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讀到沈從文的《邊城》時,就又一個神往:到沈老先生的家鄉(xiāng)湘西鳳凰城去看看。
《邊城》是沈從文小說中最優(yōu)秀的一部,寫的是湘西一條河邊,一個擺渡的老頭和他的孫女翠翠還有一條狗的哀樂故事。八十年代著名導演凌子風把它拍成電影,重現(xiàn)了作家筆下優(yōu)美絕倫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也許我是愛幻想的,所以我則更喜歡文字組制成的《邊城》,電影剝奪了我的想象的權(quán)利。
讀《邊城》,最使我著迷的,就是文中的那份寧靜平和以及孩子似的那份單純!哆叧恰反蟾攀乾F(xiàn)代文學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它能讓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靜下來,干凈起來,敞亮開來……但是,當合上書本,世事紛沓而來的時候,會突然發(fā)現(xiàn),《邊城》的那個場景那個瞬間是那樣的不真實,仿佛是一段偷來的并不屬于自己的時光……
但是,去鳳凰看看這個愿望卻越來越強烈。老船夫、翠翠、黃狗,吊腳樓、渡船以及月下的歌聲都一遍遍在夢中縈繞。也記不清自己是第幾遍讀《邊城》了,看到那個圮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來,我的眼眶又一次濕潤了。
高中畢業(yè)后,從貴州最西邊的那個小鎮(zhèn)來到黔東北的銅仁求學。這樣,離湘西鳳凰、離夢中的邊城就更近了!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卻遲遲沒能到鳳凰去看看。終于,今年五一,幾個對鳳凰有著同樣向往,一樣熱愛邊城的同學一起結(jié)伴前往。
汽車早上七點從銅仁出發(fā),向東北過銅仁的大興進入湖南省境。一路上的景色真的很美。晨霧中的朝陽,伴隨著微微吹拂的風,田野、山巒、苗寨,層層疊疊,遠處近處景色目不暇接。路邊的樹葉朦朧中透著嫩綠,遠山的偶爾從車窗晃過竹林更顯蒼翠。但這些都不能撩起我的心扉,我的心早已飛到了夢中的邊城鳳凰。從銅仁的大興到鳳凰這一段路十分崎嶇,加之正在興建“鳳大”高速公路,搖搖晃晃顛簸到鳳凰已是早上九點過鐘了!
最想去沈從文老先生的故居看看。一下車買了張地圖就直撲沈老先生故居而去。東、北城樓下均有石砌拱門,連通城內(nèi)街道,街道四米多寬,全用石塊拼筑,年深月久,石面已被踩踏得很光滑。東門城樓連通東正街,沈從文故居就在東正街的一條支巷里。但到了那兒,見游客很多,且門票昂貴,所以我們幾個窮書生只能透過窗格朝里張望。這樣只能隱隱看到沈老的雕像和天井里的一些陳設(shè),大伙開玩笑說:就讓沈老先生在心里留有更多的神秘吧!據(jù)一些游客講,沈老的故居是典型的四合古院,內(nèi)有天井、有正房、廂房、前室10余間。雖無雕龍畫鳳,但做工精細、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清靜典雅。里面陳列著沈從文先生的一些影照及墨寶等。
離開沈老故居,一行人在老街上晃來晃去。聽當?shù)厝苏f應該去看看這里的黃絲古橋、南長城和南古城墻?纱蠡锞拖朐诠懦亲咦撸纯淬瓋砂兜牡跄_樓,聽聽沱江岸邊棒棒洗衣聲,溜溜青石板路。
老街兩邊店鋪林立,染坊,銀器作坊、酒坊、土特產(chǎn)店,還有身著民族服飾的攤販散布其間,構(gòu)成了一幅湘西市井圖;轉(zhuǎn)轉(zhuǎn)城中的廟宇、宗祠,其中以城西北的陳氏宗祠為代表,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老城中有許多深巷的另一端連接到新城區(qū),一頭是明清遺留的古樸建筑,一頭是鋼筋混凝土的現(xiàn)代建筑,一邊是身著民族服裝的老人,另一邊是打扮入時的少年,恍若一條條時空隧道從中穿行而過,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
沿著沱江的兩岸,有不少的苗家婦女在江邊洗衣服,棒棒的打洗聲悅耳動聽。江兩岸的吊腳樓盡收眼底,據(jù)說這是沅水流域最具地方色彩的民居,多依山傍水,融會山水文化的精髓,而吊腳樓更成為鳳凰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上М?shù)氐恼M織人力在兩岸鋪上了一溜的石板路,據(jù)說是為了更好體現(xiàn)鳳凰的山水風貌,保護原有的古文化建筑;又聽說南古城墻已重新修復,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看了也是遺憾,所以也就沒有前去。如同堅決反對修復圓明園一樣,修復南古城墻會毀掉千年的沉淀與歷史的見證。吊腳樓也已經(jīng)沒有多少,政府號召當?shù)鼐用裨谒喾课莸南旅姹仨氁獡紊现,為的是再現(xiàn)當年吊腳樓的風貌,不知道這種號召是對還是錯!
※本文作者:烏蒙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