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清廉家風創(chuàng)最美家庭發(fā)言稿(精選3篇)
樹清廉家風創(chuàng)最美家庭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良好的家風無言的教育”。說到“家風”,在此和大家分享下什么是“家風”,家風是家族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及習俗。舊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為影響下一代。
記得上學那會,父親教育我“在學校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好好學習。”;參加工作時,父親叮囑我“在單位要尊重領導,愛崗敬業(yè),敢于擔當。”;成家立業(yè)后,父親教育我“如今你已成人,要承擔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常懷感恩之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家庭的作用、組成、教育、風氣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無論大環(huán)境如何變,家庭這個小集體具有的親情聯(lián)系和生養(yǎng)教育子女的功能,卻始終沒有變化。
也正因為如此,在人類發(fā)展的進程中,家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就不會對子女有良好的素質(zhì)教育,就不會對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產(chǎn)生促進作用,就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和諧。
古代家風家訓,大都濃縮了先輩們畢生的生活經(jīng)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nèi)容。不僅后輩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我們今天讀來也深有感觸。時代發(fā)展到今天 ,燦爛輝煌的傳統(tǒng)文化里,那些好的家風對我們現(xiàn)代教育依然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古代家訓中的名篇如諸葛亮臨終前留下的《誡子書》中說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文章雖闡述的是敬業(yè)奉獻、修身養(yǎng)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fā)人深省。但是,諸葛亮作為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
良好的家風,源于良好的家訓。我國古代家訓源遠流長,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涉及到安身立命、待人接物、齊家守業(yè)以及治國平天下等方方面面。如《包拯家訓》,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zhí)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后代制定了一條家訓:“后世子孫仕宦,有
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并讓其子刻于石上,豎于堂屋東壁,以照后世。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載之下,亦足為世人風范。這些優(yōu)秀的、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精神遺產(chǎn),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家庭文化的基本精神、價值取向、人文關懷。
好的家風家訓一方面?zhèn)鞒姓邇?yōu)秀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承載著國家、社會發(fā)展的精神追求,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頗多共通之處。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上提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生活中感知它,領悟它。
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nèi)粘I罹o密結合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就全社會反映來看“家訓家風建設”本身就是弘揚傳統(tǒng)美德,傳遞社會正能量。換個角度,從家風家訓建設切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無疑是創(chuàng)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一條有效途徑。家風是家庭在行為處事的風氣、風貌與風尚,而家訓則是家庭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通過家風、家訓的建設、傳承來激發(f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在家庭的動力。
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在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如果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進取的,每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品德是純潔的、高尚的,那么社會就是和諧美好的。
好家風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正能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樹清廉家風創(chuàng)最美家庭發(fā)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在三八婦女節(jié)這個女性最光榮、最自豪的日子來臨之際,我能站在這里和大家說幾句知心話,倍感激動和幸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鑄造幸福之家》。
家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尊老愛幼、勤儉持家、明事知禮等優(yōu)良傳統(tǒng)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它不僅僅是推動中華民族前行的力量,更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就我而言,我覺得我家的家風是比較棒的,它就是“用愛鑄造幸福之家 ”。
我和在座的許多姐妹一樣,每天身穿護士服,頭戴燕尾帽穿梭于病房和患者之間,重復著打針、發(fā)藥、量體溫、測血壓等繁瑣而又精細的護理工作,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履行著一名平凡護理工作者的神圣職責。重復著這樣的工作,我在這個崗位上已走過了十多年,然而在我堅守工作崗位的同時卻是公婆、丈夫?qū)ξ夷刂С趾透冻觯撬麄冇?ldquo;愛”給我鑄造了幸福之家。
俗話說:“家有老,是塊寶”。真的,我非常慶幸。在我的家里,公婆都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身體也不太好,尤其是婆婆還有腿疾。但是他們卻為了我這個小家不辭勞苦。我只是一個兒媳,但我得到的愛一點不比丈夫少,每當我上班前,公公會說,早點去,在單位能
干就多干點,你還年輕;每當我打電話回家時,婆婆都會說,家里一切安好,孩子有我照看,你放心工作吧;每當我下班回到家,婆婆總是給我把熱騰騰的飯端到桌上,公公總會催湊我趁熱吃;每當我要加班加點,或是有人要換班、替班時,公公和婆婆都會說,你去吧,能幫就幫別人一把,人總是會有難處的。
這些事雖小,但是這點點滴滴匯聚的都是公公婆婆給我的愛。尤其那次我做了 手術,住在樓上,婆婆更對我細心呵護,一日三餐,端茶送藥,打水泡腳,洗衣做飯,無一不是親力親為。每每想到這些,我都禁不住的掉眼淚。真的,是公公婆婆用他們的愛為我撐起了家這一片愛的天空。
