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術演講稿(精選7篇)
2024美術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人美版)第13冊第一課《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縱觀教材,從內容與性質來看,這一節(jié)課是教材里唯一一節(jié)介紹美術門類和材料間關系的課。教師應當緊緊把握住畫作種類與作畫材料之間的關系,向學生展示出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同時,本課還希望通過對一些現代藝術的介紹,使學生明白隨著時代的前進,美術材料也在不斷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二、學情分析
小學美術教材多是輔助性和娛樂性的,使學生有了部分美術功底。但是,大部分農村學生小學時就沒有接觸過美術課,對于專業(yè)的美術作品分析接觸的很少。初中學生生活范圍逐漸擴大,已經逐步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藝術形式。但是,不少學生仍簡單地認為美術就等于繪畫,繪畫是美術的全部?梢娝麄兊拿佬g知識有限,還不能把美術的概念搞清楚,更不用說把眾多的美術門類分清了。
那么,本節(jié)課正是在輕松的氣氛中,欣賞一些耳熟能詳的作品,在愉悅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去認識、去評述這些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要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美術的分類,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的概念;能夠正確分辨美術作品的所屬門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了解美術的基礎上對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美術門類與材料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打破時空,不拘一格地在美術世界中尋找美、發(fā)現美、從而創(chuàng)造美。
四、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1.教學重點: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從材料的角度認識和評析美術作品。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六、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fā)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轉變?yōu)橐环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chuàng)造。
七、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屬于欣賞〃評述課型,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我將教學過程分為導入新課、講授新知、探究欣賞、反饋矯正、拓展延伸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師:1.什么是美術?(好像問學生:什么是家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但回答不清楚,這個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接著問:
2.你認為生活中的或者你知道的那些事物是美術作品?
生:同學們的反應很強烈,踴躍地回答,有說繡花的、有說年畫的、還有說玩具的……也有同學看著課本回答的。(這兩個問題能反映學生基本的美術常識,并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了。同時我版出課題——《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ǘ┲v授新知
首先播放我制作的《遨游美術世界》短片,帶學生進入更加廣闊的美術世界,營造一種置身美術殿堂的氣氛。(圖片是精選的,有名作也有我們生活中能見到的。)
看完短片后:
師:同學們,這些美術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創(chuàng)造而成的?
生:有的同學說某某是用毛筆畫的,某某是用泥捏的,某某是用石刻的……(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開始對美術作品的技法、材料和類別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還認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術品,美術品的樣式很豐富。)
師:同學們說的很具體,也很全面。那么,這些都是美術品,為什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呢?他們又會是美術作品里的哪一類呢?我們該如何去給他們“分家”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想一想,分一分。
生:帶著以上幾個問題自學課本。(這一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自學釋疑,將自學結果制成卡片,同時老師巡回指導學生自學。)
。ㄈ┨骄啃蕾p
1.學生上講臺交流自己的自學結果,并談談區(qū)分他們的方法和依據。老師適當點撥,明確美術門類的不同主要是材質的不同。
2.接著老師和學生共同交流和分析四大門類美術作品(繪畫、工藝美術、雕塑、建筑)的材料,引導學生回到課本中的圖片重點探索。(小組合作,針對課本上的圖片做賞析,并派發(fā)言人交流結果,老師適當點撥。)
。ㄋ模、反饋矯正
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作品。由于材質的不同,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探究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
如油畫《父親》——版畫《秋瑾》對照,提出:“同樣是畫人物,他們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后,老師總結:秋瑾是辛亥革命時期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提倡男女平等,號召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木刻版畫的特點,巧妙地運用了黑白對比,以簡潔有力的刀法突出了秋瑾堅毅的性格和寧死不屈的立場。
而油畫《父親》畫面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這幅油畫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畫家借此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和熱愛。讓學生了解兩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據所選擇的不同材質及效果。
之后,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我又找了一些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圖片,讓他們做出比較。(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問題搶答等形式,引導學生對美術文化的關注,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并在這些過程中進一步探討相關知識。)
(五)拓展延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材料開始出現在現代藝術中。通過對幾件現代的藝術的作品欣賞,讓學生去觀察、去分析它們的材質和表達效果。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新材料、新美術,將美術的學習空間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和同學們共同探討,共同總結,同學們對現代藝術的材料非常驚嘆,比如活體雕塑、動態(tài)雕塑、高科技繪畫等。)
。┌鍟O計
目的是再現過程,突出重點,加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
。ㄆ撸┙虒W評價
1、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自評或教師點評,看他們是否能正確地對作品及材料進行正確的判斷。可增加評價點:學生的態(tài)度是否專注積極等。
2、在遨游中是否對美術產生了興趣?
