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家長會發(fā)言
作家柳青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一個人一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關(guān)鍵處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現(xiàn)在你的孩子就是在走這關(guān)鍵的幾步。問題是我們這些當家長的能夠為孩子們幫上什么忙?能夠為孩子們做點什么?我想,這也是今天家長會的重要目的之一!下面我談四點供家長們借鑒。
1.幫孩子樹立信心,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們有些的家長,動不動就伸出食指就指著孩子罵,“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怎么這么笨啊!滾到一邊去!……”孩子在指責、怒罵中長大,哪來的自信心呢?沒自信怎么能做好事呢?你罵孩子,孩子處于緊張狀態(tài),他會有一種自然的自我保護心理,頂撞很正常,而且這時候他很難接受人家的說教。我們不妨換一種方法,把食指變成拇指,?浜⒆。你常夸孩子這個好那個不錯,你會發(fā)現(xiàn)他真的變好了,你要是天天責罵孩子這不行那不行,那個孩子會越來越差的。請在座的各位家長記。航逃⒆拥臅r候要用拇指別用食指。
俗話說“數(shù)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的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于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盡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有進步!繼續(xù)努力!沒關(guān)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2.習慣決定命運。
國際管理學專家、曾國藩后代、中國臺灣的曾仕強教授說:命運沒有什么奇怪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這四個字聽起來,好象是詛咒自己。其實上至王侯下至百姓,人人如此。命運如此,學習不也是如此嗎?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教育歸根結(jié)底是培養(yǎng)習慣,行為養(yǎng)成了習慣,習慣形成品質(zhì),品質(zhì)決定命運!币粋是企業(yè)管理家,一個是教育家,話雖不同,神則相似。由此我們應該認識到目前學生的所作所為,學生的種種習慣,決定影響未來的命運。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班規(guī)班級都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習慣是如何養(yǎng)成的呢?習慣是在經(jīng)常做某些事的過程中形成的。有專家說:行為重復96次就成為習慣。我不知道是否科學。但是從這里至少可以看出孩子在父母老師朋友同學的耳濡目染中也就有了我們的所說的習慣,好習慣,壞習慣都在不知不覺傳染給他了。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
3.理智愛子。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公民,孩子是我們晚年的繼承和希望。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兒女的不成器,最大的欣慰莫大于孩子的有才有德。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錯誤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就是我們自己晚年的痛苦和辛酸。在教育子女的問題有一個不成定論的公式:現(xiàn)在多付出一點,盡了自己的努力和職責,否則就會欠賬,欠帳越多就會還債。如有的家庭父母現(xiàn)在只考慮自己的歡樂和輕松,不注重教育付出,結(jié)果只能是一代懲罰一代,惡性循環(huán)。而有知識有見地的家庭則是一代負責一代,一代孝敬一代,一代勝過一代,為國家社會培養(yǎng)了棟梁之才,自己也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敢于對孩子說“不”,樹立起家長的威信。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雙方,最起碼有一方要有威信,凡事必須有一個拿主意的人,換句話說,必須有一個人管得住孩子,否則,難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經(jīng)常接收到家長這樣的反映:說父母都管不住孩子了,請老師來管一管吧。我想父母應該反思,何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的?父母都管不了,要老師來管,工作就很被動,我想作為家長,就得有家長的尊嚴,大是大非的問題,就應由家長說了算。我想,這應該也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家長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