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讀后感1500字(通用3篇)
青春 讀后感1500字 篇1
第一本讀完韓寒的作品,就是這本雜文集《青春》。這部雜文集字?jǐn)?shù)不多,幾天就看完了,還是抽出空閑時間看的。
但是,這本《青春》卻給我留下很深的好書印象。我看過一些勵志書、武俠書,第一次想讀韓寒的書是聽同事提起的,他是韓寒迷,他很喜歡幫韓寒說話,并向我推薦他的書,并說,如果我想看,可以把他家里的書,韓寒所著的《毒》借給我看。
然而我并未向他借。我手機(jī)里下載了一本《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wù)劇,看了一個開頭就不看了。
后來,我看了韓寒的青春,覺得還挺不錯的,就把它看完了。
它是一本挺奇特的書,為我的人生展向新的視角。一個80后的青年偶像作家,雖然沒有余秋雨柏楊魯迅古龍金庸那樣的深刻思維,積淀的也不夠,不過居然有這等才氣,這等見解,不愧是大作家韓寒,中國的靈魂作家!
他利用他的年少,他狂妄,他敢于用熱血編織對社會虛偽陰暗的揭穿的文字,他了不起,他為了中國,為了使中國更進(jìn)一步,他提起了他的筆,他的文章令我們反思社會,他的文章讓我們輕輕一笑。
沒錯,我們中國人活了下來,很不容易。
沒錯,物價在漲,工資卻未提高。
我們青年人所有理想是有一套房子,好在這個城市里有一個立足之地。
一套房子幾乎抹滅了我們的夢想。
父母從小時候開始,就教育我們,要我們讀好書?梢宰x好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高學(xué)歷,好找工作,為了高薪,為了房子,為了討老婆。至于我們讀其他的書,如課外書,那么會遭來他們極力的反對,他們感興趣的,只是課本罷了,那是賺錢工具,那是發(fā)財之路,“書中自有黃金屋”被曲解。
當(dāng)我們走上這個社會的時候,一切又都變了。社會很顯然變得不那么好混,盡管我們早已知道了社會是陰暗的?墒沁@等于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添新詞強(qiáng)說愁”,社會陰暗只是我們的寫小說質(zhì)量需要。
于是我們又舍棄自我(其實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就已舍棄了),為了融入單位的團(tuán)體中,我們被迫擺出笑容,被迫擺出他們想要看的姿態(tài)。這時候,一群人為了保持住原來的自我,他們在心底高喊著“我要保持原來的我,我要活出原來的自己。”
我們已經(jīng)麻木。
身體已不是我們的了,而是這個社會腐敗的尸體。
我們的身體只是感覺麻木,沒有屬于自己的感官、感知。
夢想,只是幼時寫作的題材(有些人壓根就是拿其開玩笑。)
奮斗奮斗,只是為了生存的一套房子,房子到了,老婆來了,于是又要鉆石,買了鉆石,生了子女,又開始為子女著急,生活如此多嬌啊!
沒錯,澳大利亞的zf(這個字母你懂的)像是廁所一樣,他們的開一個賽車會,老百姓害怕撞死小動物什么的,禁止開了。
在中國,別說撞死小動物了,撞死個人都沒有關(guān)系。
學(xué)生作文,我認(rèn)為不應(yīng)該廢除,應(yīng)該多把打分理由寫上去。
現(xiàn)代詩的事情,我認(rèn)為不會是散文拆開來的事情,沒有那么簡單,雖然再別康橋我也覺得惡心斃了,但是我看過一些雜志的詩,細(xì)細(xì)讀來,還是不錯的,沒有錯,就是回車的技術(shù),回車的技術(shù)雖然看似很簡單的樣子,但是什么時候回車,能體現(xiàn)主旨更好一些等等相關(guān)技術(shù)是很有講究的,雖然我認(rèn)為詩人不太牛b,小說家散文家那可比詩人強(qiáng)幾倍了。
至于中國人的“面子”,我很奇怪,為什么中國人這么看重面子,死要面子,都不肯承認(rèn)自己的錯誤,一錯再錯。
有一次,因為爸爸做的是非法生意,我擔(dān)憂他會不會被抓住,他居然說要不是他是我老爸,早就幾個巴掌劈過來,然后說出了一大堆為了逃避辛酸往事,我被他數(shù)落的莫名其妙,人,就這么傷不起?我就只說了一句“會不會被他們抓住”,他就套出這么多話來,我想解釋都有口莫辯了。
韓寒老師的文章在向讀者傳遞真實之后,能夠在向生命傳遞真實的社會現(xiàn)象之后,更把傳遞熱情和希望作為自身的責(zé)任和道德底線。
青春 讀后感1500字 篇2
我只是站在這個舞臺上被燈光照著的小人物。——韓寒
真正開始深入的認(rèn)識韓寒還是高一的時候,記得那時每逢周末自己便跑去圖書館借韓寒的書看。印象很深的是那時看得是《三重門》,看著林雨翔的才華與獨(dú)傲,看著susan的美麗與知體,心中總幻想著有一天我也在小河邊遇見這樣一個女孩。