3、能否了解美術大家族中的不同種類?能否記住其中的代表作品?
4、能否認識到美術文化的價值與意義?能否積極發(fā)表意見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2024美術演講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們:
你們好!
我是來自實驗小學的,我說課的內容是《手形的聯想》。
大家都知道人類的發(fā)展是在不斷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中進化的,只有充分認識自我,才能不斷的進步,而其中兒童的發(fā)展是重點。小學美術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眼中,任何東西都能引起孩子豐富的聯想,并加以創(chuàng)造,在《美術課程標準》的學習領域中設置了“造型.表現”,其目的是通過孩子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的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手形的聯想》一課就自然而然展開了。走進生活、深入實際,創(chuàng)設活潑、開放、和諧的教學情景,營造民主、自由、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去感受、游戲、體驗,通過看、玩、說、做、畫、評等方式,充分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在實踐體驗中培養(yǎng)探究、交流意識、藝術感知、想象力等,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
促進孩子的個性發(fā)展。
我將從以下六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二、學情分析三、目標預設;
四、材料準備; 五、教學流程; 六、小結評價;
一、教材分析:
《手形的聯想》是人教版小學美術第二冊第七課的內容。本課緊密聯系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圍繞“手形”這一主題,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以老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探索角色,以尊重鼓勵民主平等的學習方式進行激發(fā)學習興趣,呈現了海量的信息和素材資源。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感知,能認識一些簡單的物和形,在本課中,通過不斷變化的手
形來引導孩子們進行豐富的聯想,并能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對孩子進行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訓,讓他們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發(fā)現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體現藝術的價值。同
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有助于學生成為積極的評價主體,提高評價能力。
2024美術演講稿 篇3
一種審美,音樂和美術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讀書期間,我的美術成績一直保持在班上名列前茅。其中,中學時曾獲全年級一等獎。
關于美術我有一定的了解,我國在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是中國畫,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而西洋畫是區(qū)別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體系的西方繪畫,包括油畫、水彩、水粉、版畫、鉛筆畫等許多畫種。其中我對這些繪畫素材的用法都有了解。這是我的竟崗優(yōu)勢。
我的工作設想:
1、潛心研究教學方案,通過查閱和欣賞他人作品提高審美觀和了解如何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幼兒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從而使幼兒體驗到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作美的自由和快樂。
2、實事求是,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欣賞自然中的美好事物,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使幼兒獲得想像畫素材,并學會運用素材,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
3、在“趣”中提高幼兒想像畫的'技能,幼兒對美術感興趣了,才能更為有效地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主動學習的欲望。因此,在選擇想像畫的內容時,根據各班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及現有的繪畫水平,多選取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吸引力的題材,因材施教。
4、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誘導,以及相關素材的準備。
如果我很榮幸成為美術特長班的老師,我將珍惜這個機會,扎扎實實的工作。反之,不能上崗,我也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努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4美術演講稿 篇4
各位領導、教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美術教學中點滴體會》。
學校是育人的基地,就是要通過不同學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訓練、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要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目標,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術課僅僅是教學生繪畫,教學生依葫蘆畫瓢。也就是說,美術課教學同樣既要傳授知識,也要育人,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也要進行創(chuàng)造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在教《海底世界》一課時,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當屏幕上出現從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時,我問學生:它為什么是藍色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地球大部分面積是海洋,而大海的顏色是藍色的,所以地球是一個美麗的藍色球體。這樣的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會積極、興奮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接著老師展示幾幅我國南沙群島美麗海底的圖片,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耳目一新,產生了對大海的向往和對我們美麗祖國的熱愛。
