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天真?純潔
童年時那純潔的眼神,那天真的動作,常常會被大人們所忽視,常常會被不以為然的拋棄。然而,只有那顆最純潔的心才有對人間的善惡、好歹、美丑有一個清晰的看法,果斷的判斷和立場堅定的抉擇。兒童的生活也比成年人的生活要樸實簡單,有尊嚴。因為他們沒有欺騙、謊言,沒有阿諛奉承更沒有虛偽。
天真——是一種簡單、清澈、不摻雜質的美。是流暢、樸實、純凈、坦誠的美。
有一次,高爾基先生去拜訪列夫?托爾斯泰先生。一見面,老人就說:“請不要先和我談您在寫什么。我想,您能不能跟我講講您的童年。比如:您可想起童年的一件事兒?”顯然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心里,再沒有什么比那段純凈的時光更動人,優(yōu)美的文章了。
凱斯納的《開學致詞》顯然是一篇捍衛(wèi)童年的宣言,讓人倍受感動。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了解少年兒童的心呢?甚至可以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真正感受過這種天真爛漫呢?
人類最純潔的階段在童年里。那時,我們對世間的美丑,善惡有著最干凈、最樸實的辨識,我們有著最浪漫的夢想。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年齡也在不斷的增長。我們刻意用成熟來包裝自己,用潮流來偽裝自己,毫不猶豫的想拋棄那份純真無邪。也許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太在意自我的形象了。
奢望的太多了,追求的太多了,也許就是無異于自己為自己設計枷鎖,制作枷鎖,最終將自己封鎖在自己心靈的枷鎖里。時間一長,我們就會忽視我們身邊的真善美,甚至是嘲笑那種天真,為幼稚而為之羞愧了,只是盲目的追求時尚,追求成熟。
其實在人類心靈的最深處,總是留存著對真善美的追求,只是因為人類太想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的掩飾自己的純真。那所說的“時尚、成熟、潮流”無疑是一種掩飾,而真正從人的生命角度來看,則是用童心去換衰老,用純潔去換丑惡,用善良來換陰險,用樸實來換狡詐。
讓我們問問自己:當我們不再為搏斗、戰(zhàn)場、血泊而淚流滿面時,當我們我們的心靈已經麻木、無色時,我還是否敢愛敢恨,敢言敢語的人嗎?我還會像以前一樣勇敢的為世間的丑惡、假象與欺騙發(fā)表自己的議論嗎?
我們叩問自己,自己的童年是純潔,天真的嗎?