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家長會發(fā)言稿
讀——讀書的習慣
首先說說基礎(chǔ)性的讀書,包括預習:熟讀課文,圈認生字,給課后生字注音:
復習:熟背課文,簽字。
寫——低年級階段認真書寫,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1、認真書寫:指的是姿勢正確,一筆一劃,少用橡皮。
2、按時完成:專心致志,抓緊時間,萬不可邊寫邊玩、邊吃、邊聽音樂、邊看電視,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3、檢查:現(xiàn)階段仍需家長帶領(lǐng)檢查,大了一些培養(yǎng)自查的習慣。家長檢查,要見效果,不要光詢問、簽字。
二、生活習慣
從去年12月份開始,咱們班開展了“相信我能行”的活動,以促進孩子好的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除了我們的班級活動,也請您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的禮儀教育。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教育他們看見老師、同學養(yǎng)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
(2)與同學相處。這是大家都特別關(guān)注的問題。同齡人之間在一起很容易自由交流、無拘無束。學生之間是非常純潔、正直的友情。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一些行為,同學之間在一起相處難免發(fā)生一些“矛盾”,有孩子常常在老師和家長面前數(shù)落對方的不是,試圖借助大人的力量來化解矛盾,這是兒童的普遍心理。而我們一定要全面了解實情,教給孩子與人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能力。在看待同學關(guān)系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充當孩子的保護傘,而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能力、適應(yīng)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家長認為孩子在校與同學發(fā)生了矛盾就是受欺負了、受委屈了,其實不然。其一、身體接觸就算打架嗎?有孩子在下課時喜歡拍一拍同伴,這其實是表示友好,是兒童的天性,有孩子來回地打就有可能使一方獲勝、另一方哭訴著來找老師,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學生之間的矛盾,不能只顧護短到學校來指責別人、為自己的孩子撐腰,這樣不僅容易嚇著孩子,也不利于自己的孩子。當然,咱們班沒有這樣的家長。我們要詳細了解事情,引導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過失,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多一分理解與包容,少一些挑剔和埋怨。從小就懂得謙虛和禮讓、學會理解和尊重。將來他們就更能適應(yīng)社會,更有發(fā)展空間。當然,我并不是讓學生成為懦弱的孩子,受到傷害忍氣吞聲。如果,同學的行為太過分,還是要告訴老師和家長,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同學的及時幫助。
(3)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關(guān)于孩子的學科學習
我覺得低年級數(shù)學不需要海量得練習的。因為會的孩子再做就是重復,沒有什么意義。不會的孩子時間未到,你再逼也不會,只會喪失他的信心。比如以前班上的有的孩子對錢的換算和鐘表也不清楚,過了一年就自然知道了。數(shù)學這一科課后幾乎沒有作業(yè),(上海一些學校從二年級才開始學數(shù)學)。現(xiàn)階段主要還是語文課外知識的補充。數(shù)學主要是訓練思維的。不是靠做題就能學好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些負責的、多做題的教師班上成績就是好。但是總靠灌的方法,一個班級平均分特別高肯定是不正常的。這樣的話,孩子到了高年級就不行了。我想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能力上一些。
低年級很容易讓孩子為了分數(shù)而拼命,但是拼到3、4年級,他們就沒有生命力。數(shù)學或者說學習不是靠灌輸、拼命的。這些孩子到了高年級、初中就完全跟不上了。特別是一直重復的訓練讓他們厭倦了,這時候他們也不會再讓家長騙了,他們不想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