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不紊成語故事
【拼音】yǒu tiáo bù wěn
【成語故事】商朝時期,國都在黃河北岸,經(jīng)常遭受水災,商湯的第9代孫子盤庚為避免水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他決心遷都到黃河以南的殷地去,貴族們擔心遷都會引起社會的動蕩,盤庚說只要聽從他的命令就會有條不紊,經(jīng)過努力終于遷都到殷。
【典故】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尚書·盤庚上》
【釋義】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整齊
【結構】聯(lián)合式
【近義詞】有條有理
【反義詞】亂七八糟、千頭萬緒
【成語造句】
◎ 講壇下的楊元慶,更像一個每次考試得高分的優(yōu)等生,斯文,整潔,有條不紊。
◎ 任何社會制度都有其規(guī)則系統(tǒng),以使其組織系統(tǒng)的活動有條不紊。
◎ 他不用任何語言,助手和護士們也能夠按照預定的手術方案,有條不紊地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