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詩句——《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春滯沅湘有懷山中》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原文
沅湘春色還,風(fēng)暖煙草綠。古之傷心人,于此腸斷續(xù)。
予非懷沙客,但美采菱曲。所愿歸東山,寸心于此足。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注釋
、拧妒酚洝罚“浩浩沅、湘兮。”《史記正義》曰:《說文》云:沅水出牂牁東北,流入江。湘水出零陵縣海山北,入江。按二水皆經(jīng)岳州而入大江也。后人以沅、湘為岳州之異稱。
⑵《史記》:屈原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⑶《爾雅翼》:楚之風(fēng)俗,當菱熟時,士女相與采之,故有《采菱》之歌以相和,為繁華流蕩之極!墩谢辍吩疲“涉江采菱發(fā)《陽阿》。”《陽阿》者,采菱之曲也。
、壬蚣s詩:“所愿從之游,寸心于此足。”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譯文
沅湘已經(jīng)是春天,暖暖的春風(fēng)綠草如煙。
自古以來的傷心人,都于此傷心斷腸。
我不是屈原那樣的《懷沙》客,但是很喜歡沅湘民歌《采菱曲》。
我的愿望就是歸隱東山,能滿足這點就可以了。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1],被后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出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lǐng)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境內(nèi),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