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高清,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就去鲁

首頁 > 優(yōu)秀作文 > 材料作文 > 2021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

2021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2021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

  社會主義政黨的最高領導人一般稱“總書記”或“第一書記”。而書記則指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區(qū)委書記、鎮(zhèn)委書記等。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范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20xx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一:

  近日,金陽縣委組織部在全縣開展駐村第一書記述職交流會,遴選“涼山州幫扶工作先進個人典型事例”。我校駐新寨子村第一書記袁成扶貧事跡入選“涼山州幫扶工作先進個人典型事例”,全縣150名第一書記共3人入選。

  自駐村幫扶開展精準扶貧以來,第一書記袁成帶領該村群眾積極投入到脫貧攻堅當中,他針對村無產業(yè)、無集體經濟、飲水難、通訊難、用電難、衛(wèi)生狀況差等現(xiàn)狀,組織村民實施核桃花椒特色產業(yè)發(fā)展,通過“借豬還豬,借雞還雞”扶持村集體經濟,開展村小學援建改造、村黨支部活動室升級改造、人畜安全飲水工程、板凳工程、修建公用廁所、修建垃圾池、修建通訊基站、開展農用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移風易俗項目,不斷加大村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力度。目前新寨子村產業(yè)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農戶居住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新寨子村規(guī)劃于20xx年脫貧摘帽,20xx年邁入小康,時間緊,任務重,第一書記袁成以西南石油大學的對口幫扶思路和方案為指導,結合第一書記工作職責,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圍繞貧困村脫貧摘帽“七有一低”標準,實現(xiàn)“兩不愁三保障四好”目標,袁成還致力于當好群眾“五員”書記(基層黨建指導員、政策法規(guī)宣傳員、發(fā)展致富引航員、服務群眾勤務員、上下協(xié)調聯(lián)絡員)。

  在開展“決戰(zhàn)貧困·黨員在行動”活動中,袁成提出“5+1”創(chuàng)新黨員幫扶模式,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在開展“兩學一做”活動中,袁成帶領全體黨員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新寨子村被金陽縣評為“兩學一做”示范村。近期在新寨子村黨員群眾中大力實施培訓提能工程,開辦了農民夜校。

  新寨子村位于金陽縣天地壩鎮(zhèn)北邊,距縣城20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屬高寒山區(qū)彝族聚居貧困村,自然條件差,土地資源貧瘠,基礎設施脆弱,居住環(huán)境較差。轄4個村民小組,有154戶688人,現(xiàn)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153人。

20xx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二:

  20xx年4月10日,崇左市公安局黎源同志派駐憑祥市上石鎮(zhèn)油隘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扶貧攻堅工作。駐村工作以來,第一書記深入村屯調研、幫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xiàn)將第一書記駐村以來的先進事跡例舉如下:

  一、 深入村屯開展調查研究,全面體察民情

  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后,首先通過村干了解油隘村的基本情況和村中比較貧困的農戶情況。在村干的帶領下,用了3個星期的時間對村中12個屯的貧困戶、五保戶、困難黨員戶、村干部、致富能手戶和本村學習、駐軍、派出所等單位進行走訪,并到叫冊互市點了解了互市點的一些基本情況,熟悉了本村各個屯的具體位置和本村的具體民俗習慣及農民的基本生活條件。第一書記除回崇左或憑祥向領導匯報工作外,堅持每日必到村屯開展工作,雙休日經常都在村里開展工作,把上級組織部門對第一書記駐村的6個100%要求做到位。

  二、 傾聽群眾心聲,為群眾排憂解難

  1、到村委工作的第一天,村團支部書記就反映油隘村那浦屯的水利渠道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沖垮,致使那浦屯下游的村民農田不能灌溉,無法進行春耕,如果不及時把水利渠道維修好,過了春耕的最佳時期,秧苗很難成活。因事情比較緊急,向相關部門匯報情況后,第二天第一書記自己出資到憑祥市購買了16條內孔20cm的水管,還請了憑祥市交警大隊的車輛把水管運送到田頭,并安排該屯村民小組長組織群眾立即對被毀壞的水利渠道進行臨時的維修。因維修及時,水利渠道水路恢復暢通,保證了村民的灌溉用水供應,順利進行春耕生產,此舉得到了群眾的贊譽。

