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素材 > 手抄報 > 專題手抄報 > 語文手抄報 > 語文手抄報:資源

語文手抄報:資源

  一、素材鏈接:

  言語類

  (一)名人名言:

  1.倉滿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包拯

  2.釣而不網(wǎng)、 弋不射宿。 ——孫 子

  3.我們不是從祖先那里繼承了地球,而是從子孫那里 借用了它。

  —— 1979年,聯(lián)合國頒布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有一句名言

  4.地利之生物有大數(shù),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 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

  ——司馬光《資治通鑒》

  (二)妙語集錦

  5.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選擇、選擇綠色生活、健康適度消費。

  6.誰道群生性命微,一樣骨肉一樣皮;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唐 (白居易)

  7.人類若不能與其他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

  8.天空是小鳥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

  9.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燒柴。 ――漢族諺語

  10.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11.取之思盡、用之思絕,珍惜我們有限的資源。 —— 公益廣告

  事例類

  ﹡數(shù)據(jù)﹡

  從自然資源總量講,我國許多種自然資源的總量都在世界前列,稱得上是地大物博的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各類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卻只相當(dāng)于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只相當(dāng)于世界人均值的1/5;我國礦產(chǎn)資源儲量總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當(dāng)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隨著我國人口持續(xù)增多,各種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還會繼續(xù)下降。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性因素。我國的資源還存在地區(qū)分布不均衡的特點。例如我國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資源卻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于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點撥]我國一方面自詡為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量卻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分配不均勻,和浪費的現(xiàn)象嚴重存在,于是,我們面臨著嚴重的資源短缺。

  [適用話題]此素材可適用于“節(jié)能降耗”、“合理開發(fā)資源”、或“可持續(xù)發(fā)展”等上面。

  ﹡歷史事件﹡

  墨西哥灣井噴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南坎佩切灣尤卡坦半島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號平臺鉆機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層時,突然發(fā)生嚴重井噴,平臺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噸的流量向海面噴射。后來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搶打兩眼引油副井,分別于9月中、10月初鉆成,減輕了主井壓力,噴勢才稍減。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噴才完全停止,歷時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萬噸,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噴事故載入史冊,這次井噴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順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國海岸。黑油帶長480公里,寬40公里,覆蓋1.9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使這一帶的海洋環(huán)境受到嚴重污染。

  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蘇聯(lián)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組反應(yīng)堆突然發(fā)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嚴重后果。帶有放射性物質(zhì)的云團隨風(fēng)飄到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國,瑞典東部沿海地區(qū)的輻射劑量超過正常情況時的100倍。核事故使烏克蘭地區(qū)10%的小麥?zhǔn)艿接绊,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蘇聯(lián)和歐洲國家的畜牧業(yè)大受其害。當(dāng)時預(yù)測,這場核災(zāi)難,還可能導(dǎo)致日后十年中10萬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原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萬公頃,到1983年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積量占同年森林生長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萬公頃森林被毀。這種枯死病來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亞國家公園,由于酸雨的影響,幾乎每棵樹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樅樹相繼枯死,全州57%的松樹病入膏肓。巴登符騰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樅、松綠的發(fā)黑而得名,是歐洲著名的度假勝地,也有一半樹染上枯死病,樹葉黃褐脫落,其中46萬畝完全死亡。漢堡也有3/4的樹木面臨死亡。當(dāng)時魯爾工業(yè)區(qū)的森林里,到處可見禿樹、死鳥、死蜂,該區(qū)兒童每年有數(shù)萬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癥。

2頁,當(dāng)前第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