同時,撐起家這一片愛的天空的還有為這個家操守的我同甘共苦的愛人。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有著極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工作上勤奮務實,兢兢業(yè)業(yè),其良好的工作表現(xiàn)也多次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肯定。除外,他一有空閑,就主動擔起“家庭婦男”的角色,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我們倆人既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yè)的相互支持者。
雖然工作不一樣,但是我們在家經(jīng)常交流工作體會,時不時地互換角色,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難相互開導,相互支持,家庭事業(yè)兩不誤。也正是我們生活上的相親相愛,工作中的你追我趕,才讓我們鑄造的處處充滿愛的幸福小家成為左鄰右舍都羨慕的家庭。
每天,我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里幸福著,感動著,然而在享受這一切的同時,我也努力著,我也行動者。每逢休息日,我都會給公公婆婆洗衣服,洗頭,
剪指甲;每逢換季過節(jié)時,我都會及時給公公婆婆添衣服,買禮物,做好吃的;有時碰到長的節(jié)假日,我們也會帶著公公婆婆,一家人到比較近的地方游玩、散心,享受一家人的歡樂時光。 親愛的朋友們,這就是我的家,家里的每個人都用“愛”鑄造著幸福。在這里雖然沒有“孟母三遷”那樣的感人故事,沒有岳飛“精忠報國”那樣的偉大情懷,但是有的是父母公婆那種有助于彼此發(fā)展的故事,有的是夫妻那種有助于彼此人生進步的情懷,有的是能夠帶給孩子滿滿正能量的愛的教育。也正是這種好的家風,讓我們一家人都在愛與被愛的日子里感動著,幸福著,快樂著。
親愛的朋友們,如今我們都是身為子女的人,都深有感觸,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我們用語言所描繪不盡的,那就讓我們趁父母還健在,盡可能的對他們好,以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親愛的朋友們,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成為妻子或丈夫,那就讓我們珍惜彼此,奉行“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吧;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終究有一天會為人父,為人母,那就讓我們好好教養(yǎng)我們的孩子吧,畢竟“子不教,父之過”。親愛的朋友們,身傳勝于言教,請讓我們牢記我們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風并且世代傳承,讓我們用愛鑄造幸福之家。
樹清廉家風創(chuàng)最美家庭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家庭美德,唱響廉潔之歌》。
先講個“仆御之妻”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晏子在齊國做宰相時,有一次坐車從街上經(jīng)過,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觀察她的丈夫,發(fā)現(xiàn)丈夫滿面笑容,洋洋得意,那意思能為晏宰相趕車,豈是尋常之輩。等到車夫回了家,他妻子突然就提出要離他而去,車夫不解,就問為什么。這時候,妻子就說了:晏子身長不過六尺,身為齊國宰相,可謂聲名顯赫,但他出門在外,卻一副謙恭謹慎深思熟慮的樣子,夫君你雖身高八尺,卻只配給人家趕車,但即使如此,你卻滿臉驕傲。我深以為憂,因此我要離開你。車夫一聽此言,滿面羞愧,當即深施一禮,自此后不再自滿。晏子后來發(fā)現(xiàn)了車夫的變化,就問車夫原委,車夫據(jù)實一說,晏子也是一驚,心想天下竟有這樣的女人,真是難得。再后來,經(jīng)晏子的推薦,車夫就做了大夫。
故事中的妻子可謂賢妻,車夫的變化和最后的際遇與妻子及時的現(xiàn)身說法,良言相勸是分不開的。古往今來,類似的故事和事例比比皆是。有人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是的,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睿智的女人,會選擇合適的時機,使用恰當?shù)恼Z言與丈夫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讓丈夫在繁忙的奔波之余,能享受到家的溫馨和幸福。古人言,“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婦兩個人能結為連理,是冥冥之中的緣分;當代夫妻,“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展示了輝煌的功績是要靠夫妻共同創(chuàng)造的。無論淺顯易懂的戲說還是深奧精辟的名句,都在述說家庭組成的不易和成員間相互影響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位女同胞都應發(fā)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在家庭美德建設中作出貢獻,當好家庭賢內(nèi)助,共筑拒腐防變墻,讓家庭成為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線,為家庭撐起一片湛藍湛藍的天空。君不見,那些優(yōu)秀的干部,那些事業(yè)成功的商人,甚至是那些普通的職工,哪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不是有一位“賢內(nèi)助”的支持呢?孔繁森兩次進藏,留給他夫人王慶芝的是年逾古稀的老母和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賢惠的王慶芝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地給丈夫當好“后勤部長”,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工作,堪稱干部夫人的楷模。楊善洲老人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一心為民。退休后。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去世前,把他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全部捐出,價值3億元的林場也無償上繳給國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卻到最后還是農(nóng)民。依然記得那位八旬老人在面對鏡頭時說的話:“他老實,我就喜歡他的老實”,“他當他的,我們做我們的農(nóng)民”。
她們都是“賢內(nèi)助”的代表,都應該是我們女性朋友學習的榜樣。
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有一個道理亙古不變——“一個成功的男人后面站著一位偉大的女性。”當然,在這個英雄不再時尚、模范不再流行的年代里,在這個張揚、物欲橫流的世界中,因為欲望,用錢通神的有之,做高官而卑下的也不乏其人。但是貧窮的家境可以有高貴的心靈,金錢的富有也可能斷送人生的大好前程。一個人,最令人尊敬的不是他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而是他是否具有高尚的品行,具備為社會做貢獻的能力。
那么,就上我們做好家庭廉內(nèi)助吧,給丈夫在事業(yè)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關心,少一分苛求。努力把家庭建成一個健康和諧、綠色環(huán)保的溫馨港灣。要始終牢記“廣廈千間,只臥一塌;弱水萬千,只飲一瓢”。無論在最受誘惑的時候,還是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追求。正直坦蕩做人,懷著一份社會的責任感做事,追求干凈的成功,永不抱怨生活。平安是富,清貧是貴,長久是吉祥!鳥兒卸掉黃金的翅膀,才會飛得更高更遠;為官為民者擁有廉潔的信念,才能安身立家,利民強國;女人做好家庭賢內(nèi)助,才能潤物細無聲,讓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