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歌節(jié)觀后感心得體會(通用3篇)
壯族三月三歌節(jié)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zhí)爻雒,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xù)做。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凈,(滑雪作文)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
壯族三月三歌節(jié)觀后感心得體會4
農歷三月三,也叫上巳節(jié)。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jié)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三月三節(jié)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xiāng)。這壯鄉(xiāng)隱藏在群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么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進屋里歇息,避雨。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傳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jié)日,故又稱歌仙節(jié)。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男女青年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臺上載歌載舞。圩臺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著舞臺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么結果一條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很多斗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xiāng)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xiāng)人民對于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們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xiāng)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們心中。
壯族三月三歌節(jié)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大家好!
三月三是我們景寧畬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題是:“浪漫畬鄉(xiāng),詩畫景寧”。節(jié)目可多可熱鬧了,有“詩畫畬山”攝影展;有廣場文藝表演和畬族服裝表演;有畬族婚嫁表演;還有木偶戲等民間藝術表演。
雖然這幾天天氣時不時地下起傾盆大雨和陰冷,但還是阻擋不了人們去參與和觀看的熱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詩畫畬山”攝影展?吭谟沂诌叺氖钱屶l(xiāng)的山水風景照片和畬族婚嫁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是那么地美麗,那么地神奇,我們景寧真不愧為華東的香格里拉。左手邊的是移民搬遷照片和灘坑庫區(qū)風景照。移民滿臉笑容,庫區(qū)風景秀麗,我想他們移到新的地方肯定會幸福,庫區(qū)的風景將來會更美麗。
今天中午,在景寧賓館旁邊看到了一些穿著畬族服飾的大媽用杉木枝條擋住前進的道路。一打聽才知道今天要在這條街上舉行畬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內容是這樣的:新娘的婆家人讓新郎對山歌,對不出來就罰酒。一會兒,就聽到吹吹打打的鑼鼓聲,從建行那個方向傳來。啊!迎親的隊伍真的來了,那場面真壯觀啊!隊伍前面是一頭披著紅綢布的大公牛,接下來是鑼鼓樂隊,最后是大紅花轎,我數(shù)了數(shù),總共有12對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經理打聽,原來這些新郎新娘都是“貨真價實”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對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從杭州等外地趕來參加這種有紀念意義的婚禮的,他們真幸福啊!
以前,我對三月三沒什么印象,現(xiàn)在才知道三月三這么有意義,景寧是這么神奇美麗,真是:“浪漫畬鄉(xiāng),詩畫景寧 ”。
壯族三月三歌節(jié)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大家好!
壯鄉(xiāng)的“三月三”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有吃五色糯米飯、唱山歌、搶花炮等習俗。下面我就來詳細地講解吧。
No.1五色糯米飯
壯鄉(xiāng)人在三月三、清明等節(jié)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壯鄉(xiāng)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飯顏色鮮艷,由白、黃、紅、紫、黑五種顏色組成。五色糯米飯不僅美觀、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用來染紅顏色的“紅蘭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黃顏色的梔子具有清涼解熱涼血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則是楓葉。《本草綱目》里說楓葉“止瀉益睡,強筋益氣,久服輕身長年”的作用。用楓葉煮出來的飯,能“堅筋骨,益腸胃、補髓!焙髞恚瑝燕l(xiāng)人家家戶戶做五色糯米飯,每到節(jié)慶日,五色糯米飯的清香便縈繞著壯鄉(xiāng)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
廣西壯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頭創(chuàng)作,隨意而出,曲調悠揚,歌詞以七言四句為主,講求平仄押韻。演唱方式有獨唱、對唱和合唱等,伴奏樂器一般為二弦、竹蕭、南胡等,配合歌聲抑揚變化,聽來可是別有一番風味。 No.3搶花炮
搶花炮是一種流行侗族、壯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傳統(tǒng)文娛活動,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由于它具有強烈的競爭性、對抗性、娛樂性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所以長盛不衰。
傳統(tǒng)的搶花炮方法,場地通常在河灘或山坡上,不限人數(shù),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搶;ㄅ谑且粋直徑約5厘米的圓環(huán),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放在炮架(送炮器上)。炮架用的是舊式鐵籠,內裝火藥點燃火炮,先后把三個花炮轟上天空,帶落下時,所有人員都可奮力奪取。按民間傳統(tǒng),搶得頭炮者,人財兩旺,搶得二炮者,五谷豐登,搶得三炮者,吉祥如意。因此,參與搶花炮的人個個奮勇爭先,互不相讓;ㄅ谧罱K被某人搶到后,嗩吶聲、鞭炮聲響成一片,場面十分熱鬧壯觀,勝利者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