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孝心話題的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生孝心話題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梅李是“孝愛之鄉(xiāng)”,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三孝發(fā)生在這里。黃香溫席、孟宗哭竹、丁蘭刻木——“孝”,已深深印在他們的心中。古代的孝子故事仍在耳畔回響,現(xiàn)代的孝子也已開始抒寫燦爛篇章。
為了照顧患病的母親,他毅然放棄高考,26年如一日細心照料癱瘓母親。誰說久病無孝子?殷健叔叔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梅李,唱響了一曲孝子之歌!
令我熱血沸騰的,是你——馥華姐姐,雖然你命運殘酷,但你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你對待養(yǎng)父如親生父親一般。小時候,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你卻當起了家中的“小大人”。做飯、騎三輪車、照顧患病父親……在你稚嫩的肩膀上,扛起了做家務的重任,F(xiàn)在你長大了,仍不忘照顧奇瘦的父親!叭珖蠛萌酥弧钡姆Q號,你當之無愧!
孝心,讓我們陷入沉思,年少的我們該做些什么?我想說,也許,我們做不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
如今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放棄了享清福的美好時光,依然日夜操勞,提供給我新鮮的蔬菜,支持著爸爸媽媽的工作和我的學業(yè)。
自從我和爸爸媽媽入住梅李新家后,除了雙休日能回鄉(xiāng)下來吃個晚飯,住上一夜,其他時間就一直在梅李鎮(zhèn)上住著。
爺爺奶奶在鄉(xiāng)下辛苦勞作,時時刻刻盼望著我們能回一次家。這一點,我又何嘗不知道?
我們一直在勸爺爺奶奶不要那么辛苦了,在家里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草,再養(yǎng)幾只小貓小狗解解悶。可他們就是舍不得這一塊塊曾揮灑汗水的土地。
從20__年12月我們搬到梅李鎮(zhèn)上開始,我每天會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直到現(xiàn)在幾乎沒有間斷過。習慣成自然嘛!每當我吃完晚飯,就會主動拿起電話,撥下那串我已滾瓜爛熟的號碼。
爺爺奶奶總是對我說,要好好學習,要認真聽講,每天早一點兒睡覺……他們也會關注著每天的天氣預報,對我噓寒問暖:告訴我多穿件衣服,別凍著;叮囑我及時穿衣,小心感冒;對我說明天要下多大的雨,要帶好雨傘……每當聽到我們周末要回家時,他們的言語里總是有種掩飾不住的激動與欣喜。
這些在電話中的對話,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著,也讓爺爺奶奶滿心歡喜地甜蜜著……
那一聲聲充滿激勵與溫暖的話語,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那普普通通的電話啊,傳遞著我們之間祖孫之間濃濃的愛。
也許只是一句普通的問候,也許只是一聲親切的問好,也許只是一時歡快的笑聲……
或許只有聽到我的聲音,爺爺奶奶那顆日思夜盼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一些;或許只有聽到我的聲音,爺爺奶奶那平淡無味的生活才能稍稍充實一些……
那電話里的溫暖,讓爺爺奶奶笑口常開。如果這也是一種“孝”,我愿永遠做爺爺奶奶的“開心果”!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把“孝”字銘記在心,爭做新時代的江夏黃香!愿我們“孝愛之鄉(xiāng)”——梅李,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活力!
小學生孝心話題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經(jīng)過兒童的笑,賀知章十分傷心,他想:我是不是不配當這個村的人,從小到大,我從沒有關心村子里的半點事。說罷,突然一個聲音引起了賀知章的注意,賀知章聲音有些顫抖地說:“誰……誰在那里?”一堆灌木叢動了起來,是怪物嗎?不是,是剛才那個問賀知章的我,我猶豫不決地從灌木叢中“暴露”出來。賀知章見是我,十分驚訝,便問:“你這是干什么,跟蹤我?小孩是不能跟蹤人的,聽話,快回家去!”我不好意思地說:“先生,對不起,我不是有意對待你的。我是一個好奇心極大的孩子,我剛才見你面容憔悴,你是不是生病了?生病要去看大夫!辟R知章聽罷,十分驚異,便追問:“你還會醫(yī)術嗎?”我有點驕傲地說:“那是,我家在這里可是赫赫有名的醫(yī)師,我爹治病可以說是一個妙手回春!辟R知章聽了對我說:“那我得去‘討教討教’這位妙手回春的醫(yī)師!”