那時還小,并沒有太多對于中國式教育體制的思考,只覺得雨翔受夠了老師們的欺負(fù),總覺得他是該反抗了,可是并沒有。后來想想,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林雨翔改變不了什么?墒菂s是當(dāng)時應(yīng)試教育闖下的果,一個偏才就這樣被埋沒。像極了韓寒。
但韓寒并沒有被埋沒。他敢說敢做,用身體力行證明著小人物也可以在舞臺上熠熠生輝。
看著一路走來的韓寒,發(fā)現(xiàn)他正在一路長大。從一初的所謂的冷眼看世界,到現(xiàn)在責(zé)任的社會青年,不難看出,韓寒真的長大了。
《青春》,或正是他長大的一個代表吧。書中記錄了韓寒一年多在博客上寫的雜文,那是一直走路的辛苦和對現(xiàn)實丑惡面淋漓盡致的批判。書中寫了許多對于當(dāng)時時事的感想與看法。首篇“青春”便是當(dāng)年鬧的沸沸揚(yáng)揚(yáng)的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誰說韓寒冷眼,這是一種對于社會莫大的關(guān)心與責(zé)任。有時候,這個世界就這樣:你想說,有人不讓你說,你說多了,有人卻說你是假的。
“這些年輕人是無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本應(yīng)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卻涂在了地上。”
從開始單純的關(guān)注學(xué)校、教育,到現(xiàn)在的社會,韓寒一路走著,一直在路上。青春,多么美好可愛的人生階段,只憑聽也能讓人平添幾分遐想,可是,有些人卻把它浪費(fèi)在了成長的路上。韓寒以青春命名或許也是紀(jì)念自己已逝的青春時代吧。畢竟當(dāng)年的韓少慢慢的變?yōu)榱隧n老,而今也是而立之年,是個做了父親的人了。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一個人輕狂的青春或許也該有個結(jié)束了,讓自己成長的腳步歇一歇,有些累了。
“所以我們在文學(xué)作品和歌詞里經(jīng)常看見一句話,那就是讓心去流浪,當(dāng)然身體還在城市里交房貸。”
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隔著許多讓人躊躇的東西,青春的我們經(jīng)常做著現(xiàn)實不了卻又不舍得放棄的夢。夢里的自己是孤傲寂寞的,至少心靈上總不愿讓別人參與。那是屬于自己一個人的夢,夢很美就像青春。漸漸的現(xiàn)實越來越的逼近,把自己的夢映襯的那么廉價,甚至一文不值,那時的我們是否還會如當(dāng)初般執(zhí)拗的追尋自己的夢呢?有時候,現(xiàn)實的殘酷不是讓你一無所有,而是讓你直接死在了想擁有的路上。
“這里你沒有末路,你從不孤獨(dú)。”其實青春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孤獨(dú),就算我們不可一世的不愿靠近這個世界,但我們還是有很多同路人,他們陪我們哭,陪我們笑,陪我們寫著自己內(nèi)心的文字,陪我們叛逆的做著膚淺的掙扎,陪我們自以為的反抗著這個世界---,這就是青春,有著很多很多的同路人走在一同長大的路上。
韓寒走了過來,他以自己的實際探著未知的路,他說,“我從來就不覺得理想是救贖青春的一種方式。”他執(zhí)著的叛逆著,做老師眼中不可一世的孩子,任憑唾沫亂飛也從未曾改變韓寒心中堅定的決心,這樣的韓寒才是真正的韓寒,才是我們眼中熟悉韓寒。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被利益與金錢覆蓋的現(xiàn)實里,有多少人的華年就是浪費(fèi)在這兩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廢物上的,又有多少人慨嘆著自己曾經(jīng)的夢早已漸漸遠(yuǎn)去,F(xiàn)在的我們正活在青春這個人生最美的過程上,誰也不想就這樣把自己埋沒,只是我們并沒有尋一個合適而又合時的作為將自己的年華填滿,到底怎樣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至少我還尚未有答案。
青春,美好多彩的年紀(jì)。而這個年紀(jì)里卻有著老少皆沒有的落寞與無奈。“人生就是在不同的時候豎起不同的手指而已。”韓寒如是說。
青春 讀后感1500字 篇3