在“考考學生”對大海了解有多少、知道些什么?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講什么,教師畫什么,大大增強學生的滿足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繪畫的興趣。本節(jié)課始終圍繞教學目的,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圖。在潛移默化中既對學生進行了基本技能的訓練,也給學生賞心悅目,美的享受。一幅繪畫作品除了表達單個物體的美之外,還要考慮到整體的布局。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電腦自制輔助游戲來解決的:在電腦畫面中有一幅空的藍色的海底圖片,旁邊設有各種各樣的互動的海底生物,供學生進行擺放,看看哪種擺放是最美的,從而達到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將復雜的教學過程簡單化、學生愛學,教師也輕松。最后再展示學生的電腦作品,給學生以成功后的喜悅。整節(jié)課由傳統(tǒng)的教你學轉變?yōu)槲乙獙W、輕松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周密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技能,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在教《窗口》一課時,我不僅交給學生怎樣作畫,重要的是根據教材繪畫創(chuàng)作課的特點,通過作畫,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思維能力。
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在本教室窗口進行觀察,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見的各種景物。我又給學生即興示范窗口,再讓學生欣賞課本上的作品。通過各種觀察,讓學生構思,你準備畫什么樣的窗口。孩子們積極思維,大膽發(fā)言?纱蠖鄶祵W生只會說出各種具體的窗口。我又進一步啟發(fā)學生,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我們是文明城市,對外不也是個文明的窗口嗎?使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也是一個“窗口”,如何表現這兩類窗口呢?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頓時課堂氣氛熱烈起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商討起來。一生回答:我想畫旅游時在火車上見到素不相識的旅客讓座,展現新時代少年熱情好客、文明禮貌的風尚;又一生回答:我要表現我班陳志超同學樂于助人、崇高的心靈之窗……
課后從作業(yè)中了解到,學生的繪畫題材幾乎沒有雷同,且主題鮮明,描畫精細,色彩協調。學生通過感知、思維,進一步加深了對美的認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通過近幾年的美術課教學實踐,使我懂得,美術課與其他學科一樣,要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固有的藝術因素,向學生傳授知識,滲透美育,陶冶情操,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完成預期的各種教學目標。這就是我近年來從事美術教學工作中一點體會,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謝謝!
2024美術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尊敬的家長、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在新學期開學之際,作為一名xx小學的美術老師,此時此刻我心中有許多感想。首先我為同學們在xx年所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感到驕傲,是你們?yōu)閷W校爭添了光彩贏得了榮譽,成績實實在在有目共睹,成績來之不易,它是全校師生領導、教職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晶,但是成績又只能屬于過去,未來要靠我們大家一去繼續(xù)努力奮斗拼搏、以刻苦學習的精神去創(chuàng)造。今年的冬天真可謂是多年未遇的寒冷和惡劣,同學們仍然不畏嚴寒,堅持學習。我相信你們學到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自己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今年學習的路上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
作為一名xx小學的美術老師,我們?yōu)橛心銈冞@樣的好學生而自豪!希望我們同學的這種不怕吃苦、努力拼搏的精神在我們xx小學更加發(fā)揚光大!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新學期無疑是師生的春天,是學習的春天。春天是耕耘的季節(jié),春天更是播種的季節(jié)。耕耘和播種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只有在春天辛勤地耕耘,秋天才會結出累累碩果。作為一名教師在新學期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開拓進取,兢兢業(yè)業(yè),踏實工作,努力改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切實加強課堂教學向課堂教育要效益、要質量。只有抓住課堂教學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才能掌握教學的主動權,才能奏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凱歌!在課堂教學中努力關注每位學生,做學生的引導者,充分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誘導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變教學為導學,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施教三功貴在誘導,進學三功貴在領悟”以誘導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是我們每位老師的神圣職責!
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教師要努力做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把人民教師對學生的愛均勻地灑向每位學生的心田!努力做到愛與嚴的結合。對學生嚴格要求以嚴導其行,以愛溫其心,積極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努力做到敬書育人,管理育人為人師表,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向自己的學生學習,及時聽取學生意見和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力爭在新的學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績。
借此機會,對同學提出幾點希望:六年級的同學們,你們是xx小學新的希望,社會學校家長對你們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你們不負眾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時間爭分奪秒,刻苦學習,勇于拼搏,以優(yōu)異成績回報家長、學校和老師,從各個方面為你們的學弟學妹做出表率,為母校爭光添彩,六年級的同學們你們肩負著承上啟下的重任,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努力拼搏,欲與其他學校的學子試比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年級的孩子們,你們是xx小學的新鮮血液,希望你們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努力做到自尊、自信、自主、自強,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生在政通人和之時,學于與時俱進之秋,偉大祖國二十一世紀的宏基偉業(yè)要靠你們去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xx小學將在你們的努力下崛起。努力吧!努力、努力再努力是時代的最強音,學習吧!學習、學習、再學習是新世紀的進軍號!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為了母校明天更加燦爛輝煌,去學習、去奮斗、去拼搏吧!
