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的讀后感(通用4篇)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讀了《成語故事》一書,這本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讓我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有趣的成語,比如半途而廢、不恥下問、唇亡齒寒、風聲鶴唳、涸轍之魚、三人成虎、刮目相看等,這些成語都包含著一些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這則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人決定外出尋師,提高自己的學識。一年后他放棄了學習,回到家中,妻子很是生氣,拿起剪刀紡織機前說:“這些絲織品都是蠶絲織成的,一根一根蠶絲累積起來才有一寸;一寸一寸累積起來,才有一丈、一匹。如果我現(xiàn)在把織機上的絲織品剪斷了,以前的功夫就全都白費。你在外學習,每天都要問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方面不夠?這樣日積月累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來了,跟我剪斷織機上的絲織品沒什么不同。”聽了妻子的話,他深受教育,立刻動身回到老師那里,繼續(xù)努力學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到頭來一無所有,結(jié)果就像三心二意的小貓釣魚一樣。
《成語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歷史知識、文學知識,還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 篇2
《成語故事》是我們小學六年級時學校的一本課外書,雖是本課外書,但絕不比語文教科書遜色,內(nèi)容不僅十分有趣,而且能學到許多成語。
在這本書中,每個成語都有一個小故事,并且其語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語字典》里那樣深奧,讓人摸不著頭緒。就拿“老馬識途”來說吧!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天漸漸地暗下來了,刺骨的寒風吹得士兵們瑟瑟發(fā)抖,像點火取暖,可是帶去的火種,早已被風吹滅了。好不容易把隊伍聚攏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個個士氣沮喪,情緒低落。管仲覺得在這樣下去,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急忙傳令,趕緊尋找出路,可是走來走去,總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張恐懼到了極點”這短短的一段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齊軍的處地,幾乎陷入了絕境中。
還有,在“自食其果”中:“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著一根拐杖,一氣之下,就在和尚頭上重重地敲打了幾下,說道:‘照你這么說,打你就是愛你,不打你倒是不愛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請你原諒吧!’”這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充分體現(xiàn)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來便是故事下方的出處和釋義了。有些類似于詞典中的出處,是古文,如果你對古文興趣的話,可以多留意一下這部分。釋義則是整個故事的精華,也就是成語的意思。這一處的內(nèi)容十分容易讓人讀懂,并且捉住了整個成語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讓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總而言之,《成語故事》是小學生學習和記成語的好幫手,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jīng)不能算是一本書了,它是我們小學生在學習上的一位親密戰(zhàn)友,若是沒了它,學習成語便成了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在這里,請大家允許我說一句話:成語故事的確是一本好書,如果你是小學生的話,那么絕對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歡,你看了以后便知道了。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 篇3
我看過的書有好多,比如《十萬個為什么》、《馬丁的早晨》、《一千零一夜》、《成語故事》、《中國寓言故事》……可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成語故事》,雖然它外表很普通,可是里面的內(nèi)容很豐富,能讓你明白許多道理,比如拔苗助長的故事,說宋國有個急脾氣的人想讓禾苗快長大,他每天都到田里看,嘴里還不停的說:“禾苗禾苗你快快長大,早點讓我吃到香噴噴的新米。”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要是把禾苗往上拔拔,它不就長高了嗎?說干就干,他一直忙到太陽下山;氐郊宜咽虑楦嬖V了妻子,還覺得自己很聰明,妻子聽了忙跑到田里一看,吃驚極了,只見禾苗全部枯萎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要是只憑著自己良好的愿望很有可能好心做錯事。
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講的是一個農(nóng)夫在耕地,忽然一只兔子撞死在了樹樁上,農(nóng)夫高興極了,撿起兔子回家飽餐了一頓,從此,他再也不耕地了,整天守在樹樁旁,等著兔子過來撞死?墒且惶臁商……一個月過去了,他也沒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農(nóng)夫的田里長滿了荒草,顆粒無收。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成果,就在那等將是一無所獲。
我很喜歡這本書,雖然我看了許多遍,但是還是很喜歡看,并且保護的很好,我會讓它一直陪著我成長。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 篇4
《成語故事》是一本很精彩的書,書里面講了許多成語故事,每篇都帶有插圖,非常吸引人,所以我非常喜歡看這本書,對它愛不釋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濫竽充數(shù)”。這個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沒有真本事,卻在宮里混吃混喝,后來朝中換了大王,改變了吹竽的規(guī)矩,由原來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個一個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實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弄虛作假,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站穩(wěn)腳跟。
記得有一次音樂課上老師要我們回家好好練習新學的歌,我回去沒有好好準備,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起唱的,老師不會發(fā)現(xiàn)的,可是第二天的音樂課上,老師請了幾個同學起來單獨唱,我被叫到了,結(jié)果我結(jié)結(jié)巴巴地沒有唱出來,同學們聽了都笑了,我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濫竽充數(shù)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學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覺得“拔苗助長”這個故事講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人他的性子很急。種了一些秧苗,種下秧苗后,就希望秧苗立刻長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來綠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黃死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個農(nóng)民一樣那么心急,憑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們多學點東西,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學,給我們跑東跑西報這個班那個班地學東西,到最后我們什么都沒有學好。我多么希望爸爸媽媽能為我們考慮考慮。
我喜歡讀《成語故事》,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讓我受到了很多啟發(fā),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