  2、第一書記在到禮那屯進行走訪調研時,禮那屯的村民反映屯內的道路現(xiàn)狀很差,特別是下雨天的時候,車輛根本無法進入,村民行走也比較困難,黎源書記得知這個信息后,立即組織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召開了屯內的小型會議,決定通過一事一議的方法由村民集資投工投勞對屯內的道路進行硬化,并擬定在施工時聯(lián)系后盾單位進行資金或原材料的投入,得到了村民們的擁護。目前該項目已在村民中進行籌集資金。

  3、叫冊屯是油隘村離越南邊境最近的一個屯,只有幾百米的距離,村民飲用的水源都來自越南境內上游的一條小河,第一書記通過走訪村民了解到村民們都很希望能夠飲用上安全、衛(wèi)生的水源。為此,第一書記協(xié)同鎮(zhèn)黨委書記和市扶貧辦的領導深入叫冊屯實地進行了多次的調研,并召開了屯內的過半村民的會議,鎮(zhèn)領導和市扶貧辦的領導當場擬定聯(lián)系油隘村的各掛點單位投入資金在叫冊屯修建一座可供全村飲水的水井,并把屯內的道路進行硬化,美化叫冊屯的屯容屯貌,此舉也得到了村民們的高度贊譽。

  三、 走訪農戶,解決矛盾糾紛,排除不安定隱患

  1、在油隘村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fā)政策有效銜接工作時,在公告貧困人口名單后,因謠言的原因(民間謠傳列入貧困人口后每月每人可領很多現(xiàn)金補貼),未列入貧困人口的群眾就到村委、鎮(zhèn)政府、市信訪辦反映情況。期間,每日到村委和鎮(zhèn)政府反映問題的群眾過百人,最多時達到200多人,造成了不安定的隱患。問題發(fā)生后,第一書記每日堅持在村委、鎮(zhèn)政府或憑祥市信訪辦對反映情況的群眾做思想工作,給群眾答疑解惑,并在鎮(zhèn)政府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下,不分雙休日,冒著酷暑連續(xù)幾個星期下到村屯逐戶進行入戶調查、宣傳,期間第一書記走訪了油隘村12個屯所有的農戶,并進行了登記造冊。經過走訪和宣傳,現(xiàn)在村民們情緒比較穩(wěn)定,已經沒有到村委或鎮(zhèn)政府反映情況的現(xiàn)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隱患,為下一步扶貧開發(fā)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禮那屯有位村民把自己家的山頭承包給外地老板進行藥材的種植,應老板的要求,修建一條可供車輛行走的道路,該村民在修建道路時,因未和本屯的村民協(xié)調好,就把路修過其他村民的山地,毀壞50多株樹木,并在修路開挖土方時有大量的山石滑落山腳村民的農田,影響了其他村民的耕種,此事引起了村民們的不滿,經自行協(xié)商無果后,村民們就到村委找到了第一書記解決這個難題,并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就準備用暴力進行解決。第一書記在聽了村民們的講述后,次日頂著烈日就召集了村干和當事人各方到現(xiàn)場進行了實地的調查,發(fā)現(xiàn)村民們所說的情況基本屬實,當即對把山地承包給外地老板的村民做了細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宣講,該村民經第一書記動員后,當即表示愿意進行賠償和恢復被損壞的農田,之后第一書記又和村民們說明了修建道路對村民們今后進山進行耕種和運輸農作物時的便利之處,村民們聽了第一書記的勸說后也當即表示接受這次調解,只要能恢復農田的耕作,只需要適當的賠償即可。得到各方當事人的認可后,第一書記就組織各方到村委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并握手言和,使得此次村民糾紛得到了妥善的處理,避免了更加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四、傳遞政府關懷,警民結對全力幫扶貧困戶

  第一書記本人認為,此次組織干部駐村扶貧攻堅的初衷,既是體察民情、幫扶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措施,又是傳遞政府溫暖和關懷、密切干群關系的一種方式。干部不能脫離群眾,干部要幫助群眾,干部要把自己的關懷傳遞給群眾,讓群眾體會到溫暖,感覺到希望。在深刻理解此次駐村活動意義的基礎上,第一書記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戶,特困戶則詢問疾苦,致富戶則傾聽經驗,有脫貧意愿的農戶則幫忙籌劃,讓村中的農戶都感覺到政府對他們的關心,使他們形成“政府并沒有忘記我們”的認知,這種認知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讓群眾覺得,政府尊重他們的愿望,政府會全力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從而增加了他們對自己脫貧計劃的信心。

