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誠信的作文1000字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誠信是做人或做事的道德核心。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關(guān)于講誠信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講誠信的作文1000字1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荒涼的戈壁,而我們費盡一生所要做的,就是讓那片戈壁上開滿鮮花,在各種各樣的花中,有一朵花,它的名字叫誠信,有這么一個小人物,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這個人是我家小區(qū)門口的一位修車?yán)项^,每天上學(xué)、放學(xué)我都會路過他的修車攤?cè)幕,我卻從來沒有注意過他,只是偶爾從大人的口中知道他是個啞巴,但后來的一件事卻讓他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記憶中。
這件事發(fā)生在我十歲那年的冬天,有一個晚上,窗外下著鵝毛大雪,潔白的雪花將大地裝扮得銀裝素裹,爸爸媽媽都還沒有下班回家,我一個人無聊地裹著毯子,縮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這時門鈴響了,我扯掉毯子飛快地沖到門前,原本以為門外是爸爸媽媽,可是拉開門一看,門外卻站著一個陌生老頭,我想起來了,他不就是那個大人說的啞巴修車人嗎!
我第一次仔細(xì)地打量了他,他的背有點駝,干癟的臉上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頭上還戴著一頂軍綠色的大棉帽,此時的帽子上已經(jīng)落了一層厚厚的雪花,他站在門外手舞足蹈地向我比畫著,口中咿咿呀呀地不知說著什么。
我一個人在家,心中十分害怕,于是向他揮揮手,搖搖頭就把門關(guān)上了,回到沙發(fā)后,隱隱約約地又聽見他敲響了樓上的門,但是緊接著就傳來了“砰”的關(guān)門聲,一會兒又想起了敲門聲。我心里十分奇怪,這大晚上的他一家一家敲門到底想干什么。
想了一下也并沒在意,又聚精會神地看起了電視,等到爸爸媽媽回來后,我向他們說起了這件事,爸爸猛然一驚,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說:“對了,今天早晨我上班把自行車放在他那邊修,說好晚上去取的,怎么給忘了,他一定是在挨家挨戶地找車主。”我趕緊跑到窗前看,只見修車的老頭還沒走,一個人靜靜地站在路燈下,旁邊的三輪車和一輛自行車早已經(jīng)被雪蓋成了白色。
他不停地跺著腳,朝手上哈著氣,我和爸爸連忙穿上大衣跑了出去找他,他一看見爸爸立刻笑了起來,眼里閃著喜悅的光,顫顫抖抖地將車鑰匙交給了爸爸,又咿咿呀呀地說著話,見我們聽不懂便掏出一張紙,用筆歪歪斜斜地寫了一行話:“您說晚上來取車,我怕您有急用,所以在這兒等您。”
寫完后他又向爸爸點了點頭,慢慢地推著三輪車離開了,他微微有點駝的背此時被路燈拉得很長,但我覺得他更高大,就像巨人一樣o 誠信這個詞在詞典里的解釋就是誠實,講信用,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個修車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誠信這個詞,讓自己心中的戈壁灘上開出了燦爛的誠信之花。
講誠信的作文1000字2
大家都知道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而誠信就是社會的支撐點,是社會的生命之燈。
孔子早在古時就說過:“民無信不立。”可見,“誠信”二字早在古時就占有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固然,誠信的缺失對于一個人而言更是一種人性之莫大悲哀。人要講信義,說一是一,說二就是二,俗語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程頤也曾說過“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對事情要負(fù)責(zé)與對人守信是統(tǒng)一的。對人守信落實到行動上,就是一種對事負(fù)責(zé)的態(tài)度。對事負(fù)責(zé)是對人守信的具體表現(xiàn),只有對人守信的人,才能對事負(fù)責(zé);只有做到對事負(fù)責(zé),才使對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實,而不是一句空話。拉羅什富科說過“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出爾反爾的事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少了,信任沒了,誠實還有何用呢?于是,信少,誠少,誠信自然也就少了。
而關(guān)于誠信的話題,我開始覺得沉重,我覺得現(xiàn)在的我們的確生存在一個缺乏誠信的時代,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我看來是人們對物質(zhì)的依賴,說簡單一些,一個字——錢。莎士比亞說過“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人們似乎可以為了錢,為了生存,拋棄一切錢買不到的東西,比如誠信,比如友誼,比如靈魂,但是我認(rèn)為這種背叛誠信的行為,也終究會因為拋棄誠信而反被社會拋棄。那“三鹿奶粉”血一樣的教訓(xùn),不禁讓我至今還心有余悸。
不難發(fā)現(xiàn),“誠信”兩字在我們生活中正以一種無意識而向有意識過渡蔓延,不要以為這是好事,我要說的是,我們生來就有的一種品質(zhì)已經(jīng)需要用強制的方法來維持了。人們對物質(zhì)的追求甚至到了需要一個框架來約束和強迫促進社會與人,以及人與人的關(guān)系鏈結(jié),如果退回到一個思考的原點,審視我們的靈魂和窺視他人的舉止,不難發(fā)現(xiàn)人性的一絲悲涼。
共鑄誠信不妨從小事做起,信用是一種現(xiàn)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的無形資產(chǎn)。對于我自身而言,我認(rèn)為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要用我自己的自律心態(tài)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一絲一毫關(guān)乎誠信,做到誠信考試,一件小事、一次不經(jīng)意的失信,都有可能會毀了我一生的名譽。所以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我想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諾言。
講誠信的作文1000字3
誠信是雨,洗滌著人們心靈的塵埃。誠信是雷,震撼著人們虛偽的靈魂。
我是一個有名的頑童,跟人打架的是我,不做作業(yè)的是我,踩上課桌飛跑的是我,把中隊旗拿下來玩“斗牛”的還是我。我這么頑皮,可是同學(xué)都信任我,因為我非常誠實,是我干的事我都承認(rèn)。
記得我讀三年級時,媽媽每天都給我10元錢,我每天除了吃早餐,上學(xué)、放學(xué)坐車,中午買菜,買學(xué)習(xí)用品,零花后總要節(jié)省幾元,然后把它存起來。一段時間下來,我已經(jīng)存了150多元錢了。我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地夸:“我的兒子真有出息!”
