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通用5篇)
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篇1
活動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會議類的新聞稿一樣,在寫活動程序的時候要分清這些程序的主次,活動都有主體部分,主體部分才是報道的重點,就如一場晚會,節(jié)目的表演才是寫作的重點,而像現(xiàn)場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則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話帶過即可。再如,大型的音樂會,往往都分上下半場,有中場休息,如果我們把中場休息的情況也描寫進去,肯定會讓讀者厭煩,在新聞稿中就破壞了對整場音樂會的描寫基調。
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篇2
要根據(jù)新聞稿投放的媒體,確定新聞事件的主角
我們寫的新聞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體上,不同的媒體,不僅僅風格不一樣,連新聞稿中體現(xiàn)的活動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樣。這里說的主要是校園內的通訊稿,校園內的通訊稿在報道校園活動的時候,就應該以校內的單位、個人為主角。比如一篇《傳播學院第四屆“傳播人形象節(jié)”隆重開幕》的新聞稿中,將傳播學院和福建廣電集團共同作為主角,這樣寫起來條理性差,而且還偏向于福建廣電集團,這如果是校外通稿無可厚非,但是作為校內通稿,我們要突出的應該是傳播學院,宣傳我們學校舉辦的有意義的活動,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見中,基本上每句話主語都是“傳播學院” 。
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篇3
活動意義要圍繞文化建設這一方向
舉辦活動一般就為了活躍校園的文化,所以,在談及活動意義的時候,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線,有層次地概括活動的意義。一般也分成三個層次。首先是對提高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其次是對活動主 題本身的意義,如“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詩歌朗誦賽”的意義就有一條是“使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如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等。
當然,并不是所有會議,所有活動都必須在新聞稿中評論意義的。有些活動的意義過于平常、普通也就沒有必要體現(xiàn),免得給讀者審美疲勞。
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篇4
寫作要緊扣活動主題
活動的主題是什么?整個活動的內容必然要體現(xiàn)出這個活動的主題,但是在有些新聞稿中的主題內容卻與主題脫離。比如上次一篇《我校舉辦第三屆“模擬課堂“比賽》的新聞,原稿中過多地描寫了文藝表演環(huán)節(jié),而弱化了教學水平的考核環(huán)節(jié)。既然是“模擬課堂”的比賽,主體肯定是要考核參賽者的教學水平,文藝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見是,弱化文藝表演環(huán)節(jié),弱化文藝才 華,突出參賽者的教學水平和知識積累。在修改稿中發(fā)現(xiàn),“課堂即興問答”和“智力搶答”兩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并且還介紹了復賽中“專業(yè)講課”的比賽情況。
活動類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篇5
描寫活動現(xiàn)場,一般采用總分式的段落寫法,重點突出活動的特色
只提活動程序的話,并不能算是新聞稿,因為活動的程序從策劃中就可以體現(xiàn)出來,我們的重點是 要描寫實際活動的現(xiàn)場情況。比如《迎接校第六次黨代會暨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專場演唱會》的新聞稿中,不僅僅將五個部分的表演曲目寫出來,更重要的是要寫出這些曲目表達了怎樣的主題,現(xiàn)場的藝術家是如何 表演的,現(xiàn)場的觀眾反應如何。同一個活動可能分在不同的現(xiàn)場進行,一個活動現(xiàn)場也可能分了幾部分進行,但能夠統(tǒng)一在一個活動中,其中肯定有一條主線,而這條主線便可作為該段落的總括句。
如《我校開展“歡度國慶,歌頌祖國” 大型游園活動》新聞稿的主體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區(qū)的共青團廣場、A區(qū)廣場、嘉樹園廣場、南區(qū)生活區(qū)和倉山校區(qū)物光籃球場等處開展游園活動,吸引了廣大師生踴躍參加。”首先概括了游園活動的情況,接著按照總分句中的地點分別敘述游園活動的情況,整個段落顯得邏輯嚴密、自然緊湊,將整個活動現(xiàn)場描 寫得井井有條,錯落有致。而且,在描寫活動的現(xiàn)場時,我們要注意突出活動的特色,要將活動的整個基調體現(xiàn)出來,比如一場歌頌青春、歌頌祖國的晚會,就要用“青春活動”“熱情洋溢”“激情滿懷”來描寫表演者的表現(xiàn),還要突出臺下觀眾反應的熱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場青年學生的熱烈掌聲”之類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