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眾志成城的成語故事
成語眾志成城出處:這個成語出自《國語·周語》。
眾志成城這個成語出自《國語·周語》。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常常橫征暴斂,搜刮民財。一次,他要鑄一口極大的鐘。單穆公于是竭力勸阻,說:大鐘的聲音不一定好聽,而且勞民傷財,無論從政治、經(jīng)濟和音樂藝術(shù)等哪一方面來說,都是無益而有害的。周景王不聽,他把司樂官州鳩請來。他以為司樂官一定會贊成造大鐘的,不料州鳩也不贊成,反倒同意單穆公的意見,認為鑄造那么一口極大的鐘,確實沒有必要。周景王還是不聽,并且立即下令,動工造鐘:
第二年,大鐘完成了。那般慣會獻媚的樂人們,紛紛向周錄王祝賀,說大鐘的聲音很和諧,非常好聽。周景王很高興,得意地對州鳩說:“據(jù)報,鐘聲很和諧啊!”州鳩說:“不見得吧。造大鐘,要老百姓都擁護、歡迎,才算是和諧,F(xiàn)在,勞民傷財,老百姓都反對、怨恨,我不知道這算什么和諧!辦任何一件事情,凡是老百姓贊成的,就一定能成功;老百姓不贊成的,就一定要失敗。這叫做‘眾心成城,眾口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