  第一書記通過和入農戶走訪和談心后,在本村12個屯中選出23戶有勞動能力和致富意愿的農戶進行全面的幫扶,并聯(lián)系后盾單位崇左市公安局的各個黨支部對這23戶農戶進行結對幫扶。崇左市公安局各黨支部在深入到結對農戶家中了解家庭情況后,根據各個農戶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了幫扶計劃,并投入了適當的致富啟動資金或物資,使得各農戶致富的思路得到了開闊,提升了農戶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20xx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三:

  “村里來了指導員,走家串戶不拾閑;大事小情全過問,真心實意解民憂!

  這是流傳在松桃自治縣甘龍鎮(zhèn)瑪瑙山下麻陽村的一句順口溜。里面所說的指導員就是駐村干部江明。在麻陽村,只要一提起江明的名字,群眾都對他豎起大拇指,都說他是百姓的“貼心人”。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正是鶯飛草長的時節(jié),該縣扶貧辦駐村干部江明背著大包小包的行囊,奔赴甘龍鎮(zhèn)瑪瑙山下的麻陽村,開啟了駐村生涯。

  初來乍到的江明,對風光旖旎、海拔1400多米的瑪瑙山既陌生,又好奇。

  巍巍瑪瑙山,確實很美、很秀麗,據當地村民介紹,山上有溶洞、溪流,常年云霧繚繞,空氣清新。站在瑪瑙山之巔,讓人心曠神怡,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江明十分興奮,像是遇到久別的“朋友”,有點“相見恨晚”。用他自己的話說最為確切:瑪瑙山下的約定。

  據說,當年賀龍曾率領紅三軍九師一部進駐甘龍,依托瑪瑙山在麻陽建立了蘇維埃政府,至今遺址猶存 ……

  駐村第二天,江明走村串寨,開始村情民意調研,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麻陽村位于甘龍鎮(zhèn)西南部,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東接官墳村,南與印江縣刀壩鄉(xiāng)接壤,北與大樹村毗鄰,轄7個自然寨13個村民組,共326戶1552人,黨員21名。村里可使用面積7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油菜等農作物,村民收入大多靠外出務工,屬于典型的老、少、邊、窮山區(qū)。

  通過走訪調研,感受最深的是村民樸實、勤勞和直爽。作為駐村工作組的組長,來駐村的目的就是“接地氣”,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謀發(fā)展,為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參謀,當好助手。想到這些,江明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了詳細掌握麻陽村的實際情況,江明深基層、送政策、訪民情,總是堅持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查看路、溝、渠等建設情況,詳細了解村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與村支兩委團結協(xié)作,共同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理清麻陽村的發(fā)展思路。

  民情日記106篇、交談心記錄102篇、工作臺賬45篇……

  在江明的辦公室里,不僅看到各種完善的制度,齊全的辦公設施,還翻看了他認真作的工作筆記,他對麻陽村底數十分清楚,情況十分明了。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農業(yè)經濟,改善村里環(huán)境衛(wèi)生,豐富村里文化生活……

  隨著目光的轉移,在給群眾承諾的20xx年辦理實事的公開欄中,看到件件都是惠及百姓的實事,并在不斷的兌現(xiàn)著。

  心動不如行動。思路明確了,計劃擬定了,說干就干,江明甩開膀子大膽干起來。

  “江組長,剛才村民打電話過來,說小溝組山體塌方了,快去看看”。

  4月26日凌晨 7點,雷電交加,大雨瓢潑。江明正準備去茶園溝勘查路況,電話突然“嘟嘟”的響起來,電話那頭傳來麻陽村支書費佐仁急促的聲音。很快,江明和費支書立即趕到塌方地點,原來是印(江)秀(山)公路邊的小溝組山體塌方,阻礙了車輛正常通行。

