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賽頒獎晚會家長發(fā)言稿2篇
閱讀是耕耘,寫作是收成!白x”永遠是“寫”的第一步。
相信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讀好書、愛讀書、會讀書。可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能自發(fā)地產(chǎn)生,它有賴于我們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書的世界;有賴于我們家長的循循善誘,有賴于我們對孩子的精神成長的細心呵護……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愛讀會讀呢?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是我一開始引導樂兒閱讀的主要方法。在樂兒上幼兒園大班時,我才正式開始給兒子讀一些淺顯的兒歌、童話。在那時,樂兒的語感并不好,甚至比同齡的小朋友要差許多。一本簡單的圖畫書給他讀好幾遍后,他還不太會讀。這個很不會“識字”的樂兒讓我傷透了腦筋。為了不打擊他的閱讀興趣,我當上了“閱讀媽媽”,每天堅持讀書給他聽。
親子互動閱讀,是樂兒上小學低年級時主要的閱讀方式。那時,一、二年級的書面作業(yè)很少。每晚,我和兒子都能有足夠的時間泡在書里。我們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親子齊讀、分角色讀、媽媽讀一段、寶寶讀一段、媽媽讀一頁、樂兒讀一頁、媽媽讀開頭,兒子讀結尾……為了培養(yǎng)樂兒的寫作習慣,我在那時引導他寫繪畫日記、觀察日記、想象日記……讀的繪本多了,也試著讓他學著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繪本。
三四年級,是樂兒閱讀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孩子讀了大量的書籍。什么書都讀,在閱讀上從不偏食。讀得很快,為了追故事情節(jié),有時一天他就讀完一本厚厚的書。但我深深地知道孩子愛讀并不代表會讀。為了讓孩子讀得入眼,讀得入心,讓感人的故事和動人的妙語長進孩子的心里。我引導他一起品讀泰戈爾的《新月集》、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朱自清的散文、紀伯倫的作品……一起品詞、品句、品文章的結構、品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就這樣在這種親子共品讀的方式中,樂兒慢慢學會了精讀。在讀過的書中也會留下自己讀書的痕跡。
現(xiàn)在樂兒上五年級了。以前的他讀書追尋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現(xiàn)在的他品讀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我希望以后的他能用心讀懂文章的真正內涵!
光讀還不行。作家巴金說過:“只有寫才會寫。”樂兒現(xiàn)在已有厚厚的五本日記了。不過,在一二年級時大多都是流水帳。在他讀一年級時,我采用寫親子日記的方式,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三四年級的日記以寫片斷為主,常常采用鏡頭一、鏡頭二的方式練習寫細節(jié),片斷的寫法讓他感覺寫日記很輕松。所以,常常主動寫日記,這一點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不知道我的方法對不對,好不好。但我想作為媽媽,我要不斷地去尋找更多更好的方法,引導兒子愛上寫作、學會寫作。
最后,我要感謝新浪博客,感謝相約群,感謝無私奉獻的博爸、博媽們……
祝相約在成長的路上的所有孩子們健康快樂!
淺談孩子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
山東佳寶媽
大家好!說真的,佳寶能夠在這次征文活動中獲獎,我們全家都很高興!而我,能作為家長代表發(fā)言,就讓我有些意外并且激動了!
今天,我就淺談一下,我是怎樣培養(yǎng)佳寶的寫作興趣的,與各位群友共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我目睹了太多高中生寫作時抓耳撓腮的窘態(tài),我深切體會到了寫作水平差給學生語文成績帶來的巨大沖擊。而且,我深深懂得,培養(yǎng)寫作能力,必須從娃娃抓起。我具體做了收下幾個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