最后,祝各位領導、老師、家長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茁壯成長。
2024美術演講稿 篇6
盼了好久,才等來了這次小學美術教師90學時的培訓。能夠參加,本身就足夠讓我欣喜萬分。邊培訓,邊思考,于是我決定借這次學習,做一只不一樣的小蜜蜂,讓自己不僅僅是理論的豐富,更多的是思想的開闊與提升。
(一)做只勤快的小蜜蜂
這次的培訓課程豐富,老師各具特色:干練的冷瑩老師、熱情的李方老師、優(yōu)雅的朱國華老師、隨性的李正火老師。他們帶給我太多的精彩,我用博客日記記錄了每次的收獲與自己的體會感受。
冷瑩老師的欣賞藝術:好的欣賞教學就是“不隔”的教學。欣賞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欣賞的方法要交叉匯集;欣賞藝術最大樂趣之一,就是最終的答案幾乎不存在,是一次師生相伴的欣賞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經歷一次心路,更多的對藝術、對歷史、對自己的了解。
李方老師從少兒美術作品的評價標準、兒童不同心理發(fā)展階段的美術輔導策略、少兒美術作品的輔導方式、環(huán)境裝飾美化、教師視野的拓展等方面展開講座。一張張學生作品中那些巧思,那些技法,那些情感,都在展示著教師的才華和教師對美術的理解。
朱國華老師對設計的解讀讓我有了更深的理解,設計是“謀”,需要理性揣度,課可以設計的像畫畫一樣,可以寫意的,也可以抽象的等等。課需要一定的結構嚴謹,但構思可以多樣,要從整體入手,還需要做到四點:1、一定的寬度,2、不斷的高度,3、努力的深度,4、即時的強度。
而李正火老師卻又是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完全以走心的模式,追尋生命,回歸根本。打造無墻課堂,在課堂上喚醒與啟亮人之本性的覺悟,感受人世間情味,各個層面廣泛融通的教育。提倡無論懷教師有怎樣的情懷走上講臺,無論工作多么的瑣碎,無論是多么優(yōu)秀的教師,都需要學會感恩。
每一次的聆聽,當是滿滿的,學到很多,也得到很多,如不勤快點,還真不一定能跟上步伐,也就無法讓自己成長更快了。
我要像只小蜜蜂,勤勞在這百花中,努力吸取營養(yǎng)。
。ǘ┳鲋慌Φ男∶鄯
學習光勤快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的不斷努力,這樣才能推陳出新。所有的專家老師都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要多看——看書、看展覽、看網絡、看生活等等。無論走到哪里,看是關鍵,只有學會了看,才能讓自己有所悟,有所感。
杭州天長小學之行就是去給自己充電的。他們的老師上公開課不試教,但從課堂效果上來看卻看不出是常態(tài)課,讓我不得不佩服。受最深的就是學生對美術課的喜歡,每一次的作業(yè)完成都很積極,都喜歡把自己的作業(yè)貼在黑板上展示。我特別注意到的是學生下課后都把自己的作業(yè)拿走了,可見他們是多么喜歡自己的作品,作為老師又是何嘗不感到欣慰呢!
看了城市學校老師的課,想想自己的學生,再想想自己的課堂,想到課后總可以看見垃圾桶里滿是學生不要的作業(yè),就覺得很有挫敗感。而在蕭山區(qū)義蓬鎮(zhèn)第二小學的活動,那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學員自己上課,每個小組交流分析,不只是讓我汲取了力量,更多的是也給自己確定了努力的方向。這樣的前后兩次培訓,也讓我們比較了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更提醒著我們一線的美術教師,應該用自己的力量來讓我們農村的孩子也有城市孩子一樣的視野。
當然努力還需要堅持,堅持自己擅長的方面,好好鉆研,找尋符合自己特點的方式,多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走走江湖,讓自己的努力不只是停留在狹隘的天地里。
培訓就是好,學習就是開心,腦袋中的火花跳躍,努力就變得幸福了!
