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生家長會發(fā)言
第一話題孩子的入學心理輔導
。ㄒ唬┲匾暸囵B(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要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比如經(jīng)常和他們談論一些學習的事,告訴他學習會使人有知識、有本領。講講自己讀書時開心的事。另外,無論在何時何地,家長都要熱情、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為什么”。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繼續(xù)鉆研探索,才會記得牢。孩子提問難免膚淺,不貼切,甚至幼稚可笑,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譏笑孩子,而應熱情鼓勵,給予恰如其分的回答。當然家長回答時,不能隨口瞎說。因為孩子是天真的,他們對家長往往是崇敬而信服的,對家長的信口回答也會當真,牢牢記在心里,形成不正確的觀念。更千萬別流露出“我以前學習也不好,現(xiàn)在混得照樣不錯”或者“遺傳,沒關系的。”因為孩子會有很多年的書要讀,這樣的言論會讓他迷茫,不把學習當回事。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家長各有各的本職工作,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靠親情呵護養(yǎng)育監(jiān)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創(chuàng)造的家庭氣氛潛移默化地進行。如果家長從吃飯開始打開電視機,一直看到夜晚,卻叫一個剛入學的孩子自己看書做作業(yè),對他不理不睬,我想無論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會信服,看書比看電視更有趣。
。ǘ⿴椭⒆咏W習責任感
學習是要下工夫去完成的,是一件苦差事。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頭腦中,只有父母長輩事事為他,也許從未想過自己身上也有某種責任,因而很多孩子對自己的學習任務缺乏負責的態(tài)度。比如有的孩子事事要父母包辦代替,動作拖拉,學習效率很低。如果事事依從孩子,無疑是剝奪了孩子對事物負責的機會。平時,家長要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瑣事負責,系系鞋帶,整理書包,平時小事都要放手。對新入學的孩子,你不要覺得書包特別沉,一定要幫著拎。我們家長每天回家要有意識的問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幫助他們回顧一下上課所學的知識。要讓孩子懂得,父母工作、照顧家庭、撫養(yǎng)孩子是他們的責任,而上學讀書是孩子身上的責任,跟自己學習有關的事要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才會擺脫依賴,逐步明白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ㄈ┡囵B(yǎng)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成功
缺乏自信心的人決不會成功。一些已經(jīng)在家中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相比較,有些會顯得不那么出色,這會使孩子喪失一些信心;蛘,有的孩子盡管希望獲得老師的表揚,但自控力差,不能夠獲得多次表揚,也會覺得沒有信心。
家長可以多向孩子提供別人,特別是教師對他們的正面評價信息,以幫助他們增強信心(期待效應)。另外,幫助孩子以積極的補償手段來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以勤補拙,揚長避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也有強與別人的地方,別人能成功,自己同樣能成功(紅花、紅旗、五角星獲得)。
孩子是需要激勵的,我們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自尊、自信的種子,讓它們生根、開花,長成參天大樹,還可以經(jīng)常用名人奮斗的故事開導孩子,使他們懂得,自古至今,成功者無不是自信者、奮斗者。
。ㄋ模┡囵B(yǎng)孩子注意,教會他們專心
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不能像成年人那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上。一般情況下,六七歲的孩子注意力可持續(xù)20——30分鐘左右,其間,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逐步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