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家長會發(fā)言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若把眼光局限在一個班里,生怕人家勝過自己,是一件非常沒有意思的事情。要比,范圍也要大一點,例如中考是在全市比,高考是在全省比。一個班、一個學校,合作永遠要大于競爭才對。
周圍的人都好了,自己會更好,因為有很多榜樣可以學。就算最終還是沒有人家好,也是一件好事,有人好總比誰都不好的好——至少,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有能力更強的人去做啊,這對社會不是件好事嗎?誰能說,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社會不是件好事呢?
回到一個班級,一個孩子,就更明顯了。做個配合和支持學校工作的好家長,不僅對學校工作有利,更是對自己孩子本身有利。盡自己所能讓班上其他孩子都好,不僅是一個利他的過程,也會順帶有一個利己的結果。我們對孩子的關心、教育,我們對學校和老師工作的支持、配合,這種種努力和付出,不管表面上、目前、客觀上看起來對誰有益,歸根結底,最大的受益者終將是我們的孩子,以及我們這些家長。因為有個好孩子,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做個好孩子自然牽涉到遵規(guī)守紀、聽從老師的正確教育。我們不能簡單地覺得,孩子行為上做到就算。如果孩子思想沒到位,覺得只是被迫做并不情愿的事情,那終究是持續(xù)不了多久的。更不能讓孩子去做表面功夫,若是養(yǎng)成陽奉陰違表里不一的習慣,會給他們的心靈蒙上厚厚的灰塵。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越是從內(nèi)心尊敬和喜愛老師,就越會樂意聽老師的話,越會自覺自愿做個好學生。這里的老師確實不是一般的優(yōu)秀,因此我的女兒對每個老師都很喜愛,我對每個老師也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崇敬和感激。我平時在家經(jīng)常問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強化孩子關于老師的美好感受。也不知道是女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崇敬讓我對老師們充滿了感激和尊敬,還是我的態(tài)度影響了女兒的感受,或者這根本就是一件說不清誰先誰后何因何果的事情,總而言之,我們都覺得老師很好,有這樣的老師非常幸運和快樂。
我的女兒跟老師很親,對所有老師都很有感情。她曾說過:“劉老師最好了,再沒有比劉老師更好的老師了。遇上劉老師的學生最幸福!边^了一會,又加一句:“劉老師總是笑瞇瞇的。”這次問卷調(diào)查,她一定要給每個老師每個項目都打兩個勾,表示特別喜歡,她還說:“我愛所有的老師。”這些話,讓我這個當媽的聽了都感動不已。我的女兒在學校特別愿意聽老師的話,總是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我想這和她對老師的感情不無關系。甚至在家里,只要一提老師,她做什么事情都特別來勁。瞧,對老師的感情,就有這么神奇的作用。
要注意,要促進孩子對老師真心喜愛和親近,家長自己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要發(fā)自內(nèi)心。孩子們都是聰明而敏感的,如果我們自己只是言不由衷地說說而已,孩子對老師也不會真的太在意,我們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發(fā)自肺腑的感受和言行,才會感染到孩子。
說到底,要激發(fā)和強化孩子對老師、對學校、對學習的熱愛,而不是簡單地強迫他去遵守各項制度、完成每件事情。要讓他從心底覺得自己愿意這樣做,而且能從這樣的行為中產(chǎn)生快樂和成就感。天長日久,則幾可無為而治矣。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尚未定型時,好好引導。在生活點滴中,慢慢滲透。
配合老師其實就是在幫助和支持自己。我們所做的每一分努力,最后都會開花結果在自己孩子身上。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寒假馬上就開始了,如何讓孩子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我還真沒一個明確的規(guī)劃。暫有幾點粗略的想法,提出來供大家探討:
1,寒假生活,主要是要有規(guī)律,別把在學校養(yǎng)成的好習慣毀在假期。作息問題,在暑假好辦一點,在寒假相對來說難度稍大,因為寒假客人多,受到的干擾也多,要想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思想上要引起重視,努力克服干擾,保持已經(jīng)形成的生活、學習的良好規(guī)律和習慣。
2,要有目標有步驟地確定每天的學習和生活任務,不要開始覺得時間大把,認為計劃的事情什么時候做都來得及,弄到假期后面卻又急急忙忙敷衍了事。但是我也不覺得一放假就把作業(yè)趕完、然后痛痛快快玩幾個星期是個很好的方式。作業(yè)不只是為了做完的,更可以利用它來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和習慣,也許細水長流更好一點。
3,寒假是個查漏補缺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好時機。從我女兒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覺得寒假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加強一下她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方式,希望通過一些書籍和日常事務能滲透一些。另外她平時家務勞動不夠多,寒假可以好好培養(yǎng)一下她的勞動意識和技能。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大家看怎么有利自己的孩子就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