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無上的馬特拉斯手抓飯
欽奈(Chennai)原名馬特拉斯
欽奈(Chennai)原名馬特拉斯,是印度第四大城市,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它東臨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 鐵路和公路交通均很方便,被稱為印度南部的門戶。它還是泰米爾納 杜邦的首府。
欽奈過去是印紡織中心之一。印獨立后,建筑工程、機械、汽車、煉 油、原子能等工業(yè)逐漸發(fā)展起來。1956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參觀了這里的火車車廂制造廠。
欽奈是南印度的一個旅游中心。MARINA海灘被稱為世界第二個最長的海灘。欽奈南面59公里的馬哈巴利普拉姆(MAHABALIPURAM)被稱為“七寺城”,以海邊的巖石廟著名。在1200年前曾是南印帕那瓦(PANAVA)王朝的主要海港和海軍基地。
欽奈西南92公里的康契普拉姆(KANCHIPURAM)是帕那瓦王朝的故都,為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該城號稱“千廟金城”,至今仍有120多座廟宇,是南印印度教圣地,崇拜“破壞神”濕婆和“保護神”毗濕奴。欽奈還是泰米爾語電影中心。
第一次品嘗“手抓飯”
印度人待人熱情,甚至把陌生人都當(dāng)成沒見過面的朋友。我與辛格先生只見過兩面,他就邀我去他家吃飯。吃飯的正式程度是關(guān)系遠(yuǎn)近的一種標(biāo)志。初次邀請朋友做客時,往往 會準(zhǔn)備比較講究的餐具,锃光瓦亮的刀叉往桌子上一擺,猶如一場古代戰(zhàn)爭的微型武器,用這些微型武器做心理文章,如同中國人喜歡用宴請來“俘虜”對方一樣。
熟人間吃飯則沒這么多講究,最好能親密到吃手抓飯的程度。我按時來到辛格家,他家里已經(jīng)有了幾位朋友在吃飯。印度有這樣一種習(xí)慣,邀請一個人到家里吃飯,對方可以把自己的朋友帶來,所以印度人請客時很少圍坐在餐桌邊,而是把各種飯菜通通擺放到餐桌上,客人或站或坐,有共同話題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完全不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圍著桌子制造氣氛。不過,飯桌上的主食永遠(yuǎn)是米飯或者餅,最后還會有一點甜食上來。
同大部分印度家庭一樣,辛格家的門旁也放著一個水罐,里面浮著幾粒豆蔻,有一種特殊的清香。這頓飯是手抓飯,我模仿著他們的樣子洗手,但是想到要用手來抓飯,還是有些不舒服。用手直接把食物放到嘴里,是印度的傳統(tǒng)習(xí)俗,而且只能用右手把食物送到嘴里。
在印度,南方人用整個右手抓食物,而北方人則比較斯文一些,只用手指的前兩個關(guān)節(jié)。由于印度人有用左手洗屁股的習(xí)慣,他們認(rèn)為左手不潔凈,所以吃飯時左手只能放在膝蓋上。這個習(xí)俗讓我受了不少苦。
我本人是個左撇子,左手總是不自覺地承擔(dān)了大部分任務(wù)。好在我是外國人,對方只是沖我皺一皺眉了事。另外,辛格堅持請我吃手抓飯,還因為他認(rèn)為吃飯中的很多快感來自觸覺,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觸覺,所以也就阻卻了特有的快感。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我一邊抓飯,一邊想:中國人有用嘴吹食物降溫的習(xí)慣,大概就是不能用手試探溫度的緣故吧。
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jīng)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nèi)匀涣?xí)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xí)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后準(zhǔn)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xí)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狀,這樣才便于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用餐結(jié)束,服務(wù)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里漂著用于清潔的檸檬片和用于裝飾的花瓣,當(dāng)然,只能清洗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