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鷓鴣天》
《鷓鴣天》原文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無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鷓鴣天》鑒賞
上闋開頭二句:“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把自己所居住的環(huán)境寫得是如此的優(yōu)美而又純凈。“蒼煙”猶青煙,字面已包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這個詞里雖然沒有表示顏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讀者的多種的聯(lián)想。詞人以“蒼煙落照”四字點綴自己居處的環(huán)境,意在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點明住在這里與塵事毫不相關(guān),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
下闋開頭:“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嘯傲”,指作者歌詠自得,形容曠放而不受拘束的樣子。詞人說自己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情趣,任憑終老田園;隨處都能見到使自己高興的事物,何不隨遇而安呢?這幾句可以說是曠達到極點也消沉到了極點,可是末尾兩句陡然一轉(zhuǎn):“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這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解釋。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這難道不是在怨天嗎?但同時也是在抱怨南宋統(tǒng)治者無心恢復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鷓鴣天》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shù)膼蹏髁x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