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家長會發(fā)言稿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
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
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相互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以便老師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家長能夠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與成材。
一、匯報班級的基本情況
本班現(xiàn)在有學生61名,其中女生29名,男生32名。學生來自大部分來自鄭州市市區(qū)公立學校,部分學生來自其他地市公立學校,少數(shù)學生來自私立學校。
1、班級經(jīng)過競血—已經(jīng)形成臨時班委會
17班班委會
班長:吳昊
副班長:張思敬張朋洋
學習委員:袁泉
文藝委員:趙一暢李風慧
宣傳委員:李鑫睿高聞君
衛(wèi)生委員:趙玉
紀律委員:秦毅文
體育委員:張璐茜薛源博
安全委員:彭笑天
2、班會形成了班訓和班規(guī)
2013屆17班班規(guī)、班訓
班訓:班級團結(jié)人人自律相互鼓勵永不放棄
班規(guī):
侯課:入室即靜坐姿端正
上課:仰臉聽課專心致志不留后路堅決聽會及時練習
課間:合理休息及時請教杜絕追逐打鬧杜絕大聲喧嘩
自習課:安靜是基本要求合理規(guī)劃講求效率杜絕壞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
早讀:高聲朗讀杜絕跑神、說話7點20前完成作業(yè)收交
作業(yè):獨立完成計時作業(yè)當成測試不怕麻煩保質(zhì)保量
集會:快、靜、齊(體現(xiàn)班級精神面貌)
衛(wèi)生:及時打掃、一天兩掃,重在保持。周五放學慣例大掃除,范圍(教室、清潔區(qū))
公物管理:當成自己家物品使用愛護重在保護
3、課堂十不準
1.上課不說閑話。
2.上課不傳紙條,不做小動作。
3.上課杜絕吃東西,喝水。
4.上課禁止看課外書。
5.上課緊跟老師思路,不走神,不睡覺。
6.上課嚴禁寫其他科作業(yè)。
7.上課嚴禁畫畫或者在桌椅上亂刻亂畫。
8.上課嚴禁搗亂。
9.上課嚴禁發(fā)出噪音,干擾他人學習。
10.上課嚴禁頂撞老師,杜絕低效。
二、學會通過成績看問題
1、上課質(zhì)量決定成績
有些學生學習沒有動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做筆記,課堂效率低.
2、效率產(chǎn)生差距
在學校里,有些學生自覺性比較差,沒有充分利用午休時間和自習課時間學習。放學之后,沒有及時回家,在外游蕩,很晚才進入學習狀態(tài)。做完作業(yè)后沒有復習預習。周末、假期時間過于放松。
3、作業(yè)質(zhì)量值得重視
有些學生作業(yè)馬虎,作業(yè)差錯多,選擇題亂猜,計算題只有答案沒有過程;老師講評過的練習始終沒有及時訂正的習慣,導致已做過的練習屢做屢錯。到考試時遇到難題不是去思考,而是亂猜。少數(shù)學生有抄作業(yè)現(xiàn)象。
三、家長要配合的事宜
1、教育孩子要有責任心。
有的同學雖然成績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今后照樣能做出一番事業(yè)。打掃教室、宿舍衛(wèi)生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責任心,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責任感教育應該是本著從孩子自己到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小事到大事,從少到多的原則。在日常生活的具體事情當中,讓孩子為自己去嘗試承擔一定的責任;要求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認真完成作業(yè),自己檢查作業(yè);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學校,父母別忘了教導他做值日生、班干部應盡職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