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組長發(fā)言稿2篇
一、課程增加改變學法
小學主要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學科,而中學,增加了歷史、地理、科學等學科,初二將增加物理,初三還將增加化學,而且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進度加快,猛增的學習量往往讓我們應接不暇。初中的學習狀況改變了,再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顯然無法適應。
第一要主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想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訣竅:一是預習,拿著書本隨便翻看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天的功課盡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做為重點聽,這可以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并培養(yǎng)自學能力。二是復習,子曰:溫故而知新。及時復習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鞏固知識。
第二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要解決科目多學習量大的問題,最好方法就是制定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新學期我的目標是什么,到期中期末我要達到什么水平,還可以找個競爭對手來激勵自己;此外還有短期計劃,也就是周計劃、天計劃,比如:我怎樣安排這一天的學習和玩耍時間,利用什么時間做哪門作業(yè),何時預習,何時做系統(tǒng)復習等等。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中學學習,達到長遠目標。
第三要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的學法。在初中階段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體現(xiàn)的尤為突出,因為學習的難度加深、靈活性加大,不能單憑死記、死學,要講究記憶的方法,注意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學科的特點不同,學法也有區(qū)別,我們在新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反思和調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法,做到事半功倍。
二、學會與同學交往
學生時代,是人生最寶貴的時代;同學關系,是人生最寶貴的人際關系。如何在學生時代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為日后的人生釀造一杯回味無窮的甘醇美酒呢?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時時處處事事以禮相待。
每天早晨同學相見時,應互相致意問早、問好。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在教室里要隨時保持安靜、整潔,維護教室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課間不要追逐打鬧,以免教室桌椅歪斜,影響同學的學習休息及身心健康。課間休息時,在樓道內行走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遇到同學時放慢腳步慢行禮讓。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僅不應嘲笑、冷落、歧視,而且應該熱情幫助。既可幫助對方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也可用安慰、同情、鼓勵的話語去撫慰對方心靈,有時,即使一句話不說,只陪對方散散步、聊聊天、打打球也不失為友愛的方式。
古人說:“慧于心而秀于言。”與同學說話,能使心靈的聰慧得到交流,能使同學之間增加了解、增進情誼和相互增長知識。但要起到這樣的作用,就要注意與同學說話的禮儀。與同學說話要態(tài)度誠懇、謙虛;要語調平和,與同學說話的內容要真誠實在,不說胡亂恭維別人的話,也不說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事,更不說不文明的污言穢語。古人說:“言,心聲也。”一個人說話的態(tài)度和內容若是美的,那么,他的心靈也必然是美的。
在學習上,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學習好的同學在保持謙虛、戒驕戒躁的同時要主動真誠地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學習較差的同學應虛心求教,獨立思考,不能抄作業(yè)或偷看答案。同學之間天天相處,難免會有一些磕磕撞撞的事或意見上的分歧。這時,要克制自己、尊重別人,要破除身上的“驕”、“嬌”二氣,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不能使氣任性,也不能用不文明的語言辱罵同學,更不能粗暴地動手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