  看著車輛不能通行,長長的隊伍,像條長龍盤踞在瑪瑙山上。

  說時遲,那時快。江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邊和費支書迅速組織群眾,一邊電話聯(lián)系挖掘機,及時搶修公路。

  群眾聽說是搶修塌方的公路,紛紛趕赴而來。不久,挖掘機也來了。

  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著撮箕、有的搬動石頭……

  在江明的指揮下,搶修工作有序進行。經過1個小時的緊張搶修,600多方的土石被清理干凈,車輛可以通行了。

  看著公路恢復了正常通行,一輛輛汽車飛奔而過,江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心里踏實了許多。

  “駐村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很鍛煉人,尤其是為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感覺很幸福,很滿足。”一句樸實憨厚的話,道出了江明駐村的初衷。

  要想富,先修路。江明在走訪群眾工作中發(fā)現(xiàn),陡坎子組共54戶238人,至今沒有建成通組公路,全憑肩挑背馱,群眾生活生產很不方便,極大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為了改善出行條件,打破陡坎子組經濟發(fā)展瓶頸,江明與其他駐村干部多次深入該組實地查看,認真聽取老百姓的意見。群眾聽說要修公路,積極性空前高漲。江明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年內完成陡坎子通組公路建設。

  通過江明不懈的努力,該縣扶貧辦積極幫扶6萬元,群眾籌資7.38萬元,并投工投勞,修通了一條長2公里的通組公路。

  發(fā)揮農業(yè)資源優(yōu)勢,加快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推進農村經濟建設。6月3日,江明在縣扶貧辦的幫助下,組織了一次空前的農業(yè)產業(yè)化培訓,邀請有關專家,為群眾講授病蟲害防治、畜牧養(yǎng)殖、核桃種植與培育等知識。

  群眾得知村里要搞農業(yè)產業(yè)知識培訓,大家都早早的趕來,村里一下子熱鬧起來。通過培訓與現(xiàn)場解答群眾提出農作物病蟲防治等問題,提高了群眾的農業(yè)生產技能。

  6月8日,江明像往常一樣,早上八點左右,戴著草帽,背著水壺與書包,就出發(fā)了,去茶園溝組調研。茶園溝組是麻陽村地理位置最高的村寨,共65戶326人。長期以來,由于村子3公里的“連戶路”沒有得到硬化,不論大人小孩走路,都很困難,尤其是下雨天,泥濘路滑,行人容易摔倒,群眾十分渴望硬化道路。

  當晚,江明召集部分群眾召開院壩會,大家各抒己見,討論如何解決道路硬化資金、土地協(xié)調等問題。據初步估算,3公里的“連戶路”硬化需要資金10萬余元。村寨偏僻,條件惡劣,湊錢硬化很困難。

  那晚,江明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碾轉反側,徹夜未眠。

  第二天,天剛破曉,未到上班時間,江明就撥通了他所在單位的領導電話,把硬化道路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請求得到幫扶。單位領導聽后,十分關心。黨組書記周尚軍、副主任龍昌培親自前來該村調研,當場決定調撥10萬余元的水泥、沙石等物資,群眾投工投勞,共同解決硬化道路的問題。

  這個好消息,很快不脛而走,群眾興高采烈,有的還電話給在外打工的親人,整個茶園溝組都沸騰了起來。

  6月中旬,太陽炙烤著大地,氣候炎熱,群眾依然冒著烈日,頂著酷暑,開啟了硬化道路的進程。大人、小孩、老人,甚至是連年過古稀、耄耋的老人,都興致勃勃的趕來修路、送水。“感謝黨、政府送來了水泥、沙石,我們的路可以得到硬化了。”費支書激動地對筆者說。目前,道路硬化工程正在有序進行。

  為了豐富群眾生活,建立良好的黨群干群關系。今年農歷六月十九日,江明共募集經費近5000元,在村里組織了一場盛大的農民運動會,比賽內容為籃球、拔河等項目,連毗鄰的印江縣刀壩鄉(xiāng)的村寨也趕來了,共8支球隊、6支婦女拔河隊進行了角逐。

