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演講稿3分鐘集合(精選3篇)
10分鐘演講稿3分鐘集合 篇1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我們如何能抓住這指縫間流逝的光陰?如何能讓生命活得更有質量呢?我想,唯有在我們懂事之時起就做到勤學、識禮、求實、奮進,才能讓我們延長生命的長度,提高生命的質量。如果說人生是一部樂曲,那么勤學、識禮、求實、奮進就是人生樂曲上的四個主要音符。
第一音符:勤學
張衡曾說過:“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备郀柣舱f過:“天才出于勤奮!边@些話都說得千真萬確,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學、刻苦、奮斗競爭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取巧取勝的。東漢的孫敬和戰(zhàn)國的蘇秦懸梁刺股,而成為著名的政治家;波蘭的居里夫人十年如一日勤奮研究科學,才發(fā)現了貢獻全人類的鐳元素;歌唱家宋祖英勤奮練聲,才會在世界音樂大廳維也納唱響全世界。成為名人需要勤學,普通人完成事業(yè)也要勤學。農民種田要勤才有收獲,2人生產要勤才有效益,商人做生意要勤才有利潤。學生學習要勤才有成績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唯有勤學至老才能立足于社會。
第二音符:識禮
勤學使我們長知識,但光有知識沒有禮節(jié)也是行不遠的。知書還要達禮!只有勤學識禮才能為自己增添魅力和光彩。
“識禮” 既要懂得禮儀,知道禮節(jié),深知做人的道理。
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禮”的成語,像:彬彬有禮、知書達禮、恭而有禮等。我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最看重一個“禮”字。從一個“禮”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識、品格,識禮之士必是個有修養(yǎng)、有文化的得體之士!白R禮”是對別人和自己的尊重,“識禮”是與人交往的“試金石”。一個人不識禮必成孤獨無援的人,一個國家不識禮必成為必塞落后的國家。在這個合作的社會里,唯有“識禮”才能和諧致遠。
第三音符:求實
“求實”,顧名思義就是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皩嵤虑笫恰笔乔趭^刻苦,銳意進取的敬業(yè)精神。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嚴格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這就是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必要條件。
古人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弊鳛楫敶鷮W生,我們也需要不弄虛作假的學習態(tài)度。不復制別人的答案,不濫竽充數。既要追求和掌握真理,又要排除各種干擾勇敢地去堅持和捍衛(wèi)真理。在這個務實的社會里,唯有“求實”才能文明進步。
第四音符:奮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边@是《周易》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即使癲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你是君子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奮圖強,永不停息。幾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此理,何況文明社會中的我們?
人要保持一顆自強不息的心,要與困難做斗爭,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這個危機四伏的社會里,唯有發(fā)奮圖強、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迎難而上。
我們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玈途的花季,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初中階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發(fā)展最為迅速、最為顯著的時期,也是我們掌握知識、塑造自我的黃金時期。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為將來用我們的勤奮,用我們的學識,用我們求實奮進的精神去優(yōu)雅地摘取成功之果而奮斗。
“學海無涯勤為舟,與人相處禮為上,求實務實是真理,奮發(fā)進取永不息!蓖瑢W們,真心地希望勤學、識禮、求實、奮進四個音符為你的人生樂章譜出華麗的旋律!
10分鐘演講稿3分鐘集合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我們滿載著希望和喜悅,迎來了“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演講比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平凡里努力耕耘,工作中煥發(fā)青春》。作為一名女青年教師,我們是幸福的,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黨始終與人民攜手共進,萬眾一心,開啟新時代,邁上新征程!艾F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弊鳛橐幻處,盡管我的崗位很平凡,但我相信播下春種,定有秋實;灑下汗水,定有收獲。
愛心是走進童心世界的前提,了解理解孩子是走進童心世界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自己的愛留住孩子的心。無論孩子好動還是好靜、無論活潑還是頑皮、無論膽大還是膽怯,我們堅持一視同仁,尊重幼兒,關愛幼兒,愛護幼兒,用我們的愛來改變孩子們不安的心態(tài),使之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同時,無論酷暑寒冬,還是日曬雨淋,六年如一日,我們總是提早到所,等候每一位幼兒和家長的到來。
哪怕是碰上下大雨路道積水,我們也會卷起褲腿,提早守候,毫不退縮,毫無怨言。我們就是這樣呵護著這群小不點,辛勤培育他們健康成長。孩子也把我們當成了媽媽和朋友,是愛心恒心讓我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每學期下來,孩子們都有了可喜的進步?吹竭@群“小皇帝”、“小公主”能夠互幫互助,和諧相處,我們感到莫大的欣慰。家長們看到自已的孩子高高興興來所,愉愉快快回家,也感到放心和安心。
細心是潤物細無聲,善于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運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法,用智慧的方式,如春雨般無聲潤物,讓童心感受到愛,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而我們每天總是細心地觀察每個孩子的變化,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釆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引導孩子,特別是注意捕捉孩子的一舉一動甚至細微的情緒變化,從中發(fā)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愛好、潛力,并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施教,使孩子的潛能得到開發(fā),多元智能得到發(fā)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我們老師組織孩子參加”童年童畫?上海國際幼兒創(chuàng)意繪畫大賽”,老師從幼兒的興趣、不同的作畫工具,精心策劃,細化方案,創(chuàng)新作畫手法,通過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孩子,使孩子的美術作品更具美感,每一種色彩都有一顆童心,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故事,讓孩子在藝術中快樂地成長。
