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不要看輕自己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就談論自己有沒有成就還太早了。人生不是百米賽跑,如果是百米賽跑,你比我早跑一兩秒鐘,我可能就追不上你了,因為總共就一百米。人生是看不到頭的馬拉松,你一走就是一百年的路程,F(xiàn)在我們只要注意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平時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基本上活到一百歲是不成問題的。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我們不要活二百年,我們也不要擊水三千里,我們活一百年,干出自己的事業(yè)來總可以吧。那一百年的過程拼的是什么呢?同學們,拼的是耐力,拼的是專注,拼的是持久,拼的就是這些東西。也就是說,你現(xiàn)在有多少跟別的同學的落差,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人生的起點由不得你選擇。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選擇。不過為什么人有兩條腿,同學們想過沒有?是為了讓你跑,為什么人的腿比許多動物的腿都長,是為了讓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堅持跑下去,你就會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離。所以,大家記住,我們要做的是從現(xiàn)在開始,從我們這個點上開始跑。
有的同學說:“俞老師,我這個學校挺一般的,你看我未來還能有所成就嗎?”我剛才已經(jīng)說過了,連上不上學都不制約你的未來,別說你上什么學校了。你看在中國企業(yè)家中間,不上學而成功的人:哇哈哈集團的宗慶后和吉利汽車集團的李書福都沒上過大學,宗慶后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李書福不照樣弄出了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吉利汽車現(xiàn)在又把沃爾沃汽車給收購了,你說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成就呢?靠自己的專注、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喜歡、靠自己的熱愛。所以,我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所從事的職業(yè)的喜歡、熱愛和專注,比你的學位,比你上大學要重要不知多少倍。因為喜歡就能不知不覺把你帶向很遠的境界,我跟李書福一起站在馬路邊上看汽車,他看汽車,能精確地看出這輛車大概是什么時候造的,什么牌子,什么廠出產(chǎn)的,是國產(chǎn)的還是國外的,發(fā)動機是哪個工廠造的……他要不成功才怪了呢。所以,同學們明白喜歡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了吧?那為什么我說大家一輩子要專注呢?大家稍微想一下袁隆平就知道了。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雜交高產(chǎn)水稻專家,如果說他這輩子又搞水稻,又搞小麥,又搞土豆,結果他肯定自己就是個土豆,也不可能為世界做出那么巨大的貢獻。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把跟水稻完全不相干的兩種東西放在一起,變成一種雜交水稻,把畝產(chǎn)量從800斤提高到了1600斤,多養(yǎng)活了多少人啊。他幾十年來就在田地上走,除了看水稻,看不上別的東西,這就是專注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不在乎你的學位有多高。當然,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我們能拿到好的學位還是需要的。比如說像南廣學院,現(xiàn)在教學質量也不錯,我們未來畢業(yè)之后,都是本科畢業(yè)生。中國的本科畢業(yè)生能夠拿到證書就可以走遍全世界,有這個就夠了。至于說你的這個證是北大的還是南京大學的,還是別的學校的。已經(jīng)不重要了。為什么?因為大學只奠定了你四年在學校里面學習的基礎,它奠定了你事業(yè)一部分的基礎,它并不是你事業(yè)的全部。我是北大畢業(yè)的,但是馬云是杭州師范學院畢業(yè)的,杭州師范學院基本上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學校。我跟馬云有很多相似的經(jīng)歷:我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考上了,馬云也是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考上了;我考的是英語專業(yè),他考的也是英語專業(yè);第三年我去了北大,他去了杭州師范學院。但是過了二十多年后,新東方上市了,阿里巴巴也上市了,阿里巴巴上市以后的市值是新東方的五倍,意味著馬云比我要成功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