  一時間,麻陽村各項工作搞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有條無紊。

  旱災無情,人間有愛。今年持續(xù)的高溫天氣,造成麻陽村旱情嚴重,損失較重。江明與其他駐村干部一道,早出晚歸,上山尋找水源,幫助老人挑水,發(fā)揚災情面前毫不退縮的精神。白天,江明穿梭在田間地頭,查看災情,與群眾座談。晚上,做好民情日志,統(tǒng)計災情,分析災情原因及解決方案。

  江明同群眾奮戰(zhàn)在抗洪救災一線,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憂群眾所憂,并挨家挨戶告訴群眾有什么困難就撥打連心卡電話。

  “請問你是江組長嗎?我們家的田里沒有水了,需要水泵和抽水機。”

  “好的,我們會盡快協(xié)調解決。”

  7月26日,老寨組一古稀老人胡建耀夫婦通過連心電話卡,撥通了正在村里查看災情的江明的手機。

  第二天,江明通過與鎮(zhèn)政府協(xié)調,得到水泵、抽水機各一臺,并與村會計諶志剛為老人及時送去。

  到了老寨組,胡建耀老人年紀大了,子女常年在外務工,不會使用抽水機與水泵。江明不僅親自去買來柴油、機油,還找來工具,在沿溪河岸挖好水塘,接通電源與水管。

  “來水了,來水了,我們的稻田得救了。”

  看到一大股清澈的泉水從水管里汩汩流出,奔向稻田時,胡建耀老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感謝你們的及時幫助,還自己掏錢解決我們的燃油問題,我們這片面臨減產的稻田有希望了!”老人動情地握著江明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花點錢不算什么,只要能多抽一點水,老百姓少擔憂一點,多收獲一點糧食就行了。”江明的話,溫暖了群眾的心窩。

  一個身影一面旗。哪里困難,哪里就有江明的身影。

  8月2日,面對持續(xù)的高溫天氣,面對水井干涸,人畜飲水困難不言而喻。

  江明急忙背著剛從鎮(zhèn)上買來的水桶,趕到孤寡老人王玉桃、李仁邦,殘疾老人胡建常的家里,詢問是否還有水喝,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事。

  在殘疾老人胡建常的家里,江明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急忙幫助老人去挑水,硬是把老人的水缸灌得滿滿的,才離去。

  “還是黨和政府想得周到,派來了這樣的好干部。”每次江明去給老寨組的孤寡老人王玉桃、殘疾老人胡建常挑水后,他們都發(fā)出這樣的肺腑之言。“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江明總是淡淡一笑。

  舍小家,顧大家。為了麻陽村的發(fā)展與建設,江明放棄了與家人團聚時間,駐村5個多月以來,一直堅守在村里,不斷兌現(xiàn)給群眾的承諾。“在與群眾一道的同時,也獲得了一種全新的體驗,一種別樣的幸福。”他時常這樣感嘆。

  在抗旱救災工作中,總是看到江明穿梭村寨與田間地頭的影子,與群眾親切的交談、了解群眾心聲、協(xié)調抗旱物資、宣傳森林房屋防火、化解矛盾糾紛……

  江明,盡管過頭不是很高,但卻看到他高大的身影。

  他,工作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持之以恒,沒有豪言壯語,把全部的愛給了麻陽村的群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出很多不平凡的詩篇,在瑪瑙山下奏響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音符。

2021年駐村書記幫扶典型事跡材料 相關內容:
  • 2021干部幫扶民情日記

    20xx干部幫扶民情日記一:今天,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是我第二次到包扶村里報到,擔任“第一書記”,肩負著組織上賦予“第一書記”的使命,抓好黨建,促進發(fā)展,保障脫貧的責任和重托,帶著就業(yè)局各位領導和同事們對駐村工作...

  • 領導干部扶貧幫扶民情日記

    領導干部扶貧幫扶民情日記一:今天是我駐村的第一天,一大早,搭乘著杜爾鎮(zhèn)政府干部的通勤車,直接來到了杜爾基鎮(zhèn)光明村村部。在村部院里領著村民掃雪的村主任李學志熱情的接待了我,并研究定好了一天工作。...

  • 幫扶工作日記

    幫扶工作日記一“扶貧開發(fā)工作中,我們付出了各方面的艱辛和努力,但是我們也獲得很多東西,獲得快樂、獲得友誼、獲得能力、獲得經驗等,是我們人生閱歷中主要的一筆。...

