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萬里長城是條巨龍,那么集山、海、關(guān)戰(zhàn)略防御體系于一體的老龍頭,便是巨龍?zhí)饺牒V胸澙凤嬎畢s永遠(yuǎn)忘記了該昂起的頭顱。兩千多年來,無數(shù)代華夏兒女用血汗與智慧筑成的民族屏障,神話傳說一般橫亙于歷史的長河里。然而,它卻沒有承受住孟姜女幽咽千古的淚水,更無法阻擋住匈奴的戈矛、滿清的鐵騎以及日寇的槍炮。做為抵御侵略的戰(zhàn)爭工事,它是脆弱的,渺小的;做為振奮民心的精神堤壩,它是堅固的,強大的。置身于熙來攘往的游人中,我感到困惑,對這一矛盾交結(jié)體,我無法找到合符心意的解釋。為此,我感到悲哀,不知道是該為城悲哀、為墻悲哀,抑或是為歷史悲哀、為人悲哀。
極目遠(yuǎn)方,我仿佛看到塵沙飛揚中已成頹圮的嘉峪關(guān)城墻,那連天烽火與長河落日裝飾的殘酷而悲壯的殺伐之聲都已淡漠地隱在歷史和邊塞詩的背后了,只有棵棵偉岸、挺拔的白楊還丈夫般護(hù)著這斷壁殘垣,讓人撫今追昔,感慨莫名。
也是烈日如炙的夏季,我曾登上八達(dá)嶺,那些紅欲燃的楓葉還枝葉青蔥地掩映著城墻翻山越脊。長城,在游人頂禮膜拜中,依舊默無聲息。“不到長城非好漢”。站在長城雄壯的烽火臺上臨風(fēng)振臂,我卻沒有那種當(dāng)好漢的感覺,或許我本來就不是什么好漢,只是一個普通的游人。
這時,藍(lán)得足以讓人流淚的天幕里,一些不知名的海鳥自由自在地翔動著,我禁不住潸然淚下。長城,只不過是段很長很長的城墻罷了。然而,歲月之流中,正是這段墻歷史成屏障和脊梁,一磚一石上,刻滿了太多大深的創(chuàng)傷,滿載著太深太重的希望,才沉重得讓每位中華兒女都無法只以游人過客的身份去拜謁。
※本文作者:秋水-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