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家長會發(fā)言稿
二、作為家長也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F在升入初中因為到校比較早,有的同學離家也比較遠,早上起來的早,就不吃飯來學校,然后就買點方便面小食品對付以下,長時間這樣下去孩子容易胃疼,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學習。多給孩子喝點牛奶,帶點水果。如果一旦在學校出現身體不舒服,由家長親自接回。
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
家長最重要的是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家庭教育的特點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F在人們都比較重視教育了。有不少家長,只要孩子在家,就關掉電視機,也不上網,每天陪著孩子讀書。家長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其實孩子心理是很反感的,對他門的心理影響很大。學生一周只休息兩天,希望家長們那兩天少外出應酬,在家多陪陪孩子,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他在學校的情況,使孩子有正確的思想導向、明確的奮斗目標。孩子說學?嗟臅r候,不要附和他說,可以講講我們上學時受的苦。“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四、要掌握孩子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在教育上更應講究方式方法,態(tài)度不能粗暴,語言不能過激。家長要盡量抽時間與孩子們在一起,經常與孩子溝通,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一起看待他們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詢問學習情況,不能等成績出來了,問題出來了才想到去關心孩子。比如,孩子回到家隨便問問;今天學校有什么新鮮事?你的同桌有換了嗎?喜不喜歡他?你的數學老師講課有什么特色?你的課本中有哪些優(yōu)美的短文,讀兩段美文給我解解悶,等等。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尺度。特別是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她的家長和它交流是通過筆談的形式,把要對她說的話寫在紙上,留在書桌上,她有什么想法,意見和不愿當面說的話也寫下來,留給父母。這中方法很好,彼此都避免了情緒上的問題,也很容易接受。家長們可以試試。
五、要全面而準確地估計自己的孩子。這種評估不能過高,也不可過低,農村有句古話叫“莊稼看人家的好,孩子看自已的好”,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怎么看都覺得很聰慧的,但到上學后,一比較就看到了差距,再到中學階段就心灰意冷,這就是對孩子智力估計不準確造成的。作為智力好些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時代變化了,人才的標準也在變化,分數不能決定一切,愛因斯坦初中未能畢業(yè)、愛迪生小學被稱為笨蛋,他們卻成為對人類貢獻卓著的科學家、發(fā)明家;比爾。蓋茨哈佛大學未畢業(yè)卻能成為世界首富,因此我們應樹立新的人才觀。只要孩子能夠成人成才就可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您的孩子暫時學習成績落后,并不意味著思想差、能力低。不能認為分數就是一切,考試分數高,要引導孩子不要自滿;考試分數不理想,應該心平氣和地與老師、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問題。既要與同學比,更要與自己比,比較前后幾次考試,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較各科之間的成績,看哪科是弱項,多花些時間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