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鞏北秋興寄崔明允》原文
白露披梧桐,玄蟬晝夜號(hào)。
秋風(fēng)萬里動(dòng),日暮黃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適在魚鳥,焉能徇錐刀。
孤舟向廣武,一鳥歸成皋。
勝概日相與,思君心郁陶。
《鞏北秋興寄崔明允》注釋
①鞏:指鞏縣(今屬河南)。崔明允:博陵人。開元十八年進(jìn)士(說見陶敏《岑參詩人名注釋及系年補(bǔ)正》),天寶元年應(yīng)制舉文辭秀逸科及第(《唐會(huì)要》卷七六),二年官左拾遺內(nèi)供奉(《金石萃編》卷八六《慶唐觀金篆齋頌》),位終禮部員外郎(《新唐書》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
、谂:覆蓋。
、坌s:即寒蟬。
、茏粜菝:輔佐休美昌明之世。指為官。
、菪∪:作者自指。事蓬篙:指隱居。
、掎:從,曲從。錐刀:即“錐刀之末”,喻細(xì)微之利。
、邚V武:在今河南榮陽東北。此指明允乘舟沿黃河向廣武方向而去。
、喑筛:在今滎陽汜水鎮(zhèn)。“成”明抄本等俱作“城”。
、嵊籼:郁悶憂愁。
《鞏北秋興寄崔明允》作者介紹
岑參,(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jīng)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jìn)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bǔ)闕,轉(zhuǎn)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于七言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