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
步入初中的我回憶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珍惜童年。
《童年》向大家講述了高爾基的童年生活。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讓我大吃一驚:阿廖沙四歲失去了父親,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十分兇暴,經(jīng)常鞭打阿廖沙,而只有慈祥的外祖母用她那微弱的光芒籠罩著他。阿廖沙過早的體驗了人世間的丑惡。后來,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對母親的打罵,離家出走了。母親去世后,阿廖沙沒有屈服,他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斗爭才能生存。
這時,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為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而傷痛。
我認為文中的外祖母是善良的,因為她是在外祖父家中唯一關(guān)愛阿廖沙的人。外祖母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是那么愛她的子女。她并沒有像外祖父那樣嚴厲得處罰他們。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子女時,她也是一再請求。這樣善良的人,怎么忍心看著別人打打殺殺呢?她可以說是為自己而活,也可以說是為別人而活。這大概就是因為她的善良,在為別人付出時,她已忘懷了自己。
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幸福了許多。在阿廖沙所處的那個貧窮陰暗的社會,連痛苦的事也很受歡迎,手槍、火災(zāi)、淤青、傷疤隨處可見。這是一件多么可怕,多么可悲,多么可嘆的事情!我們卻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每天生活在甜甜的蜜罐里頭,不用操心,不用擔(dān)心,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也許父母賜予我們的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我們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生活只有一次,童年只有一次。我們應(yīng)該悔過自己曾經(jīng)的奢侈,應(yīng)該不再浪費,應(yīng)該學(xué)會珍惜。我們也要向高爾基看齊,做一個堅強的人;刻苦的人,學(xué)會生存的人;
讀完書的最后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jié)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fā)現(xiàn)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著冥冥之中黑暗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