  • 連心幫扶民情日記

    連心幫扶民情日記篇一又是一年7月,在這杏熟麥黃的收獲季節(jié)里,為了有效落實省委聯(lián)村聯(lián)戶、為民富民行動,7月6日我們再次來到雙聯(lián)幫扶點慶陽市寧縣焦村鄉(xiāng)宮劉村。...

  • 個人幫扶日記2021

    個人幫扶日記20xx:篇一家房子漏雨嚴重,舉家外出打工謀生,我沒有碰到他家人。我繼續(xù)向最后一戶貧困戶羅定群家走去。家住得比家還偏僻,要翻過3道山梁,下2條深溝,爬5道陡坡才能到她家。...

  • 結對幫扶民情日記范文

    結對幫扶民情日記范文一3月12日上午,根據市局黨組統(tǒng)一安排,機關全體干部職工集體乘坐公交汽車趕到麻城市龍池橋辦事處**村開展民情大走訪和與生活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

  • 扶貧幫扶民情日記

    【扶貧幫扶民情日記】20xx年3月30日星期四天氣:多云一大早起來,天灰蒙蒙的,有些冷,好像要下雪的感覺?墒俏覀冝k公室的一幫同事都忙的熱火朝天,因為我們今天要去所聯(lián)系的村里面去聯(lián)系幫扶對象。...

  • 雙聯(lián)幫扶行動民情日記

    雙聯(lián)幫扶行動民情日記【篇一】20xx年6月11日星期三晴明天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了,早晨開過會后,所有職工干部開始休假,因為各項工作都臨近半年考核,最近工作相對比較繁忙,也沒有多少時間去我的聯(lián)系戶家走走。...

  • 扶貧幫扶日志三篇

    篇一 駐村幫扶有段時間了,村情民情熟悉了;礪志夜校也舉辦了一期,效果很好。我深刻感受到,群眾工作要講究方法,對貧困人口的教育不可或缺,批評教育也是一種幫扶。 前段時間入戶調查,10組貧困戶趙紀中給我留下了邋遢的深刻印象。...

  • 幫扶干部民情日記【五篇】

    篇一 昨天中午從蘭州匯報旱情情況回來,下午去了大河鄉(xiāng)光華村位于榆木山的牧業(yè)點,一年一度畜牧業(yè)生產的最關鍵時期---接羔育幼已全面展開,我去的這一戶牧民家的新生羔羊因病死了好幾只了,鄉(xiāng)農牧業(yè)技術服務站的技術人員和村干部已聞信去...

  • 駐村幫扶工作組走訪困難民情的日記600字

    今天,我們駐村幫扶工作組一行5人按約定計劃又一次一起去幫扶對象家中去走走看看。一路上,我們議論中大都圍繞著同樣的話題:作為一般基層干部,投入 “同步小康”幫扶行動,能做些什么呢?說去扶貧吧,還算不上,沒資金沒技術沒信息,似乎...

  • 讓愛彌漫幫扶路民情日記800字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人們小心翼翼地增減著衣服,生物鐘一大早準時將我從睡夢中催醒,一骨碌從床上爬起,到隔壁把寶貝女兒叫醒,想起昨天辦公室通知今天上午要到石牛鄉(xiāng)開展“二對一”幫扶活動,穿好春秋制服,早早往辦公室趕,一路上發(fā)現(xiàn)...

  • 結對幫扶民情日記五篇

    篇一 今年初,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水利局黨組高度重視,專題研究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確定了“開門搞活動”的原則,要求黨員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層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走訪普通群眾,了解民情民生,開展結對幫扶。...

  • 雙聯(lián)幫扶民情日記五篇

    篇一 今天,我終于騰出空來,來到幫聯(lián)戶吳俊義家。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親已經77歲,喪失了勞動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術;他自己患有嚴重的肝病,全靠每年兩次化療維持生命,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全家僅靠兒子打工...

  • 駐村幫扶脫貧民情日記五篇

    篇一 一大早,我和同單位的駐村隊員黃一庭一起來到駐地2公里外的華巖小組,我們沒有專門安排走訪名單,而是隨意走訪,看到家里有人就去坐坐;在地頭遇到干活的農戶就蹲下聊聊。在閑談中了解村民的真實意愿。...

  • 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