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勵志的演講稿(精選3篇)
高二勵志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如果把高中三年挑戰(zhàn)高考看做是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么高二就是長跑的中段,與起點相比,它或許少了許多期待、鼓勵;與終點相比,它或許少了許多掌聲、鮮花。高二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拼的階段,但它也是一個堅實厚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yōu)勢最具有實力!
面高二的挑戰(zhàn),認清高二的自己,明確高二的目標,意義重大。因為,高二的這個岔路口,分出的是漸行漸遠的兩條路,指向的是人生意義上的兩個截然相反的階段性終端。雖然,這兩條路,都會與高考面對面,但一個是與高考擦肩而過,同時也失去了人生所必須的最重要品質與最珍貴的人生歷練,走向不知所終的遠方;另一個則是克己修煉,遇高考而亮劍,戰(zhàn)而勝之,或暫未勝之,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成功者,他們都在挑戰(zhàn)高考的過程中,掘到了人生至關重要的精神財富,人生道路上,必然有機會讓他們成就自我,輝煌人生。
完成高二年級這“三分之二”的艱巨任務,需要以強大的意志品質,消弭高二學習中的“兩級分化”,矯正壞習慣,保持好習慣,讓游離的責任回歸,讓原有的信念更堅定,讓學習更有效,為高三奠定一個無比堅實廣闊的基礎,甚而提前進入高三。這是我們每個高二人的任務,也是高二學生的聰明所在。
高二學生的字典上,面對成功,不僅是“想”,而且是“非常想”;面對成功的信念,不僅是“能”,而且是“一定能”;面對每天任務的完成,不僅是“要”,而且是“一定要”;面向自己的要求,不僅是“嚴”,而且是“非常嚴”。把“能、要、想、嚴”變?yōu)?ldquo;一定能、一定要、非常想、非常嚴”,我想,你就一定會在高二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跡來。
可喜的是,進入高二,同學們普遍有了明顯的進步:轉變了學習方式,由被動地從老師那里學知識變成了主動地積極地學習。轉變了思維方式,能從長遠看問題,能以理智看問題。早讀時,書聲瑯瑯;課堂上,凝神靜思;自習里,奮筆疾書。真的長大了,成熟了。
“在有夢想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在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如果你在高二與歡樂、勤奮同行,那么你便會夢想涌動,希望長在;如果你在高二與浮躁,懶惰同行,那么你便會折損夢想,暗淡希望。讓我們大聲吶喊:高二,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愿歡樂與你們同在,愿夢想與你們相偎。有老師,家長的深深期待,默默支持,你毋懼風雨,前進!
高二勵志的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人性中有好多弱點,勵志能有效的克服某些弱點,堅定信念,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而如今在父母溺愛中成長的我們卻缺乏這種精神。
韓愈教導我們“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雷鋒教導我們“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顧炎武教導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名人都在告訴我們勵志的重要性。
漢朝時,少年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但是,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锖庑耐催@浪費的時間。他的鄰居很富有,一到晚上點起蠟燭,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您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窮人,就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锖饣氐郊抑,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我們再從古代穿越到現(xiàn)代,看看我們的班級。我們班的金文靜同學,她一開始成績并不是很優(yōu)秀,可是,在月考的前幾個星期里,嬌小的她勵志要發(fā)憤圖強,一鳴驚人。這些作為她同桌的我,都被了解個一干二凈。大家不知道她在我們休息時干了多少不為人知的事情。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月考成績占據全班第二名寶座的,是她!匡衡和金文靜同學因此能成功,完全是因為他們勤奮,他們有一顆想去讀書的心。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學習他們的良好品質。我們應該去勵志學習,勵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讓我們一起邁進成功!
高二勵志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我們這屆高二在近幾年來,我所指的近幾年來是指二甲中學改制以后的幾年來,生源最好的一屆。怎么講是最好的一屆呢?
改制以后的二甲中學的高中部,10個人中只有3個人是公費生。而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公費生的起分線一直徘徊在全區(qū)11所高中的后幾位。而現(xiàn)在,經過我們的努力,公費生達到了10個里面有5個,你們當年的公費錄取分線僅次于三所四星級高中,自費生的起分線相對于其他學校也算比較理想的。當然這個起分線其實跟那些在我們后面的完中還是有距離的,為什么呢?因為他們10個里面有7個是公費生,他們公費生總人數(shù)多,起分線比我們低,這是正常的。我們人少,起分線比他們高,也是正常的。
所以我寄希望我們這屆的學生在升學上打一個翻身仗,我在這里說個實在話:“五嚴”也好、“七嚴”也好,我們上高中都是朝著考上大學而來的。然而因為種種因素,我們上學的這種精神狀態(tài)還不是很理想的。何以見得?比如我巡視的時候看到,有睡覺的,有做小動作的,有竊竊私語的,甚至有回頭張望我的。其實上課的時候應該是全神貫注的、雷打不動的。我們每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剛才所說的那種精神狀態(tài)是成不了大事的。人是要有些朝氣的!老身每天早晨4:40分起床,洗漱一下就來學校,處理一下校內的一些事宜,上網寫寫博客與人交流,再巡課看看老師、學生的上課及晚自習等時段的整體狀態(tài),11點之前準時睡覺。同學們每天有看到我萎靡不振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你再去》,故事的內容是:
佛陀旅行經過一個森林,那一天非常熱,剛好在中午,他覺得口渴,所以他告訴他的弟子阿難:“我們剛走過一條小溪,你去取一些水來!卑㈦y往回走,但是他發(fā)現(xiàn)那條小溪非常小,因為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特別污濁,本來沉淀的泥土都跑上來了,現(xiàn)在那個水不能喝了。他回到佛陀身邊,告訴佛陀:“小河里的水已經很臟,不能喝了,請你答應我繼續(xù)走,我知道有一條河就在離這里不遠的地方,我去那里取水!
佛陀說:“不,你到剛才那條小溪去取水!
阿難知道那條河里的水取來也無法飲用。時間不必要地被浪費,而他又感到口渴,但是當佛陀說了,他就必須去,然后他再度回來。
當他第二次回來的時候,阿難問佛陀:“你堅持叫我去,但我是不是能做些什么來使那些水變純凈?”
佛陀說:“請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否則你將會使它變得更不純凈。不要進入那條溪流,只要在外面、在岸邊等待,假如你進入溪流,你將會把水弄得更亂,溪流自己會流動,你要讓它流!
佛陀說:“你再去。”
當阿難第三次回到那條溪流時,水是那么清亮,泥沙已經流走了,枯葉也消失了。阿難笑了,他取了水快活地回來,拜在佛陀的腳下說:“你教導的方法真是奇跡,你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沒有什么東西是永恒的`,只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