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通用6篇)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1
各位同學,各位評委:
大家早上好!
什么是自強不息?就是在任何處境中都不屈從命運的安排,努力向前,不折不饒。在順境中,不驕傲,不得意,只要求更好;在逆境中,不退縮,不畏懼,只求逆流而上。
古今中外,多少人奉行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信條,而正是因為有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源遠流長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12歲的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fā)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回國后,詹天佑滿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yè)。他轉(zhuǎn)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yè)的開始。
他周密嚴謹,不懼外國人的挖苦與嘲笑,自強不息。從事鐵路事業(yè)十多年,從灤河大橋到京張鐵路,他幾乎和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關系,被周總理評價為“中國人的光榮”。
一個人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自暴自棄;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自甘平庸;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停滯不前。
在“20_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這樣一個人讓我銘記于心。她就是——孟佩杰。
五歲的她,父親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她送給別人撫養(yǎng)。在新的家庭,養(yǎng)母劉芳英三年后癱瘓在床,養(yǎng)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童稚的年歲,她一力撐起幾經(jīng)風雨的家,她的存在,是養(yǎng)母生存的勇氣。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難生活中,她無怨無悔,自強不息。20__年,她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臨汾軒轅。權衡之后,她決定帶養(yǎng)母去上大學。
孟佩杰的事例,牽動著無數(shù)人的心。她拒絕施舍,笑對生活,自強不息。盡管生活清貧,但她依然笑靨如花……
美國的愛迪生,從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憑借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獲得成功,被譽為“發(fā)明大王”。
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22歲踏上遠游征途,創(chuàng)作出舉世聞名的《徐霞客游記》,被后人譽為“古今游記第一書”;八零后的劉偉,10歲因事故失去了雙臂,后又不得不放棄游泳,最終苦練鋼琴,被稱作“用靈魂演奏生命”;同學們,自強不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它早已成為我們生命的本色。也許我們會抱怨學習壓力大,但是不妨將這點小小的挫折化為動力,向前拼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會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諦了。
忘記昨天的痛楚,珍惜今天的奮起,憧憬明天的美好。不要讓昨天成為絆腳石,而要讓每一天成為墊腳石。矢志不移地奮斗,以自強來鑄明日輝煌!
謝謝大家!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蕓蕓眾生,沒有誰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而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譜就了人生那道平凡而又動聽的歌。
1930年童第周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度重洋,來到北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者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當時,他發(fā)現(xiàn)有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tài)度,說“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人學生,公開說:“中國人太笨!甭牭竭@些,童第周再也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來和你比,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周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jīng)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做實驗,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手術,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象蛋白一樣的軟膜,因為卵小膜薄,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勃朗歇爾教授知道后,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實驗開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像鐘表工人那樣細心,像繡花姑娘那樣靈巧,像高明的外科醫(yī)生那樣一絲不茍。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了一個小洞,于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松弛下來,變成扁圓形的,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學涌上去祝賀,勃朗歇爾教授更是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也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連聲稱贊:“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周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4年之后,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痹趫龅慕淌诩娂婞c頭,有的還伸出大拇指。而那位洋人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當博士了。
面對挫折,我們不應該有畏懼的心理,而應該心不煩,意不亂地去解開過去,面對現(xiàn)實,創(chuàng)造未來。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充滿哲理性的話語,我們用一個眾所周知的高貴偉大的靈魂掙扎來詮釋。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就在他音樂創(chuàng)造的高峰時期,不幸遭遇了耳聾。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聽力簡直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可他并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放棄努力,他堅信音樂就是自己的人生,仍舊頑強地進行自己的音樂事業(yè)。他創(chuàng)作的《命運交響曲》聞名于世,不就印證出命運的定義嗎?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不就折射出人性高貴的尊嚴嗎?音樂巨人的命運堅韌自強,我們的人生亦如此。
人生,在于自己,更在于有堅定地目標。要有一段完整的人生,首先要為自己設定一個適合自己并感興趣的目標。如若沒有目標,那你就不能確定前進的方向,就等于提前失去一個能辨別方向的指南針,而沒有了方向,你就會迷茫,會失落,會黯然,甚至走投無路。反之,你確定了一個目標,就如同獲得了一盞明燈。人生灰茫時,它幫你照亮了前方;人生蕭瑟時,它給你帶來了溫暖;人生無路時,它教你“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信仰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信坦然。即使你推翻不倒人生的隔墻,但你也會從中獲取了經(jīng)驗,懂得“挫折也是一種美。”
人生,在于自己,更在于自強不息。人生并非確定了一個理想目標后就會一片光明的,也并非有了正確方向就會所向披靡,成功到底。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人敗就敗在不會吸取教訓,不能積累經(jīng)驗。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十分需要“失敗”。你或許覺得這十分可笑吧!人生需要“失敗”?我敢斷言,人生沒有“失敗”的存在,成功也無意義。常言道: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經(jīng)歷過失敗的人,才有可能成功;經(jīng)歷過挫折的人,才可能堅強。在我們的人生里,失敗會帶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失敗就如同一根扁擔,搭在我們肩上,難以平衡,時而橫向這邊,時而豎向那邊?赡惆l(fā)現(xiàn)了嗎?只要多幾次調(diào)整,我們就能慢慢適應,就算再不聽話的小孩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朝夕相處”,也會安分守己了!
