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日工作的忙碌不堪和心情的仰郁懈怠中,五一長假來了。由著自己的心,真愿意常睡不醒?墒怯泻⒆。只能打點起全部的精神,帶他出去親近親近大自然。
選擇的是鎮(zhèn)江的焦山。焦山因東漢末年焦光在此隱居,后被宋徽宗賜名,F(xiàn)有定慧寺、萬佛塔、板橋書屋、乾隆行宮、摩崖石刻等景點。
從小就知道焦山,卻沒有認真去玩過。總覺得離家這么近,有的是機會。再說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好風景,不值得專程去玩。就這樣一年年延誤,F(xiàn)在因為第一次獨自帶孩子自助游,不適合選擇太遠的地方和太密集的景點,而焦山開通了過江上山索道,景點也很少,應該很適合我和孩子這樣精力和腳力都不太夠得人游玩。所以就這樣走進了焦山。
從上海乘動車組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鎮(zhèn)江。出了火車站乘4路雙層巴士,經鬧市區(qū)到終點不過半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到焦山公園。
門票:成人50元,兒童30元。這是含有輪渡費用的。乘坐過江索道,另外收費,20元/人。盡管乘索道也要排長隊,但比起大多數(shù)節(jié)日景點的萬人攢動,公園幾乎可以用冷清來形容了。
進得公園,右手有一景點,曰:夢潭飛瀑?上Т思静灰婏w瀑,只是一碧綠深潭而已,鑲嵌在翠山碧崖的腳底,幽深清涼逼人,那汪汪一碧,寂寞沉靜,令人不由得要想起朱自清的那篇梅雨譚的《綠》來:她松松地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地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
孩子不懂得欣賞那綠樹翠山峭壁環(huán)繞著的、少女一般羞澀美麗的、沉靜寂寞的綠譚之美,我也不忍駐足,于是走進等待過江索道的隊列中。
當我們乘坐的小小車廂因兩邊上下客而作短暫停留時,正好位于整條索道航程的最高點。
極目處,大江東去,浩淼蒼茫,開闊豁達,令人感嘆;視線里,亭臺樓閣,小巧精致,錯落棋布,令人贊嘆。小小的焦山,郁郁蔥蔥,如一盤綠色盛宴,呈現(xiàn)在眼前,又如一朵碧綠的奇葩,盛開在蒼茫的江水中。山頂一塔,悄然而立,萬佛無言,俯瞰眾生,慈悲自在天地間。
踏出索車,我們就在山的最高處了。
瞻仰萬佛塔,俯視山腳江水和遠近風光,小憩片刻,孩子便催著下山。于是隨著游人沿著山后曲徑下山。
其實我們應該先乘渡輪過江,游玩好山腳景點,再沿著石階上山,這樣到了山頂,孩子才更能領略攀登的樂趣,更會用心欣賞山頂才能看到的景色。凡事得到太容易,總會失去要珍惜的念頭。
下山的途中,孩子也急著往前奔跑,仿佛途中根本沒有能夠讓他駐足的景色,因為他一心趕著要去乘渡輪。而我卻總忍不住要瞻前顧后,生怕漏掉什么值得一看的事物,擔心下次再來不知是何時,又會是何種心情。
我多么想變回孩子,可以自信地認為:好的東西總在前面等著我呢,我要快跑快跑。我又多么想提醒孩子:慢點慢點,或許因為奔跑,你會錯過許多自認為永不會改變永遠會等待你的東西。然而,我到底什么也沒說,自然變回孩子也是個可笑的夢想罷了。
山中最值得駐足的就是大片大片的石刻,即摩崖石刻。雖然大多數(shù)字跡模糊難以辨認,可就是那樣依稀的飄逸的字里行間,那斷續(xù)的優(yōu)美的只言片語,讓人不由得對歷代文人墨客的游興和才思而心生敬慕和向往。
下得山來,停留在定慧寺的放生池邊看魚龜爭食。一條圓滾滾的魚兒爭搶食物時,一頭撞在龜?shù)挠脖成,嚇得慌不迭地躍出了水面。孩子樂得哈哈大笑,我也是第一次看見小動物的莽撞失誤行為,忍俊不止。
在渡輪的汽笛聲中,我們慢慢離開了焦山;厥,小小的翠綠的焦山,在江水的蕩漾中,仿佛也在輕輕擺動,如美麗的少女,輕提碧綠的裙擺,向我們揮別致意。
※本文作者:燕隨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