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信念的演講稿(精選3篇)
理想和信念的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在這里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大學生涯規(guī)劃和理想信念我很激動…
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是有思想的蘆葦。就憑這一點就能說明大多數(shù)人的存在都是偉大的,包括我、和你。當然也正是有了思想,才有了有文化和沒文化之分。沒文化,挺可怕。所以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是將要成為偉大者所必需的,包括我、和你…
俄國著名文學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羞愧。這樣,在他臨終的時候,他就能說:我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熱情都獻給了這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作為一朵含苞待放的祖國未來花朵,我深刻的認識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將成為棟梁之材的我們做好思想準備了嗎?我經(jīng)常說:我要拯救世界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當然,從沒人把它當回事,除了我這種自戀的人。其實我是故意抬高了自己的目標,因為我寧愿把目標定為100,自己考了90,也不愿把目標定為80,自己考了85。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日子沒有更好,理想成了自嘲,蝸居成為流行,拼爹成為時尚。
光陰似箭,歲月荏苒。秋風卷起時光,染紅了那一季的憂傷;流年易逝,馮唐易老,年華凋零落葉,凄涼了誰半載的糾結(jié)。眼一閉一睜,三個月過去了。有了這三個月的適應,我也慢慢穩(wěn)定下來?傮w上我把大學分為三個階段:大一、大二和大三。
大一是個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認為有三個主要任務:打好知識基礎,培養(yǎng)人際關系,鍛煉工作能力。所以,不掛科是最低要求,在此基礎上強勢考慮獎學金。在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上,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內(nèi)向,所以更要加強相關方面的鍛煉。所以參加了一些社團,并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另外正考慮利用空閑時間做兼職。盡量什么都做,不論發(fā)單還是刷盤、還有端菜以及推銷或者導購甚至專業(yè)跑腿加上值班…多打幾炮,多積累經(jīng)驗,以培養(yǎng)生活能力。
大二也是個重要階段。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職業(yè)技能的鍛煉。考過英語四級,甚至六級?既в巫C,甚至其他證。兼職方面則可以有針對性選擇,比如服務員之類、向酒店管理方向發(fā)展。為以后實習積累經(jīng)驗。
大三還是個重要階段。雖然只有兩件事:實習和畢業(yè)論文。一句話概括:端正態(tài)度,認真對待。
當然,計劃只是空頭支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謝謝大家!
理想和信念的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是++++的++++。很高興也很榮幸在這里發(fā)言,主題就是:理想與信念。謝謝!
首先我想說,“理想與信念”它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人們總是說它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在哪里,大家也都應該知道。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能使我們?yōu)橹畩^斗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人生的源動力。人要前進就要有理想,這和汽車要開動就要有發(fā)動機是一個道理,沒有發(fā)動機的汽車只是一堆廢鐵。再說信念,理想要實現(xiàn)就必須有信念,信念支撐著理想,沒有信念的理想就只是空想。這和發(fā)動機要發(fā)動就需要汽油一樣,信念就是這汽油。
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很多偉人都有提及:西方哲學家薩特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個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另一個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高貴的信仰,讓平凡變得偉大,讓人格得到升華!”蘇格拉底說:“史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塞繆爾.約翰遜說:偉大的作品不單只是靠力量完成的,跟是靠堅定不移的信念。” 奧斯特洛夫斯基寫道:“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燒起來。”苦短人生,我們都不希望照著命運走下去,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獨特的生活,想要過著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就要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風雨過后,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所以若是身處逆境,也不要輕言放棄,擁有理想,擁有信念,就可以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他生長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戶家里。家里很窮,他很小就跟著父親下地種田。在田間休息的時候,他望著遠處出神。父親問他想什么?他說將來長大了,不要種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
人給他匯錢。父親聽了,笑著說:“荒唐,你別做夢了!我保證不會有人給你匯。”
后來他上學了。有一天,他從課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就對父親說:“長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親生氣地拍了一下他的頭說:“真荒唐!你別總做夢了。我保證你去不了。”
十幾年后,少年成了青年,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做了記者,每年都出幾本書。他每天坐在家里寫作,出版社、報社給他往家里匯錢,他用匯來的錢去埃及旅行。他站在金字塔下,抬頭仰望,想起小時侯爸爸說的話,心里默默地對父親說:“爸爸,人生沒有什么能被保證!”
