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干部增強看齊意識發(fā)言稿(通用3篇)
紀檢干部增強看齊意識發(fā)言稿 篇1
每次天安門前的盛大閱兵,總會給人留下力與美的印象:刀削斧劈的隊形、摧枯拉朽的方陣,如群山列隊、江河奔騰。這就是整齊之美、整齊之力。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正是差異造就了大千世界。參差披拂、錯落有致是美,如濃云潑墨、亂石鋪街。整齊劃一、井然有序也是美,如急雨飛簇、大川橫流。但過于強調差異,組織的整體性就要大打折扣。對一個團隊、一支軍隊、一個政黨來說,必須追求“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的境界。
管理學上,既有“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經典說法,也有靠團隊制勝的“狼群效應”,其差別就在于一個是“我”字當頭、個人至上,一個是齊心合力、眾志成城。沒有齊心就沒有合力,沒有同向就沒有同步。正如《六韜》所講:“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我們黨為什么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除了鐵一般信仰、鐵一般紀律外,還離不開廣大黨員的看齊意識。正如在中央政治局最近召開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指出的,“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就可以使黨員政治上站穩(wěn)立場、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動上令行禁止。
今天,看齊的難度,不在于找不到目標,而在于愿不愿看齊、會不會看齊。比如,有的黨員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心知肚明,仍把口無遮攔當能耐,只圖一時掌聲,不顧黨的形象;有的領導干部明知正風肅紀的大勢,不是主動讓權力“進籠”,而是琢磨如何“破窗”;還有的說起改革頭頭是道,真刀真槍時卻只想動別人碗里的肉,不想動自己盤里的菜。正是由于看齊意識不強,讓他們忘記了步調一致,選擇了我行我素;忘記了以身作則,選擇了言行不一,甚至走出隊列而渾然不覺。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說:“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待R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應當看到,與過去相比,我們的黨員隊伍更加壯大,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更加多樣,形成共識的難度在加大。因而,看齊意識應當也必須予以強化。
人貴在自知,難在識己。思想看齊,不像隊列看齊那樣顯而易見,喊一聲口令即可糾正。一時落后并不可怕,如果能夠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跟自己打官司,主動要求看齊,主動接受監(jiān)督,就一定能夠及時糾偏。
“我們的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一名黨員的看齊意識強不強,無法用工具來測量,主要體現(xiàn)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一刻不停地增強看齊意識,經常提醒自己信念上防動搖、斗志上防衰退、作風上防渙散,就定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凝聚起愛黨、護黨、為黨的磅礴力量。
紀檢干部增強看齊意識發(fā)言稿 篇2
習在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強調:“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這不僅是對中央政治局同志的嚴格要求,更是對全體黨員干部的殷切期望,為我們明確了想問題、干工作的根本遵循。
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和政治上的高度堅定,是“看齊”的重要前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講“看齊”,最重要的是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既要深刻把握鮮明立場,準確理解基本觀點,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又要學以致用,提高運用重要講話精神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擰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個“總開關”,用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立得住陣腳、經得住考驗、扛得起責任。
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嚴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是“看齊”的堅強保證。嚴格執(zhí)行廉潔自律各項規(guī)定,知敬畏、明底線,馳而不息反“四風”,真正把嚴和實的要求立起來、樹起來。牢記黨員身份,增強黨章黨規(guī)意識,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不逾矩、不徇私、不妄為,常思貪欲之害、嚴守黨紀國法、涵養(yǎng)良好家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時刻用紀律尺子丈量自己的行為,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是“看齊”的關鍵。為適應新常態(tài)、把握新常態(tài)、引領新常態(tài),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令出如山,容不得須臾懈怠。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不待揚鞭自奮蹄”,把思想統(tǒng)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認識統(tǒng)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xiàn)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始終保持昂揚向上、敢想敢干、能闖能拼的精神狀態(tài),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爭一流”的使命感干事創(chuàng)業(yè),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對定下來的事情,一項一項抓到底,帶動更多黨員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實處,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刀真槍干工作,不達目的不罷休。
齊則有序,齊則有力,齊則有效?待R意識,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待R意識,衡量著黨員干部的黨性強弱。一名黨性堅強的黨員干部,一定會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只有這樣,才能層層立標桿、作示范,形成上下一心、同頻共振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紀檢干部增強看齊意識發(fā)言稿 篇3
百行德為首,百業(yè)德為先。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尚德傳統(tǒng)的民族,歷來講究“道德當身,不以物惑”、“厚德載物”,從古至今,對為官從政者更是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強調做官必須先做人,做人必須先立德,為官須先修德,而對缺失道德、品行不端者,也歷來都是深惡痛疾,持不齒的態(tài)度。反觀以來落馬的老虎、蒼蠅們,其之所以成為人民的公敵,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道德品行出了問題。因此,要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要講道德、有品行,努力成為一個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
一是要正直正派。就是要坐得直、行得端、走得正,想問題、辦事情敢于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秉公用權,陽光用權,解決問題不帶私心,協(xié)調矛盾不偏不倚,凡事能從黨和國家利益出發(fā),更多地維護他人利益,不做虧心事,不做有損公充的事,不要反對一片、打倒一片,做到于公對得起黨、于人對得起良心。
二是要誠實守信。就是要尊崇黨章、遵守黨章,切實履行黨員義務,盡到黨員責任,以黨章的要求為最高行為準繩,切實兌現(xiàn)入黨誓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敢于承諾踐諾,“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的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失信于人,不出爾反爾,不陽俸陰違。
三是要忠誠擔當。就是要認真落實興黨之責,增強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把工作當作事業(yè)來追求,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黨組織分派的工作無論多么困難,多么險重,敢于迎難而上,勇闖新路,不講價錢,不打折扣,以夙夜在公的勤奮,以殫精歇慮的豪情,千方百計完成任務。
四是要寧靜修心。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面對燈紅酒綠的沖擊、物質利益的誘惑,一定要加強內心的修煉,只有把內心修好了,精神境界提高了,思想防線牢固了,都能自覺按紀律規(guī)矩行事,才能守住寂寞,耐得了孤獨,保持平常心,才能培養(yǎng)人格的高品位,取得事業(yè)的大發(fā)展,保證一生平安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