。ㄈ┳鲋蛔巫尾痪氲男∶鄯
美術的領域很寬,學習的東西有很多,需要孜孜不倦,才可以讓自己豐滿起來。
杭州天長小學的美術課是一堂沒有課桌,只有小凳子的美術課,學生席地而畫,上竄下跳,像伶俐的精靈。不一樣的形式也帶來更加寬廣的眼界,回想一下,多嘗試不一樣的形式也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像朱國華老師那種寫意的課堂,倒是留出了許多課堂上的空白,水墨的作品讓我看到了學生最純樸的一面,好想自己也拿起畫筆涂抹一下。像李正火老師看似隨心所欲的課堂,卻是花上更多時間的精心設計;看似表演,卻是真心實意的流露。與這樣的特級教師握手,學習遠遠及不上好好領悟。
一個月下來的培訓,明顯加快了自己生活的節(jié)奏,不過思想的滿足比身體的疲憊更加富有,而孜孜不倦地學習,是這段時間以來我最幸福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學教育中,還應該繼續(xù)這么的孜孜不倦,這樣成長會更快,進步會更大,幸福會更多。想讓自己這只小蜜蜂總能停留在這美術的百花之中!
2024美術演講稿 篇7
作為一個美術教師,我如何去做才能無愧于心?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生命與人格?我認為師德的核心就是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學生的責任、對自己發(fā)展的責任。我靠什么力量來承擔這種責任?從88年起,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開始了一個“大運動量”的訓練計劃。我苦練普通話、苦練書法、苦練舞蹈、苦練名家名篇的朗誦,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十多年來我靠堅持再堅持,終于使我的教師形象閃現出一點兒詩人的氣質,洋溢出一點兒青春的活力,流動出一點兒理想的色彩,備受學生的關注和喜愛。
我的書法藝術課、語言藝術課都成為學生歡樂和幸福的源泉。在這些課堂上,師生情感溝通交流的融洽,使整個課堂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當課的節(jié)奏達到“個人風采作品朗誦”的高潮時,激情飛揚的學生一個個登臺朗誦,有的高吭如風,有的低吟如鳥,有的讀《大江東去》,有的誦《再別康橋》。一首首,一篇篇都讓學生找到了自我的價值;一聲聲一句句都讓學生體驗到了生命的激情。語言藝術課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審美情感的渴望和需要,還細雨無聲地融入了我的教育思想:用藝術來豐富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使孩子們快樂起來。通過藝術教育,不僅彌補了被“應試教育”所忽視的情感、人格、意志這些人文素質,還提高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更重要的是使被壓抑的學生個性得到了自由陽光的照耀。
我給大家介紹兩名學生,一個叫鮑宏琰,一個叫陳永峰。入我校高中時他們基礎知識不牢,學習成績不好,再加上不聽老師教育,自然就成了學校的“問題學生”。“問題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分數”爭霸中是沒有地位的。所以,兩個人對學習沒有自信,在學校抽煙、遲到、不交作業(yè),整天過著“灰色”生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怎樣去靠近這兩個學生?用什么方法讓我們之間產生好感?意外的來了一個機會。每年10月份我組織新高一年級學生舉辦朗誦或演講比賽,活動前我居然發(fā)現他倆報名參賽了,我興奮得不得了。為了激發(fā)他倆的興趣,我上臺朗誦了學生愛聽的高爾基的《海燕》,朗誦完暴風雨般的掌聲響起來了,一下把他倆人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結果他倆非要跟著我學朗誦。
教育的`時機來了,我就緊緊圍繞“情感”和“意志”來培養(yǎng)他倆的人文素質,用文學作品來滋潤他倆的心田。朗誦《海燕》,讓他倆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和追求;朗誦《將進酒》,讓他倆感受到生命的磨難和樂觀;朗誦《大堰河——我的保姆》,讓他倆感受到生命的貧窮和凄苦;朗誦《青春的舞蹈》,讓他倆感受到生命過程青春的美麗和短暫。每一次他倆的心情都無比激動,無比陶醉。每到此時,我就開始啟發(fā)他倆思考生命之力對人生的重要,生命之美對人生的可貴,讓他倆反思自己的生命狀態(tài)……終于我聽到了他倆的心聲:“陳老師,我要好好練,抓緊學習”。
