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發(fā)言稿范文(精選3篇)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發(fā)言稿范文 篇1
親愛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躍升里小學的。我今天做的這節(jié)課是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期末復習?磮D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憑借之一,為了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級的語文寫作相銜接,從低年級就要逐步開展一定的寫話訓練。因為這是一堂復習課,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誰干什么”的句式,這也是我們期末復習的重點,結(jié)合學生的已知,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
1、以連一連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誰干什么”的句式。
2、以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根據(jù)給出的提示把句子寫具體,層層遞進,提高難度,讓有能力的學生嘗試用“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說具體。一般學生掌握“誰干什么”的句式就達到了看圖寫話的基本要求。同時,我結(jié)合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句號和逗號。為每一位學生都創(chuàng)造了可發(fā)展的空間。
3、以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因為這是一節(jié)復習課,所以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去寫,然后去檢查,教給他們看圖寫話的方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逐步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由于這是復習課,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讓學生進行總結(jié),在教師的指導下,復習鞏固看圖寫話的方法。最后由學生自己小結(jié)的基礎上,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幫助學生編了一個小兒歌,讓學生在寫作中正確、巧妙的運用。通過這次的做研究課,我的教學理念有了的轉(zhuǎn)變,課堂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結(jié)合剛才這節(jié)課,談談我的個人體會。我先談談我感覺幾處成功的地方:
進入填一填的練習后,我利用提示語的方式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通過比較第一二句話,讓學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體了。再通過引導啟發(fā),由學生說出,句子的開頭還可以加上“什么時間”就更加的具體了。因為學生掌握的時間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給出了在“語文課上”,又引導學生自己來說。其中一個學生回答了“數(shù)學課上”,我及時通過引導讓學生注意到圖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語文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要“仔細觀察”的概念,同時讓學生明確想象要合理。最后,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去試著寫出一句話。我就“仔細觀察”這個要點給出了一句話: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讓學生自己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圖上實際是兩個小朋友在下圍棋。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的能力。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看圖寫話的小兒歌,強化了看圖寫話的方法,也變于學生的記憶和運用。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例如,剛才我提到的,在觀察看語文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應該在學生說出“數(shù)學課上”以后,當時就讓學生再來說一說,然后讓其他學生認真聽,由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引導學生要“仔細觀察”的同時,還要想象合理。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多處都出現(xiàn)了“那么”的口頭語。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刻意的去發(fā)現(xiàn),改正,使得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簡潔、精練。評價學生的時候應該在充分給予肯定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評價僅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沒能說出好在什么地方,就顯得評價的語言過于單調(diào),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研究課,實踐經(jīng)驗不夠豐富,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給我提出意見,幫助我進步。最后,在這里我還要感謝給予我大力幫助的簡主任和xx老師。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發(fā)言稿范文 篇2
各位老師:
第六七周,我有幸聆聽了幾位老師上的教學研討課,受益匪淺。下面我就針對所聽的這幾堂課談談我的收獲:
一、高效的語文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特別是當今在考試與新課改夾縫中生成的新課堂,語言的正確使用猶為關鍵。幾位老師的課讓我在這方面學到了很多,如:擺老師讓學生歸納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先提示概括的要素,再讓學生歸納,并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下來。孫老師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思考課文分為幾個部分,通過讀課文找出表現(xiàn)作者喜愛貓等等,這都為學生準確,條理的歸納,理清文章結(jié)構,了解課文內(nèi)容做了很好的練習。胡老師的教學中,不僅師生共同提煉出了葫蘆的“可愛”,而且通過展示關鍵詞“葫蘆藤”“綠葉”“雪白的小花”“掛了幾個小葫蘆”讓學生通過這些詞語感受到了他的可愛。我覺得我在這方面真要向老師們學習學習,如何在文本中體現(xiàn)年段目標,合理的處理教材。
二、清晰的課堂思路
幾位老師的課堂上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效率非常高。擺老師從質(zhì)疑課題開始,到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再到大瀑布以前的景象,最后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瀑布的悲?胡老師抓住本文的重點:課文分為幾部分寫貓,那些地方表現(xiàn)作者愛貓;孫老師的課從可愛的葫蘆到葉子上長蟲到葫蘆落了一堂課都是那么清晰流暢,不僅落實了目標,而且學生學起來也很輕松。我常犯的就是這個毛病,上課的時候因為學生的某個生成或突然想到的一個拓展,就容易把預設的教學目標放一邊,所以有時一篇課文不僅要上好幾節(jié)課,而且課后反思,也沒發(fā)現(xiàn)那臨時補充進去的就是必要的,反而使重點沒有抓住,教學也顯得混亂。所以,我在聽的時候就在想,他們不僅是在給學生上課,也是在給我上課。
三、朗讀的指導
曾記得葉圣陶曾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重要的就是訓練語感,而訓練語感的重要途徑就是讀。在這幾節(jié)課上老師們都很注重學生的朗讀,和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印象最深的是孫老師在指導學生讀“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子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指導學生讀出了感情,也讀出了精彩!