總而言之,成功的人生不會屬于輕易放棄的人,不會青睞那些自甘墮落的人,套用北島先生的話來說“堅持是堅持者的通行證,放棄是放棄者的墓志銘”。努力樂觀的人永遠堅信:人生,在于自己,在于自強不息。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厥走^去,彈指一瞬間,不覺十余年,多少個日日夜夜,寒窗苦讀,暑去秋來;多少個易逝韶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如今,終于踏進這座人生的象牙塔,步入大學殿堂,成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有人說,大學生活是自在的,衣食不缺,無憂無慮;有人說,大學生活是自由的,瀟灑愜意,四處閑聚;也有人說,大學生活是自我的,不問世事,自來自去;而我說,大學生活是自主的,自強自立,自尊自律。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是民族興旺發(fā)達,社會發(fā)展進步,國家繁榮富強的前提保障,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脊梁,是奪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勝利的主力軍。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學生,做一名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于團體必定是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人,于個人必定是有志向,有毅力,肯吃苦,能克服的人。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大學生要學會自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百態(tài)人生,世態(tài)炎涼,成大事者,必先自強;也要自立,圣人云;受人養(yǎng)而不能自養(yǎng)者,犬亥之類也,養(yǎng)物而物為我用著,人之力也;此外,更要學會立志。昔者,有志者,事竟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現(xiàn)如今,我們大學生正處在大好青春年華之時,恰同學少年,正是書生意氣,風華正茂,如日出之陽。怎能整日哀怨墮落,頹廢傷感,似孤舟之嫠婦,垂死之朽木,何談立志報國?所以,大學生要有志氣,有一種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志氣;有豪氣,有一種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氣,以一種開拓進取的力量越是困難越向前;以一種創(chuàng)造世界的精神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因此,大學生首先要上的第一課就是鍛煉自己的心性與品質(zhì)。人若有志,哪怕背后襲來寒風苦雨,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人若自強,哪怕前行道路崎嶇坎坷,留給別人的只能是倔強要強的印象;人若自立,哪怕生活工作中有千難萬險,理想是臺擂,那么,他站起來時一尊雕像,倒下去也是一座豐碑。
大學短暫,只是人生旅途匆匆一站,如白駒過隙,時光荏苒。學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做一個有鴻鵠之志的人,走一個立志報國,志在四方的人,哪怕現(xiàn)在不與眾人同,心中有苦衷,只要心力備至,自有水到渠成,到那時,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人》。
一顆小草長在一株大樹下面。小草仰望著大樹,他覺得樹冠上的天空很藍,陽光很亮……于是他努力地長,想超出大樹的陰影,風來了,雨來了,他不怕,他努力地長。大樹在笑他,笑他不自量力,小草不在乎,他一心一意地生長……終于,有一天,他真的撫摸到了陽光。
親愛的同學們,聽了《小草》這個故事,你們受到什么啟示呢?我想小草“自強不息,努力成長”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自尊,就是在任何場合不能因為某些強大的影響就做了你自己認為是不對的或是其它什么事情在外界99%是不能丟掉自己的尊嚴,即自我肯定,自我感覺良好,并認許自我。自愛,就是不要把自己當小丑或是為了取悅別人而讓自己做了自己都感覺不是自己該做的事情做真正的自己就可以了。我們要學會以尊重他人為起點,“言為心聲、行為心表”美好的行為是美麗心靈的表現(xiàn)。一個人可以沒有榮譽和鮮花,但絕對不能沒有自尊。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才可能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陶冶自己的情操,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養(yǎng)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學習行為規(guī)范重在實踐,每個人都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日常的言行中,盡現(xiàn)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