我為了繼續(xù)培養(yǎng)他倆,讓他倆進校廣播站,可是“問題學生”的聲音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學校的關注,有人親自跑到廣播室指著陳永峰說:“噪音太大,停止……停止!”又對我說:“看他倆那個樣子還去播音,叫他倆退出去!”我激動地說:“我看中的就是他倆那個樣子,很有個性,我一定要培養(yǎng)!”。校廣播站成了我和孩子們的快樂園地。我每周朗誦一次,因此,老師給我起了一個日本名字叫“每周一朗”,給我這兩個徒弟也起了一個“每天一朗”的名字,因為他倆像我一樣對朗誦癡迷了,每天非要去廣播室對著話簡發(fā)發(fā)聲、抒點兒情才痛快。就這樣經過兩年的培養(yǎng),到高三時,倆人的情感和意志終于發(fā)生了質的變化。陳永峰從心態(tài)不佳,自信不強,吐字不清變成了一個自信大膽,吐字響亮,字正腔園的學生;鮑宏琰從性格魯莽,不善談吐,不愛讀書,變成了一個禮貌待人,談吐自如,熱愛讀書的學生。最后當高三畢業(yè)時,陳永峰考取了西安理工學院播音主持專業(yè),鮑宏琰考取鄭大新聞系。
在目前“應試教育”的縫隙里,要想推進素質教育,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為此,我放棄了許多,但唯一沒有放棄的是不在“大綱之內”的語言藝術教育。教師具備了“師德”,就樹立了威信,有了威信就有了教育的力量和效果,我培養(yǎng)出的17位同學考上了播音主持專業(yè)。
教師的“師德”不僅表現在教育教學當中,還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只有把“師德”變成自己的深刻信念,融進自己的生命里,才能有為人師表的自覺行動。君不見在烈日炎炎之下,一個臉色蒼白的男孩兒病倒街頭,是我把他背回到家;君不見當別人丟失手機尋找的時候,又是我歸還給他一個人間道德;君不見鐵塔公園的湖面,包公湖的水中,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脅的關頭,又是我跳進湖里,奮不顧身,救出三位生命;君不見在熙熙攘攘的街頭,當別人喊“抓小偷”,強烈呼喚社會正義的時候,又是我兩次挺身而出,同歹徒搏斗,保護了弱者,伸張了正義,打擊了邪惡。我不僅盡了做為一個公民的責任,還盡了我做為一個教師的社會責任。
有一次,路過包公湖,有人喊“救人啊,有人跳湖了”,我騎著車,飛快趕到,不顧一切跳進湖水,拼命把落水者從50米遠的深水中拖上了岸。別人問我動機是什么。我想:作為一個教師,如果真正以塑造靈魂為己任,肯定是不會無動于衷;假如我對于生命沒有強烈的愛,那么我拿什么去點燃我的學生去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思想感情呢? 一次在晉安路上,我聽到有人喊“抓小偷”,尋聲望去,我看到一個婦女在拼命地追兩個竊賊。義憤填膺的我,拔腿向兩名竊賊追去。當我追到無人之處,兩名竊賊手持磚頭、鋼筋棍向我打來。我躲閃不及,手、腳都被打傷。我忍著疼痛同兩個竊賊展開較量。兇狠的竊賊拔出尖刀向我猛捅過來,我一側身,竊賊刺了一個空。我反守為攻,用力打掉尖刀,最終抓獲一賊,替失主追回被盜錢款。1995年市委、市政府給予我“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表彰,鼓樓區(qū)政府授予我“治安勇士”的光榮稱號。
朋友們請設想,假如我是一個遇難不幫,臨危不救的教師,又如何能教出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的學生呢?曹愛文曾經是我們田家炳實驗中學的學生,她既是學校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她放棄采訪急救落水女孩,被社會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她在校學習期間,跟我學語言,當年我輔導她的作品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主要是歌頌了魯智深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的精神。如何讓她能理解感受表現這種社會道德精神,我就現身說法,用自己的見義勇為事跡講給她聽,激發(fā)她的情感,又聯系現實,對“見死不救”的社會現象產生內心的同情和氣憤,我用自己的“師德”打動了她的心靈。后來她代表學校參加市講故事大賽,用這個故事打動了在場的觀眾,比賽結果她榮獲冠軍。高三畢業(yè),她考取天津師大播音專業(yè)新聞系,畢業(yè)后到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當記者。曹愛文的義舉為社會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貢獻,也令我作為教師感到欣慰和自豪。
朋友們,最后我為大家朗誦一首短詩,表達我對教育事業(yè)的眷戀和執(zhí)著,來結束我的演講:
我是不會變心的,真的不會變!
大理石雕成的塑像,銅鑄成的鐘。
而我整個人,是用忠誠鑄造的!
即便是破了、碎了,我也片片都是忠誠,
即便是破了、碎了,我也片片都是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