青春,不是瑰麗的臉龐、紅潤的嘴唇、敏捷的雙腿,而是豐富的想象力、堅韌的意志和無窮的激情。青春歲月,我們載著想象、意志和激情去追尋理想的生活,而那些生活的沉浮搖曳在風(fēng)里,帶著我們尋找一席天地,安放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在那狹窄的一席之地,或許,人生的價值會淺淺地浮現(xiàn)出來。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這部電視劇上映幾年了,我最近才在看。前期的幸福和后期的落寞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讓人禁不住開始思考,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親情、關(guān)于友情、關(guān)于生活。電視劇情很平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俊男連女的加盟,沒有煽情的情景,更沒有貧嘴的臺詞,卻總能那么引人入勝,讓幸福的感覺洋溢心間,讓心痛的感覺緩緩蔓延。我們隨著人物的遭遇,情節(jié)的發(fā)展?jié)u漸融入,感受一種藝術(shù)的真實,這種真實是比生活的真實更能讓人獲得審美享受。
可以說,用純真一詞來形容劇中女主角周蒙并不過分。起初,她給人的印象是那樣單純而不諳世事。沐浴在溫暖的父愛下,她無憂無慮的成長。后來,情竇初開的年紀(jì),遇上李然,心靈的碰撞擦出了火花,他們墜入愛河,在彼此溫暖的氣息中沉醉,溫柔的眼神中體會愛情的美妙。后來,命運(yùn)在頃刻間發(fā)生了逆轉(zhuǎn)。李然結(jié)婚了,新娘不是她。而此時,爸爸在手術(shù)臺上永遠(yuǎn)地離開……對于肩膀上沒有任何力量的周蒙來說,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突然間,世界上最愛她的兩個人都離開了,她難以名狀的幸福瞬間淪落成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單。坐在鋼琴前,流著淚彈著屬于自己的悲歌。對她來說,心靈的電臺已經(jīng)倒下,她沒有希望、沒有激情、沒有勇氣,她再也接收不到來自外界的訊息。她的心里,只裝的下爸爸的諄諄教導(dǎo)、苦口婆心的叮囑和對李然又愛又恨的矛盾。
生活的沉浮可以改變一個人。它可以讓人冷靜下來,站在新的起點(diǎn)上靜靜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當(dāng)周蒙無意中走進(jìn)貧窮而落后的小山村時,她并沒有因為當(dāng)?shù)氐呢毧喽x開,而是深深地喜歡那里。顯然,對于她而言,那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是遠(yuǎn)離傷心之地的天堂。和孩子們的相處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我們可以說,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生活的起伏讓他長大了,青春的那些萌動也不再是懵懂,原以為無處安放的青春也得到安息。
對于李然,從羅慧到劉漪,再到周蒙和杜曉彬,她們都那么優(yōu)秀,卻都那么死心塌地地愛著他。他的身邊從來不缺少女性,可是,他并沒有被寵壞。當(dāng)羅慧終成無可挽回的遺憾的時候,他一心一意地愛著他的蒙蒙,深深地愛著,不能自拔。當(dāng)他和蒙蒙在彼此的愛意中的沐浴時,杜曉彬的出現(xiàn)改變了他們?nèi)齻人的命運(yùn)。在西藏那個離天最近的地方,相依為命的依賴感和孤獨(dú)讓李然屈服于一顆自認(rèn)為非常堅定的意志。杜曉彬懷孕,責(zé)任感和愛情產(chǎn)生了尖銳的沖突,李然崩潰了。雖然故事的最后,李然背棄了他和蒙蒙的海誓山盟,但是他還是值得人心疼的角色,因為他懂得什么是責(zé)任,懂得作為一個男子漢的使命。他和蒙蒙是值得人同情的一對,是讓人感到遺憾的一對。他們都沒錯,錯的是他們有緣無分的命運(yùn)。
劇情的最后,他們相遇,蒙蒙長大了,李然成熟了。沒有催人淚下的綿綿情話,卻讓人禁不住淚流滿面。簡簡單單的一個擁抱,好像揭開了一切記憶,也解開了心結(jié)。彼時的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方向。他們都在努力去適應(yīng),如何在沒有彼此的日子里過得更好。
青春是一生中最燦爛的歲月,可是青春歲月中的很多都是我們不能承受的,都將成為一生的回憶。那些回憶,開始的時候,需要流著淚來回味,后來就甜了。青春,終會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