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有關(guān)羊的成語故事
“羊”字代表吉祥。這在中國人的祖先造字時就把“羊”和“祥”緊緊地連在一起了。羊的形象歷來是可愛的、溫順的。羊是人類的忠實(shí)朋友,是人類的親密伙伴。
1、羊腸鳥道。
形容狹窄而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這個成語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也作羊腸小道!独蠚堄斡洝返诎嘶:“這路雖非羊腸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頭路徑,冰雪一凍,異常的滑。”鄧拓《陳倉道上》:“原來的山道現(xiàn)在還看得見,那真可以說是羊腸小道啊!”
2、羊狠狼貪。
原指為人做事兇狠貪婪,一味爭權(quán)奪利。后多比喻貪官污吏兇狠地剝削壓迫人民。這一成語來源于《史記·項(xiàng)羽本記》:“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疆不可使者,皆斬之”。唐代的韓愈在《鄆州溪堂詩并序》中有:“孰為邦蟊,節(jié)根之螟;羊狠狼貪,以口覆城。”
3、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一切花銷開支,歸根到底都出在別人身上,用不著自己掏腰包!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十七回:“又念:‘凡事總要大化小,小化無。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賈的再出兩個,把這事平平安安過去,不就結(jié)了嗎。’”《八十一夢·第八夢》:“一支平常的口紅,你們可以敲闊人幾十塊錢的竹杠,闊人也沒有為了你們這樣敲竹杠癢上一癢,可想他們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