恒心是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堅持把群眾期盼孩子成長得更好的愿望放在心上,孜孜不倦,不斷創(chuàng)新,為孩子多辦實事好事,擴大托兒所的親和力影響力。這些年,我們不斷學習保教工作的先進理念和先進方法,對標先進單位,借鑒新鮮經驗,創(chuàng)新保教內容和方法,提高保教質量和水平。比如開辟“家長微信群”“家長園地”等平臺,組織親子活動;開展“巾幗志愿者”、“家長志愿者”和”送教下鄉(xiāng)”等行動。運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所情況,交流科學育兒信息和知識,實現內外互動,共同提高;也讓孩子和家長親身體驗傳遞愛心、傳遞文明的收獲感和幸福感。一件又一件小事,使我們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的感動,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家長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滿意,還經常為我們點贊鼓勵。有的家長還在微信朋友圈里這樣寫道:“充滿愛的校園,一家老字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所公辦托兒所。規(guī)模雖小,但管理和教育品質一流。”充實溫暖的青春回憶,使我深刻認識到,孩子的心是純潔的,在這片美麗的凈土上,只要我們種下的是愛的種子,那么,我們收獲的必將是真誠的回報。
回顧六年來從事幼教工作,有著太多太多感動的瞬間。這些平實溫馨的回憶,使我對如何煥發(fā)出青春的絢麗光彩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勵我更加愛上了教師這個平凡而高尚的職業(yè)。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xù)奮斗,才有了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征程已經起步。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使我們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
作為一名女教師,對兒童事業(yè)的熱愛,使得我們擁有奉獻的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我們要把對黨的真摯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信念融入到開創(chuàng)未來的實際行動中,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青春是美麗的又是有限的,但為孩子的服務是無限的,我們愿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的為孩子服務之中,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為了振興發(fā)展而努力拼搏,用實際行動譜寫無愧于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10分鐘演講稿3分鐘集合 篇3
——衣袖揮過處,流言作春風!
又是江南春水乍綠的時節(jié),不知是否還有白鵝的紅掌在拍打今歲的春歌。
江南只是一個夢,一個由詩書,畫卷,絲竹勾勒出的夢,一個關于小橋流水,江楓漁火的夢,那里紅磚綠瓦,溪水潺湲,可以背倚舟楫享受天籟,無論是煙柳畫橋,還是風簾翠幕,抑或是蘋花汀草,都是一種適然。
于是,我在夢里尋覓那一隙春光。
綺麗的江南,吹得是酥媚入骨的風,飄的是纏綿悱惻的雨,我戀于孱弱的江南,而江南迷上了旖旎的宋。
我知道,是秦觀豐富了江南,也是江南造就了秦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寫情的唐詩宋詞,沒有一句比之更美了,它已經超越了古典,也超越了現在。我想,千年前在蘇東坡門下做弟子的男人,一定是經歷了什么,讓他一詠流芳,他很理性,也很浪漫。“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我不知道他用何種感情吟出此句,但至少我會知道,他敢愛敢恨。
他愿意這么寫,而且我知道,他也一定會這么寫。多雨的江南,就是滋生溫情和愛的地方,一代詞家,不可能背離愛的主題,這里是人間仙境,本就該誕生白蛇許仙梁祝化蝶的千年之戀,讓我驚奇的是,千百年之后,許多人至今仍如此表達。
千年前,揮毫的筆墨潑灑出絢麗的詩章;千年后,凝固的筆墨竟依舊飄香。
撐一支竹篙,駕一葉扁舟,迷失在煙雨江南中,我在恍惚中找尋到了易安那惆悵的背影,我不知神州是如何哺育出婉約詞宗的,但我明白結果是她為歷史添上了絢麗的一筆,李清照的一生無法用幾句言盡,也不應用片言只語草草概述,她本身就是一首詞,一首寫不盡的詞,她歷經了多種情感的洗刷,也許苦多于甜,抑或樂長于悲,我只能從那破碎的詩句中讀取她的人生,我喜歡她那豆蔻年華的清純秀麗,“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展現出一個與眾不同的閨秀,讓人無限喜愛,相伴伊人,趙明誠不知是否幸福?“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詞宗亦會在乎自己的面容,是因為愛吧,于是,快樂,并快樂著。
窗上的雨,蜿蜒成詩,寂寞成河,一別夫君,易安亦有閨怨之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說名家閨秀,亦有情欲盈門。“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離愁有多痛,痛有多濃,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心碎了才懂。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易安顛沛多方,卻只能凄然嘆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我若穿越,定會讓她與明城廝守,只可惜歷史不相信如果。
晚風拂落斜陽,踏足于江南清麗河畔。“楊柳岸,曉風殘月。”我于是乎想起了柳永,那是仕途多舛卻依舊伴紅顏粉黛的男人。原始的夢想就像紅榜單一撕就碎。我不想承認他是因為懷才不遇而流連歌樓,我更希翼他有自己的思想立于詞壇,畢竟他成了名詞人,畢竟他是柳永。“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么靈動的詞藻,若是無意,如何可信?
江南喜歡婉約,而婉約亦留戀江南。
江南用心哺育著她的兒女,而她的兒女用情以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的多情又如何不增加了江南的雨季?
我也仍舊懷想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亡國之痛時時會縈繞于胸?也許你本不該生于王家,但也許這樣你也無法因詞而千古流芳。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讓宋詞有了一種哀愁,也有了一種凄然,想到了宋詞,便一定體會到了愁。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江南的石板小道上已踏上一種潮濕,那是我離去的最后一抹痕兒……
別時容易見時難,幾時還可以與你重來?邂逅江南,只怕又得在宋詞里迷失一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