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主席競選講稿
舉辦高質(zhì)量的活動需要人手和經(jīng)費,如山東昌樂二中舉辦一次體育美食節(jié)就需要6300元,惠州一中舉辦一個十大歌手比賽也要五千多元,人手更是需要十數(shù)人合力,一般的社團是很難獨立辦起來的。
而學生會恰好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學生會的存在一來提供了大量積極的志愿者,二來可以向外界拉贊助或向?qū)W校申請經(jīng)費,人和錢的問題一旦解決了,再加上同學們的熱情和創(chuàng)意,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是學生會的第三個無可替代的作用——溝通上下。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學校與學生是兩個對立的階級,學生要從學校手里爭取權(quán)利,學校則總是想方設法地控制和限制學生。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至少在我們南科大不是這樣的。我們和學校非但不是敵人,反倒應該是堅實的盟友。因為我們和學校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們都希望學校能夠辦成功,而學校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又恰恰是我們——南科大的學生能否成才。所以讓我們健康順利地成長成才是全校上下的共同目標。
但是再親密的朋友也可能因為誤解而起爭執(zhí)與沖突,更何況兩個群體之間呢?所以就需要充分的溝通才能互相理解,溝通離不開橋梁,而學生會就是一個連接學校上下的絕佳的橋梁。
一方面學生會可以收集反應同學們的心聲給學校管理層,幫助他們制定科學的決策。另一方面學生會也可以在充分理解學校意圖后向同學們傳達。
我僅舉一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學生會的這個作用。我個人認為菲利普老師的英語課講得太基礎了,于是寫了一封長長的郵件給他,誠懇地向他說明這個問題,并提一些適當?shù)慕ㄗh。無奈那封郵件寄出去以后就石沉大海了。有一次我遇到劉靜老師,又提到了這個問題。她給我的分析是我作為一個普通學生的意見沒有代表性,他是不會太理我的。如果學生會成立了,那就可以向大家收集意見并由學生會代表大家向教學部的老師溝通,這樣他才會根據(jù)大家的反饋調(diào)整自己的上課內(nèi)容。聽完我才恍然大悟。
以上就是學生會的三個無可替代的作用:
形成有公信力的組織解決問題
組織協(xié)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上傳下達溝通學生與學校管理層
同時這也是我的競選承諾,如果我當選學生會主席,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我會保持一貫的干練作風;在組織活動上我會盡我所能讓南科大的課外活動多姿多彩;在溝通學校方面我會運用我的溝通能力盡量減少誤解,高效傳達兩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