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誠信作文素材「精選」
小編整理了關(guān)于誠信的作文素材,快來看看吧。
劉廷式堅娶盲女
劉廷式本是農(nóng)家子弟,與鄰女定有婚約。后離別數(shù)年,劉廷式入太學(xué)讀書,并考中進士。劉廷式回鄉(xiāng)時,準(zhǔn)備與鄰女成親。這時才得知鄰公已死,其女雙目失明,家道中落。不過,劉廷式并不因此違背婚約,還選好日子準(zhǔn)備完婚。鄰女打算退婚,她說:「我如今雙目失明,形同廢人,門不當(dāng)戶不對,怎能嫁你為妻呢?」劉廷式回答說:「既然我早與鄰翁有約,豈可因翁死子疾而違背婚約?」結(jié)果,二人終成眷屬,家庭和睦,并生數(shù)子。
誠信待人
中國古代哲學(xué)家認(rèn)為誠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業(yè)得以成功的保證。《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云:「學(xué)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修學(xué)不以誠,則學(xué)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自謀不以誠,則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與人不以誠,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說明「誠」對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誠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處當(dāng)縣令,梁、楚邊亭四周都種瓜。由于梁亭人勤勞,所以瓜長得很好;而楚亭人懶惰,所以瓜長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惱恨,在深夜踐踏和扯斷梁亭的瓜藤。梁亭人發(fā)現(xiàn)后,去請示縣令宋就,認(rèn)為要報復(fù),去踐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搖搖頭說:「怎么可以這樣做呢?與人結(jié)怨,是招禍的門徑。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對人家不好,這多么狹隘呢!你們?nèi)绻犖业脑,那?yīng)以誠感人,每夜派人暗中為楚亭澆瓜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澆過了,瓜長得愈來愈好。楚國縣令和楚王知道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報怨的行為所感動,自覺慚愧,就以重禮對梁王表示感謝,并請求兩國交好。
言行一致
中國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禮記·中庸》曰:「言顧行,行顧言!骨胁豢伞缸允称溲浴、「面諾背違」、「陽是陰非」,所以朱熹認(rèn)為「信是言行相顧之謂」,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這才是「國寶」;如果「口言美,身行惡」,那是「國妖」,是君子所不取的?鬃诱f過:「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挂馑际钦f,從前孔子對于人,只要聽了他講的話,就會相信他的行為;現(xiàn)在孔子對于人,當(dāng)聽了他講的話后,還要觀察他的實際行為。在這里,孔子肯定道德實踐是評價誠信品格的標(biāo)準(zhǔn)。
季札贈劍
吳國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國途中,順道訪問了徐國國君。徐君非常喜歡季札的寶劍,但知它是吳國國寶,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歡這寶劍,想立即將它送給徐君,但礙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國家,所以需要帶著這寶劍以代表吳國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許下諾言:「當(dāng)我結(jié)束這次行程后,我會再到徐國,屆時定將這寶劍送給您。
后來,當(dāng)季札返回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來到徐君墓前,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上。隨從連忙問道:「人都死了,還贈他寶劍干什么?」季札說:「我早在心中答應(yīng)將這寶劍送給徐君,如今徐君雖已離世,但不可因此改變我的承諾,我仍要履行諾言。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張人。年輕時在太學(xué)求學(xué),與汝南元伯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學(xué)習(xí),后來都請假離開太學(xué)返鄉(xiāng),范式對張劭說,"二年后回到太學(xué)讀書,(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見一見你的幼子."于是一起約好了日期。當(dāng)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zhǔn)備酒菜招待范式。母親問:"兩年前分手時,千里之外約定的話,你就那么確定他會來拜訪嗎?"張劭回答:"范式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你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范式果然來到。大家登上大廳一起飲酒,最后開心的分別了。
太史慈應(yīng)約來還
太史慈,青州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一次,他在神亭戰(zhàn)敗,被孫權(quán)的兄長孫策俘獲了。孫策以前就聽說過太史慈的大名,于是就立即為他松綁,并以禮相待,還向他詢問下一步進軍的策略。太史慈見孫策如此對待自己,倒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只是一味地說:“我乃敗軍之將,不配共論大事。”孫策則說:“從前,韓信定計于廣武君李左車,現(xiàn)在,我想請教將軍,您又何必推辭呢?”
太史慈見孫策如此懇切,就說:“劉繇所部剛被打敗,士卒離心,如果分散了,就很難再聚攏起來;考慮到這種情況,想請您采取布施仁惠的措施加以安撫,又恐怕不符合您的心意。”孫策聽了太史慈的話,長跪施禮回答說:“這實在是我內(nèi)心所希望的。明天中午,希望您再回到這里來。”諸將都很懷疑,認(rèn)為讓太史慈走了,他明天就不會再來了。孫策則不這樣認(rèn)為,他說:“太史子義,乃青州名士,以信用和道義為立身處世的首要原則,他一定不會欺騙我的。”第二天,孫策下令大擺宴席,宴請各路將領(lǐng),擺設(shè)酒食,立竿視影。正午時分,太史慈果然到了。孫策非常高興,后來常常與他商議軍事。
郭進守信
太祖時,郭進的官職是西山巡檢,有人密報說他暗地里和河?xùn)|劉繼元有交往,將來有可能造反.太祖聽后大怒,認(rèn)為他是誣害忠良之人,下令將他綁起來交給郭進,讓郭進自己處置.郭進卻沒有殺他,對他說:"如果你能幫我攻占河?xùn)|劉繼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還能賞你一個官職."
這年末,這個人果然將劉繼元的一個城誘降過來了.郭進將他的這件事上報給了朝廷,請求給他一官半職.太祖說:"你曾經(jīng)誣害我的忠良之臣,可以免掉你的死罪,給你官職卻是不可能的."命令還是將這個人交給郭進.郭進再次進言:"如果皇上讓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于是,太祖就給那人賞了一個官職.君臣之間也是應(yīng)該守信的。
東坡悔續(xù)菊花詩
蘇東坡與王安石私交甚厚,經(jīng)常在一起切磋詩詞。有一次,蘇東坡去王安石家拜訪,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蘇東坡只見書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詩,只有兩句:「昨夜西風(fēng)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看后,心中好笑,認(rèn)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樣,在一夜之間落得滿地花瓣?于是,他續(xù)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譏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續(xù)詩,心想:「真是少見多怪!」后來,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當(dāng)團練副使。有一晚,一陣秋風(fēng)過后,第二天院內(nèi)菊花被刮得滿地金黃。此時,蘇東坡深愧自己妄自續(xù)詩,見識短淺。
回到京城后,他即當(dāng)面向王安石認(rèn)錯。王安石稱贊說:「知錯能改,是難能可貴的啊!」從此以后,蘇東坡十分謙虛謹(jǐn)慎,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信守承諾
《左傳·僖公十四年》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挂馑际钦f,若自己喪失信用,背棄鄰國,遇到禍患有誰會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禍患發(fā)生,沒有人來支援自己,就必定會滅亡。由此可見,重諾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們對別人許下諾言,就須認(rèn)真對待,對自己的承諾負(fù)責(zé),切勿掉以輕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處事時,我們可先從守時開始做起,然后對家人、朋友信守承諾,以誠信待人。
曾子殺豬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來后,我就殺豬給你吃!巩(dāng)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zhǔn)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只是跟孩子說著玩的!乖诱f:「不能同小孩子開玩笑的,孩子年紀(jì)幼小,沒有知識,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dǎo)。今天你欺騙他,就等于教他學(xué)你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褂谑,曾子殺了那頭豬,并煮了豬肉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