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生我的愛(演講稿)
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才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經(jīng)這樣對我們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十幾年的教育生涯,讓我更深的參透了這句話的含意。是的,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
愛的形式有許許多多,我們該怎樣去愛事業(yè)、愛學生呢?談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起了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結果是逞強好勝的北風輸給了溫文爾雅的南風。
這則寓言使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事業(yè):我們的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南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至今還記得這樣一段往事:“前幾年,我接手了一個三年級班,剛剛接班的時候,原任班主任老師就告訴我這個班有個雙差生名叫孫龍。果然,第一周,這個孩子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我布置的作業(yè),一周下來,他居然從來沒有寫過。每當我催他交作業(yè)時,他不是說忘了帶,就是說找不到了。怎么辦?年輕氣盛的我終于有一天對著他大發(fā)脾氣,但是,令我震驚的是,孩子昂著一顆驕傲的頭顱滿不在乎的看著我,好像我只是一個與他無關的演員在作表演,我當時真的有一種受傷的感覺,但是,理智告訴我,對待這樣的孩子發(fā)火是毫無用處的。于是,我冷靜下來對他說:“我聽說你中午都不回家吃飯的,今天中午老師和你共進午餐,好嗎?”孩子詫異的看了看我,隨即不信任的點了點頭。中午,我買來孩子愛吃的飯菜,跟他邊吃邊聊,在聊天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在他上二年級的時候離婚了,現(xiàn)在他跟著做生意的父親生活。父親脾氣暴躁,平時疏于對他的照顧,只是在老師找其談孩子的學習情況時,才會拉過孩子拳打腳踢一頓了事。了解到這些,我想如果想轉變這個學生,我必須取得孩子父親的支持,于是,我找到了孫龍的父親,誠懇的請求他的配合。隨后,我每天中午留下來陪孩子吃飯、學習、談心,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孫龍變了,每次下課后他會第一個跑到門口為我打開門送我走出教室,爸爸給他買了好吃的東西,他舍不得吃帶到學校里來跟我一起分享,最讓人開心的是,他的成績也從五不及格提高到了八十多分。當期末考試這個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時,他的父親感動的說:“謝謝您,張老師,是您改變了我的孩子。”出于感激,孩子的父親寫了一封表揚信發(fā)表在了泰安日報上。
讀著這封信,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那些生活在不幸中的孩子因為缺少愛的滋潤,心田已經(jīng)干涸的太久了,哪怕是幾滴雨露,,也會激起層層漣漪,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我們不應該在孩子心靈的荒漠上多開辟愛的綠洲嗎?老師們,讓我們永遠銘記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吧:“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鵝卵石臻與完美的。”
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師生之間那種細膩的愛,綿綿的愛真正作為我們事業(yè)的基石,那種情感是難以割舍的。
有一次,我因病在家病休。沒想到那個周末,我的那群學生們居然成群結對地來看望我,孩子們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的問個不停。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寫滿關切,一句句甜蜜蜜的話語暖人心窩;顫娍蓯鄣脑S紋路同學捧著兩盆萬壽菊稚氣的說“老師,您安心養(yǎng)病,我們送您兩盆萬壽菊祝您早日康復!”小調皮郭振東居然一臉羞澀的說:“老師,您放心,我會遵守紀律,認真完成作業(yè),絕不讓您擔心!”班長陳靜提議為我唱一首歌,一曲深情的《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使我熱淚迎眶,還有什么樣的感情會如此真摯純樸?還有什么樣的情懷如此讓人感動呢?
2003年這個班的學生就要畢業(yè)離校了。畢業(yè)聯(lián)歡會上,大家難舍難分,依依話別。有的孩子對老師表達著深深的謝意;有的孩子對老師表達著惜別之情;有的向老師立下今后的志向······不管什么話題,都流露著一個字“愛”,那份深沉的愛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激動的淚水怎么也擦不凈。最后,班長陳靜建議我擁抱他們每一個人。我和每一個孩子相擁在一起,臉上滑下的是含情的淚水,心中涌動的是濃濃的師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