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短信是這樣說的:地球公轉(zhuǎn)要一年,月亮升起來要一天,想一個人要24小時,愛一個人要一輩子,但說一句祝福的話只要一秒鐘:過年好!
過年好!過年的感覺真好!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燦爛光輝在這瞬間得到了最經(jīng)典的詮釋,365天辛勤勞作的疲憊身心在這里得到了最舒心的撫慰,歲月的枯榮、生活的沉浮化成了甜蜜的一杯美酒,親朋的恩怨、家庭的苦甜換成溫馨的一聲祝福!
年是中國人的魂,也是中華民族傳遞友情、親情的傳世珍郵,從小到老,一輪一輪地印在每個人的心底里,一輩子都無法割舍。過年時的歡聲笑語,喜慶的年畫福字及各式各樣好玩的玩意兒里,傳遞著中國人古老的根,中國人嶄新的情。
雖然許多地方時隔多年之后又允許過年放爆竹了,可我們還是得承認(rèn),現(xiàn)在過年的味道一年不如一年了,至少我們小時侯比現(xiàn)在盼望過年,感覺那時侯的“年”好象也過得比現(xiàn)在有意思,到底為什么會這樣,我也說不清,或許孩童時盼望著過年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有壓歲錢?……或許年輕時盼望著過年能早點回家依偎著爸爸媽媽、感受那種溫馨、寧靜、祥和?……或許中年后盼望著過年能使在激烈競爭的壓力下那疲憊的身心得到一下?lián)嵛浚俊?br>
問過許多朋友,他們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其實這年的“味道”并沒有減少,而是“味道”加重了、更多了,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jìn),年的“味道”也在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向世界開放的接軌,給我們這個古老的、傳統(tǒng)的、文明的年,增加了許許多多的“味”。
過年了,因為長輩都不在了,也就不必回家鄉(xiāng),該準(zhǔn)備的都置辦齊了,照例是大年三十吃團(tuán)圓飯,然后準(zhǔn)時看中央臺的春晚,大年初一早上的餃子……初四老爸和弟弟全家來我這玩,一家人樂融融的一起打牌、嘮嗑,家長里短、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通,窗外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不知哪家還在“卡拉ok”,唱的水平雖不敢恭維,可心情極好的歌聲里都透著笑……這時我感到是那么輕松、舒服、年味十足。
其實這年的“味道”就在這醉人的炊煙里飄著,在忙忙碌碌的身影邊繞著,在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里亮著,在千挑萬選的春聯(lián)上寫著;在驚天動地的鞭炮聲中炸著;在皮薄餡大的餃子里包著;在老婆婆們的紅綢子上舞著,在逛街探友的人們臉上笑著;在千條萬段的拜年短信息中傳遞著,在悅耳動聽的彩鈴聲響著,在海南的椰風(fēng)泰山的云霧中搖著;在健身的球臺晶瑩透亮的紅酒中徐徐縈繞……
這說不清道不盡的年“味”啊,其實也就在這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每個年中、生活中、我們的心底……
※本文作者:林海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