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三邪
湘西有三個神秘駭人聽聞的三邪——“湘西趕尸”、“放蠱”、“落花洞女”。
湘西的“趕尸”產(chǎn)生的原因還得追朔到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時期。湘西地理險惡,交通極為不便,土家族與苗家族人又是英勇善戰(zhàn),于是常常有人戰(zhàn)死在外。但是根據(jù)當(dāng)?shù)氐娜肆?xí)俗,“魂歸故里”。正如后來的大畫家黃永玉有道的“一個優(yōu)秀的士兵不是戰(zhàn)死在沙場,便是回到故鄉(xiāng)”士兵死在外頭,家人就想把他運回故鄉(xiāng)。于是找來法師做法。趕尸的法師會身穿白色道服。一次可以趕很多個尸體,并且這些尸體都是不完整的,法師在前面引路,尸體于是會走路,一面走來一面敲鑼打鼓。在夜間行駛。據(jù)導(dǎo)游說現(xiàn)在有生苗的地方還有道教的法師存在。聽得我們所有的人都毛骨悚然。
湘西的“蠱術(shù)”據(jù)當(dāng)?shù)啬昀先说闹v,至于“蠱”,人人都是談“蠱”色變,但是到現(xiàn)在也沒人真正看過 “蠱”到底是什么東西。(這讓我想一起一句經(jīng)典的話,“愛情就像魔鬼,大家都在談?wù)撍钦l也沒真的見過他”)
“蠱”一直以來都是附于女子身上用來危害他人的東西,且傳女不傳男,女子一旦被中上了“蠱”,那他就必須危害他人,傳之他,否則這個人就會因“蠱”而至于死地。相傳“蠱”都是放到指甲縫里,當(dāng)有陌生的女人來討水喝時,便把“蠱”偷偷放入。導(dǎo)游跟我們說,到了苗家里絕對要記住不要跟生人討水喝,大家聽后都誠皇誠恐。
“落花洞女”流傳著湘西民間令人生畏的讓現(xiàn)代人感覺好笑的愚蠢習(xí)俗。未婚女子到山洞不吃不喝,能將樹葉哭下來;回來之后不吃不喝,陡然間就死去。當(dāng)?shù)氐娜藗儼堰@種死歸咎于死者已和樹神結(jié)婚。并幫他們大辦婚事,以示慶賀。
靜觀若止悟鳳凰
鳳凰黃昏
進入鳳凰時已是黃昏,車子通過橫跨沱江的大橋,我透窗極目眺望,眼前一抹似曾相識的江南水鄉(xiāng)之色映入我的眼簾,陡然間,我的心疼了一下,這種疼是源自美的震憾。于是整個心都被提著,只為那已經(jīng)掃然而過的心靈流放。鳳凰已讓我期待許久。
一進入鳳凰廣場中心,展翅的鳳凰雕像還在維修中,據(jù)說這個是鳳凰的象征。賦予給他的便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傳說很多年前,一隊鳳凰穿越這里,有一只飛著飛著便在這里駐足休棲。有位仙人路過,輕輕用一手一指便把那只鳳凰點化成鳳凰石,于是有了后來的鳳凰山,鳳凰縣。這里自然資源豐富,四面環(huán)山,山清水秀。古文化保留比較完整。
夕陽下的沱江如同印著少女的羞澀,碧波蕩漾在斜陽的光照下涂抹成一幅絕美的湘民戲水圖。兩崖一絕的湘西吊腳樓如同穩(wěn)重的百年老者,河岸下的吊腳柱如同老者的鼻梁支撐整個滄桑,在余輝中逃脫,在余輝中沉寂,最后與夜色交融。泛舟逶迤綿延的沱江水上,深感水的溫和與純厚,正如遇見的鳳凰人。舟緩緩的穿越虹橋,還未能向青草更青處漫去便被折回原路回岸。聽說只要再泛下去便能到達(dá)沈老先生的墓地。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一半葬沱江邊的山上。沒能造訪沈老先生之墓,讓我惋惜了很久,只能到他的故居瞻仰,
在一代文人沈叢文的故居里,我倚著老先生孫女給他做的雕像前跟著文人來了張劇照,目睹這些實物,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沈老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仿佛能聽到沈老先生的心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認(rèn)識人!
感性的鳳凰夜
倦怠的小城在暮色中伴著白夜喧嘩的隱退降臨,夜是那種漸暗漸明的夜,因為夜色每暗下一片,吊腳樓里的燈便開始徐徐亮起來,在黑夜中如同星火,閃爍著鳳凰獨一無二的嫵媚。讓人生出對鳳凰的迷戀與解讀的渴望。眺眼沱江,已是星燈燦爛。每每到來的游客都會買上幾許“長明燈”,點亮,讓五彩的燈愿隨著沱江泛泛而去,當(dāng)然帶走的不僅僅是每個游客的心愿,更多的是游客心靈深處的那份愛。沱江的岸邊,徐徐的河風(fēng)吹過每一個人的臉龐。桌上插著蠟燭,搖曳的燭光,代表經(jīng)久的傳統(tǒng),把每一顆寂寞的心照得通透,每一顆心思都可以在靜謐的夜幕下融化,一豆?fàn)T光,一杯咖啡,燭光傾出,一懷的溫柔,任你心事游離。
※本文作者: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