他,就是中國臺灣最受歡迎的散文家林清玄。那些在他父親看來十分荒唐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在十幾年后都讓他變成了現(xiàn)實。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十幾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點就起床看書寫作,每天堅持寫3000字,一年就是100多萬字?款B強的拼搏、刻苦的努力、堅持不懈的奮斗,他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美好的夢想,正是它為我們未來種下了成功的種子。因為夢想就是希望,但是夢想又往往和現(xiàn)實有著比較遙遠的距離,所以需要經(jīng)營。所謂經(jīng)營,就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把看似遙遠甚至有些荒唐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xiàn)實?赡苓^程很痛苦,但結(jié)局很美麗。
還有一個人;她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但卻走過了極不普通的人生。1962年她讀小學五年級,喜歡唱歌,喜歡讀書。但是那年餓啊,餓得實在讀不進書的她聽到縣劇團要招收學員的消息,就去報考。然而,父親的阻攔截斷了她學戲的路,也使得倔強的她冷卻了求學的心,雖然她事后很后悔。
就這樣她成了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只是她又不同于那些習慣于下地、納鞋底、搓麻繩的女人,她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庸,不愿做一個沒有文化
沒有追求的人,因為她的內(nèi)心燃燒著對文化對精神的渴望。所以,人家下地休息時在田間地頭繼續(xù)納鞋底、搓麻繩,她看書;晚上回家在昏黃的油燈下,她還讀書。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與別人格格不入,她成了“不守婦道”、“不打算和男人過日子”的人,因此,她挨過毒打,受過侮辱,遭過歧視。那條通向光明的路上,滿是崎嶇。
沒有經(jīng)濟的獨立,就沒有自我的解放。為了心中的太陽,為了心中的歌,為了將那心中的美麗畫下來,她開始學著做縫紉。在那些辛苦勞作的日子里,她從未停止過看書,更未放下過筆。她寫著,一個旋律一個旋律地寫著,寫下了幾百首兒歌,寫下了上百首民歌、愛情歌曲以及搖滾樂。20xx年,她的歌曲終于在一家電視媒體中演出,從不輕易落淚的她哭了,涕淚滂沱。這是多么幸福的淚水啊!
她用她的理想和信念為我們書寫了多美的篇章啊!我想過多的話也不需要多說,理想和信念是多么的偉大!讓我們?yōu)樗齾群埃瑸樗恼,同時向她學習。
最后我想說: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讓我們樹立理想,緊握信念,邁向未來!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理想和信念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fā)出了立志讀書,報效祖國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正當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么讀書?”
教室里鴉雀無聲,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臺,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魏校長點點頭,又問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柜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蓖瑢W們聽了哄堂大笑。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guī)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因此,同學們都非常敬佩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后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
是呀,我們應該向周恩來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小就立下遠大的人生目標,然后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堅持不懈,勤奮學習,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才有真正的人生意義!
理想是心中最深處永遠惦記的一件事,也許是出生于和平年代,成長于和平年代,我們這一代人,沒有經(jīng)歷過民族生死存亡的考驗,沒有經(jīng)歷過腥風血雨的洗禮,沒有經(jīng)歷過動蕩不安的歲月,比起我們的祖輩父輩,我們似乎少了一些遠大的理想,少了一些指點江山的雄心壯志,少了一些大干一場的豪情氣概。有的人對待讀書帶著濃重的功利色彩,他們認為讀書就是為了獲取高學歷,獲取高學歷就是為了謀求好工作,謀求好工作就是為了拿到令人羨慕的薪金。至于個人的理想抱負,那似乎是不合時宜的問題。
可是,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難道就僅僅在于獲取物質(zhì)上的滿足嗎?人活著總該有點精神,有點追求,有個理想,有個目標。這個理想不是非得建豐功,立偉業(yè),但應該讓自身價值得到體現(xiàn)和認可。一個人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他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一個人的理想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生命的質(zhì)量和生活的高度。有了理想和追求才能讓人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在困頓時擁有動力,在迷茫無措時看清腳下的路。
人作為生命個體,總不可避免有走向消亡的時候,只有精神可以留存。作為即將走向社會的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遠大理想看作自己前進的旗幟,清醒地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