這下,我可高興極了!我又給爹賺了一些經(jīng)驗!
在路途中,這位詩人可不是說說的,在路上,詩人的詩意又暴發(fā)了。
我們走得好好的,突然賀知章駐足觀看著一棵大柳樹,不禁感嘆:“童年,我在這里玩耍和打鬧,老了連這是哪都不記的了?啊!老了,不中用了!”隨后,又嘆息了幾句:“碧綠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备袊@過后,賀知章繼續(xù)走著,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環(huán)環(huán)相扣。
賀知章在一家門外,看見了這一幕:一個男孩帶著一位殘疾的女人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我向他介紹:“這個男孩叫鐵娃,他之前是在學校里學習的,是因為他的媽媽一次車禍而殘疾了,所以他自作主張休學兩年,啊,他也怪可憐的!”突然,鐵娃安頓好他媽媽出來買菜去了,他看見賀知章便恭敬地說:“先生好!”賀知章追問:“哎!你叫鐵娃吧?”“是啊!”“那你為什么不好好學習,回家照顧殘疾媽媽呢?”“百善孝心為先,連一個孝都沒有做好,以后怎么做別的事呢?”這句話,賀知章聽了,十分感嘆,他想:百孝善為先,我做到了嗎?想完,賀知章繼續(xù)走著,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很悲傷,他沒有做到“孝”這個字。
小學生孝心話題的演講稿 篇3
做一道可口的菜,向父母盡一份孝心,五一春假期間,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健康飲食的活動,要求我們小學生們親手做一道菜,體量父母的辛苦,感謝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以前我也多次要求幫爸爸媽媽切切菜、洗洗菜,展示自己天才“小廚師”的魅力,可是爸爸媽媽要么嫌我慢,幫倒忙,要么怕耽誤我的學習,總是沒有答應我的請求。
這一次我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操起菜刀、拿起鍋鏟、自己配一份營養(yǎng)餐了!
反復考慮之后,我決定做青菜皮蛋瘦肉粥。爸爸媽媽都說好。
于是我和媽媽到菜場挑選需要的材料:二兩青菜、二兩夾心肉和一個皮蛋。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青菜洗干凈,把皮蛋剝了殼,把肉放進碗里待用。然后我拿出砧板,用顫動的手對青菜舉起了“屠刀”,可是刀好像跟我耍起了脾氣,切出來的菜時大時小,很不“體面”,皮蛋也是這樣,由于它滑溜溜的,很難下手,切它的時候,我差點把手指頭搭進去,嚇得我哇哇大叫,把刀丟出去好遠。
總算該把材料倒進米中了,我正準備一股腦兒地把菜呀、蛋呀、肉呀等全部倒進鍋里,媽媽連忙攔住了我,說:“肉不容易爛,應該先放肉,在放蛋,最后放菜。”
飯煮沸了,開始冒泡了,為了防止粘住鍋底,我得不停地用勺子攪拌,好累呀,我的胳膊開始酸了,可媽媽說至少還得再攪拌20分鐘,噢,上帝,燒頓飯還真不容易呢!要是上帝能送我一鍋粥就好了!
在媽媽的指導下,青菜皮蛋瘦肉粥出鍋了,摸樣還不錯,不知道味道如何?嘗嘗看吧,唔,不錯,成功了!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父母要吃上我燒的飯還得等多少年呢?我希望時間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