一天,我見同學(xué)買了遙控賽車,真讓人玩得過癮,我手癢癢的,真想玩,可那位同學(xué)不肯,我心想“真小氣,我又不是沒錢的人。”一氣之下,我就取出自己的私房錢買了一輛奧迪雙鉆牌FI系列的遙控賽車,比起他那輛可“帥”多了。
鄰居家的小伙伴聽說我買了輛很棒的賽車也想見識見識,正好那天我沒回家,放學(xué)后就到外婆家去了。正在這時我媽下班回來,見鄰居小伙伴探頭探腦的,就問“你上我家干什么?”鄰居小伙伴為了幫我保守秘密就說:“沒……沒干什么?”這一舉動更引起我媽的懷疑,我媽三步并作兩步走向房間,拿起儲蓄罐一看,發(fā)現(xiàn)少了100多元錢,媽媽斷定錢的去向,然后怒氣沖沖地趕到鄰居家,不分青紅皂白地要鄰居小伙伴還錢,小伙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呆呆地站著,一下被嚇哭了。
哭聲引來了他媽媽、奶奶……就這樣一場“舌戰(zhàn)”馬上開始了,兩家人還差點打起來,幸虧好心的旁人及時勸架,并對我媽說:“你還是把兒子叫回家,問個明白,再作決定。”媽媽認(rèn)為也有道理,然后打電話叫我回家,跟我說了事情的經(jīng)過,我一聽傻了眼什么也不敢說,呆呆地坐著,心里有15只兔子在亂闖――七上八下。八只白兔說:“趕快向媽媽說明事情的真相。”
七只灰兔說:“別說,讓鄰居伙伴來賠錢,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既得到了賽車,又沒有虧錢,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我被它們弄得暈頭轉(zhuǎn)向,簡直分不清東南西北,15只兔子越爭越激烈……我定了定神,想起了老師的話:“黃金有價,誠信無價。”那么,我問自己:“是選擇金錢,還是選擇誠信?”最后我選擇了誠信,就把事情真相告訴了媽媽,并要求媽媽陪我去鄰居家道歉。媽媽不好意思地一邊自責(zé)一邊帶上我的玩具和我一起往鄰居家走去。
從此,我們兩家的友誼更深了。也讓我再一次感悟到:深厚的友誼是以誠信為基礎(chǔ)的。
誠信像土,為無數(shù)幼苗提供了營養(yǎng);誠信像水,滋潤著小樹舒枝展葉,天天向上;誠信像根,將魄力與智慧提供給生長中的樹干,使小苗長成大樹。
同學(xué)們,拾起我們誠信的“背囊”吧!用我們的誠信戰(zhàn)勝風(fēng)浪,以我們的誠信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
講誠信的作文1000字4
人,作為渺小而獨立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在一個又一個渡口上,人,究竟能選擇什么,該選擇什么?——題記
孔子云:“言必行,行必果,然小人哉!”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jīng)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xué)”、“金錢”、“榮譽”七個脊囊。渡船出發(fā)時風(fēng)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fēng)起浪涌。小船上下顛倒,險象迭生。艄公說:“船小,負(fù)載重,客須丟一個脊囊方可安渡難關(guān)。”看年輕人哪一個都不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里。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貌美來得可靠。沒有美貌的人生或許是沒有足夠亮點的人生,但沒有誠信的人生則是沒有一絲光明的人生。“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沒有誠信,生存世間的人只能做一粒塵埃!
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在人生的劇本里,一位本分踏實的演員總要比一個皆星更受觀眾青睞。選擇誠信,因為它比金錢更具內(nèi)涵。雖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舉著“金錢萬能”旗號東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而誠信能給人生打磨潤色,讓人生靚麗起來。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榮譽是短暫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麗的風(fēng)景,它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誠信是培育人生靚麗風(fēng)景的種子,你一直耕耘,就會一直美麗。選擇誠信,是正確之選。有了誠信,我們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西漢初年有個叫季布的人,為人正直,樂于助人,特別講信用。凡答應(yīng)的事無論多么困難,他都想方設(shè)法辦到,當(dāng)時流行一句禪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一古訓(xùn)是說,人在理智狀態(tài)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承諾。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失信于人,就會產(chǎn)生信任危機。
曾參是孔子的弟子。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出門,兒子哭著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兒子說:“你別去,也別哭,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她從街上回來見曾參正準(zhǔn)備殺豬,制止道:“我不過是哄孩子,何必當(dāng)真呢?”曾參卻說:“如果不殺豬就是欺騙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說謊。”曾參堅持把豬殺了。
“人而無信,不如其可也。”意思是說做人不講信用,不知怎么可以立身處世。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他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jié)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堅持誠信就會贏得信任;蛟S一個不誠實的人在特定的期間,特定的場合,通過特殊的手段可能蒙蔽一些人,但只是暫時的,“廬山真面目”終將被揭穿,信任的基礎(chǔ)永遠(yuǎn)是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