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龜聽法石位于磐陀石西五十三參石下端的崖石上。一龜蹲踞崖頂,一龜緣石直上,形態(tài)傳神,令人驚嘆。相傳兩龜受龍王之命前來探聽觀音菩薩說法,因聽之入迷,誤了歸期,遂化成石。在二龜聽法石上端有五十三參石,大者側(cè)立百尺,小者相累如卵。五十三參石參差錯(cuò)列,隨著視角的不同其色相各異。普陀山多奇石,而五十三參石是普陀山奇石薈萃之處。元詩(shī)《游補(bǔ)陀》云:“澗草巖花多瑞氣,石林水府隔塵寰”。
在梅岑峰東南山崗,從梅福庵西行約100米處是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巨石相疊而成,下塊底闊頂尖,周長(zhǎng)約20余米,中間凸處將上石托住,稱為磐;上塊上平底尖,高達(dá)3米,寬近7米,呈菱形,稱為陀。上下兩塊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象接未接,似乎一石懸空于另一石之上。兩石險(xiǎn)如滾卵,安穩(wěn)如磐。游人至此,嘆為奇觀。磐陀石相傳是觀音大士說法之處。石上刻有明代抗倭大將侯繼高題書“磐陀石”3個(gè)大字,蒼勁有力。磐陀石旁有“金剛石”、“大士說法處”、“天下第一奇石”等題刻!芭屯酉φ铡睘槠胀由绞⻊倬爸。傍晚時(shí)分,登石遠(yuǎn)眺,極目千里,磐陀夕照抹殘紅,蔚為壯觀。
離開普陀山,站在回寧波的“舟鷹”5號(hào)快艇的甲板上,似乎心藏佛心,靈魂凈化,超塵脫俗,換了人間。
(寫于2006年9月13日)
※本文作者:處世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