強。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肺熱及肺中水氣、痰飲之喘咳,對邪盛喘咳不能平臥者為優(yōu)。也常用治水腫、懸飲、胸腹積水之及小便不利等。
2.紫菀、款冬花、枇杷葉、馬兜鈴、白果的功效、主治病證:
紫苑:能潤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有痰之證,為治咳常用藥,無論新、久、寒、熱、虛、實,均可用之。本品長于化痰。
款冬花:能潤肺化痰止咳?捎弥味喾N咳嗽有痰之證,為治咳常用藥,無論新、久、寒、熱、虛、實,均可用之?疃ㄩL于止咳。
枇杷葉:功能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清降肺胃之氣,主治肺熱咳嗽及胃熱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
馬兜鈴: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痰熱咳喘,兼能清腸消痔,平肝降壓。
白果:功能斂肺定喘,止帶,縮尿。主治哮喘痰嗽,以久咳久喘之虛證尤宜,又治帶下、遺尿等。
3.百部、白果的用法:
百部:久咳虛喘宜蜜炙用。
白果:煎服應搗碎。
4.杏仁、馬兜鈴、白果的使用注意:
苦杏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宜打碎人煎,小兒尤當慎用。
馬兜鈴: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
白果: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宜打碎人煎,小兒尤當注意。
5.杏仁與蘇子、杏仁與桃仁、桑白皮與葶藶子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杏仁與蘇子:兩者均能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肺氣上逆咳喘及腸燥便秘。不同點為:苦杏仁兼宣肺,蘇子能化痰;苦杏仁溫性弱,各種咳喘均可隨證配伍而用之,蘇子溫性較明顯,以寒痰證為宜。
杏仁與桃仁:兩者均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主治咳嗽氣喘及腸燥便秘。不同點為:桃仁:能活血化瘀,治血瘀諸證,如婦女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心腹瘀痛及跌打損傷等。又善泄血分之壅滯,可治肺癰、腸癰。
杏仁兼宣肺,各種咳喘均可隨證配伍而用之。
桑白皮與葶藶子:均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肺熱及肺中水氣、痰飲之喘咳,以及水腫,常相須配用。但桑白皮甘寒性較緩,長于清肺熱肺火;葶藶子辛苦大寒力峻,對邪盛喘咳不能平臥者為優(yōu),其利水之力也強,可治臌脹,胸腹積水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