還有岳老師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精彩紛呈,胡老師的風趣幽默,孫老師的充滿激情,都讓我十分佩服。
當然,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而且教無定法,在聽的過程中以下的幾點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也是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感到最棘手的問題,意在拋磚引玉,懇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發(fā)言稿范文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下午好!
回顧自己十幾年來在語文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并沒有什么所謂的“經(jīng)驗”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師都有的盡職盡責的工作態(tài)度。教學工作包含的內(nèi)容太廣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是拋磚引玉吧,請各位同仁多多指正!
一、從預習入手,培養(yǎng)語文學習習慣
預習是個好習慣,但難在不能堅持經(jīng)常。我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方式,把預習固定下來,作為每節(jié)課必須完成的作業(yè)。規(guī)定預習作業(yè)的內(nèi)容,通常包括自讀課文2到3遍,標出生字詞,抄寫生字詞并注意,解釋詞語,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給課文寫批注等。作為常規(guī)作業(yè),老師按時批改,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必須進行預習,這樣就為課堂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感興趣,首先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比如說,在課堂中,我只要一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就一定會抓住這個契機,及時地對孩子進行表揚與鼓勵。另外,我們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的態(tài)度一定要親切,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
其次,采用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教學使用課件,不但教的輕松,學生也輕而易舉的把握了文章的重點,解決文章的難點。這就是直觀教學所發(fā)揮的作用。當然,我們的工作是繁瑣的,精力是有限的,要靠我們每堂課自己做課件,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們的課件主要來源于網(wǎng)上下載,有的可以直接拿來用,有的太簡單,我們就自己自制一些,大家一起資源共享。
三、培養(yǎng)學生語文積累的習慣。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闭Z文知識高深莫測,包羅萬象。學好語文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因此,我采用了這兩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積累習慣:
1、摘抄好詞佳句。從三年級開始,我便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采集本,把所學課文,和課外閱讀的書籍中的好詞佳句分門別類地摘錄下來。利用早讀和晚上睡覺前的時間讀半小時。這樣日積月累,不但學生的采集本越來越豐富,說起話來也能出口成章了。
2、堅持寫日記,積累習作素材。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好素材源于生活。因此,我從低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養(yǎng)成天天寫日記的習慣。首先我讓學生在日記本的第一頁寫上:“日記日記,天天要記,一天不記,就會忘記!钡娜沼浽,每天提醒自己寫日記。一開始,學生很有興趣,可時間一長,他們就開始記流水賬了。針對此現(xiàn)象,我就指定一些內(nèi)容給他們寫。如:有時讓學生寫學習收獲;有時讓學生寫讀后感;有時寫觀察日記;有時讓學生隨意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傊,寫日記成了我讓學生練筆的主要內(nèi)容。堅持讓學生寫日記,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寫日記的快樂。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真實地記錄了下來,不但增強了樂趣,還積累了寫作素材。
四、落實語文雙基訓練,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將雙基訓練落實到實處,我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來抓的:
1、抓字詞的過關。學習語文的運用,字詞得先過關。小學階段的識字量非常的大,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每學一課生字,我都必須進行聽寫。一開始,我采用大家都慣用的聽寫,后來經(jīng)過單元測驗,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一部分學生,看拼音寫詞語存在很大問題。經(jīng)過了解,我發(fā)現(xiàn)原來這部分學生拼音不會拼。于是,在以后的聽寫詞語練習時,我打破慣例,改用看拼音寫詞語的方式進行。并且讓全班同學一起拼讀后,在開始寫。這樣長期以往,全班看拼音寫詞語的練習就全部過關了。
2、強化閱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要重課內(nèi),還要加強課外的閱讀。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我經(jīng)常指導學生認真完成課外閱讀,獨立的完成書后面的練習。對于閱讀能力稍微差點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并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除此之外,我還要求每個學生的書包里備一本課外書,以便閱讀課或讀書時間閱讀,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看兩本以上的課外書,并做好批注和筆記。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的嘗試,說得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