自立,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勞動而生活。自強,就是自己努力不止。自立自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是貝多芬手下《命運》的旋律,是海輪·凱勒著作的文字,是人們在探索世界中手中的長劍,是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那種胸襟。自立自強,又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斷進步的重要原因?v觀歷史,近百年腐敗的清王朝和國民黨政府奴顏婢膝,喪權辱國,使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深受外國侵略者的欺凌,便是恥辱的教訓。而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使新中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中國的國際地位與日俱增,不斷攀升,這些都與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前不久,我看了一則新聞。一次應聘時,在眾多青年人中,記者看到不少中年人的身影!拔沂桥闩畠簛碚夜ぷ鞯,怕她上當受騙,幫她參謀參謀!币晃患议L告訴記者。當工作人員對那個應聘女孩進行簡單詢問時,“操心”的媽媽卻搶先替女兒回答。殊不知她這樣做,用人單位會認為女孩不自立,其實適得其反呢?可是,現(xiàn)在太多家長太溺愛孩子,除了學習外,其余的事情都包辦。面對父母的過分溺愛,我們要怎么辦呢?是繼續(xù)沉溺下去,做溫室里的花朵,還是自信、自尊,不斷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呢?我們要做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人。因為,世界上只有自尊自愛者,自立強者才能生存!
成功可能是屬于你的,但也可能以你擦肩而過,這都要看你到底有沒有信心將成功奪過來。
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自尊自愛使我們能更好的立身社會,自立自強是我們更有價值。我們應該實事求是的認識自己。讓我們共同誓言:做一個腳踏實地,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中國人吧!
謝謝大家!
大學生自強類演講稿5分鐘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叫中國。她曾經(jīng)有過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洗禮、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也曾經(jīng)承受了多次的天災、眾志成城的考驗?扇缃,她依舊巍峨地屹立在世界東方。這是前輩的心血凝成的。
這里我給大家說一件實例。有一個中日雙方的中學生舉行的夏令營活動,閉營當天,日方的一名中學生在一家餐館內(nèi)指著我國東北三省對中方記者侃侃而談:“別看這塊地盤現(xiàn)在是你們中國的,可在過十幾年這片土地一定會成為我們?nèi)毡镜!庇浾弋敃r都有些后怕!
原來他出口狂言,是事出有因的。在這次夏令營活動中,他看中國中學生的表現(xiàn)和日本學生的反差。有一個游戲是這樣的:雙方同學從A地點前往B地點,途中去的方式大家可任意選擇,可步行,可乘車。小小的選擇,結果卻出人意外
——中國學生只有兩名步行,其余均乘車;日本學生無一乘車,全部憑雙腿到達B地點。在雙方下塌的賓館服務員的介紹,他們打掃房間時發(fā)現(xiàn),凡中國學生住過的又臟又亂,而日本學生居住的房間離開時都很整潔。還有,閉營當天中方學生家長好多開車來接孩子,而日本學生都是自己打點行理,自主選擇回家,無一家長陪同。
中日夏令營活動中發(fā)生的這些事情說明了什么?中日雙方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來自不同的國家,說明他們接受不同的教育,灌輸不同的理念。教育、思想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那個日本學生敢出狂言,是他看到了中國的“寄生蟲!”
說起中日,大家也許不得不想起前一段時間發(fā)生的釣魚島事件。日本為什么把我國固有的領土說成他們的地盤?他們憑什么非法拘留中國的漁船、船長、船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國家目前還是不夠強大。不然,日本怎么不去找美國、俄羅斯的事?同學們,雖然我們國家比過去是強大了,可連小小的日本就想給我們國家威脅,將來的中國還能干什么?難道說還能讓八國聯(lián)軍的悲劇重演嗎?
同學們,要想改變祖國的未來,就得學習像錢學森這樣的前輩,刻苦學習,努力鍛煉身體,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從小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中國人!長大才能報效偉大的祖國!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